陳娟
摘 要 為了改革與完善財稅體制,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國家開始在全國部分行業中逐步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營改增”的實施是我國稅制改革隨著經濟改革的需要而出臺的政策,對促進二、三產業的發展,適當減低企業稅負、優化經濟結構起著積極的作用。但在改革的同時,也勢必會對試點企業會計核算帶來一定的影響。文章結合“營改增”的背景與現實意義,具體分析了“營改增”對試點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以及有針對性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營改增” 企業會計核算 影響
一、“營改增”宏觀背景與現實意義
1994年的稅收改制,我國形成了以增值稅為主體,營業稅和增值稅并行的內外統一的流轉稅制;2004年,我國率先在東北地區實施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的改革,而后擴大到全國的增值稅轉型,擴大了增值稅允許抵扣的范圍;2009年我國實施新的營業稅、增值稅和消費稅暫行條例。隨后2012年國務院出臺的《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在三十五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先后進行了四次比較大的稅收改制。綜觀中國幾次的稅制改革,總體來說呈現三個特點,產生了兩個影響。第一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第二增值稅允許抵扣的范圍逐步增大,第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行業逐步增多。這些措施的相繼出臺,使得我國的稅制結構逐漸優化,中國企業的稅負也有所減輕。而這次“營改增”方案的實施在實現中國稅制結構優化的同時,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二、“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分析
(一)“營改增”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原始憑證是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填制或取得的一種證明文件,取得真實可靠的會計原始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基礎,增值稅發票就是眾多原始憑證中特殊而又重要的一類。“營改增”之前交納營業稅的企業并沒有涉及增值稅發票的開具及使用,“營改增”之后,由于增值稅發票的使用牽涉交易雙方企業的經濟利益,主要是增值稅專用發票是會被購買方用于抵扣稅額,在此種新稅制實施的情況下,實行“營改增”試點的企業的有關部門就必須嚴格加強專用發票的使用培訓及管理,嚴格審核檢查企業交易環節所涉及的增值稅發票的開票種類、開票時間、開票規范性、相關印章等,以避免由于不熟悉新政業務而發生的不合規不合法的涉稅風險的發生。
(二)“營改增”對企業經營收入核算的影響
我國的稅制規定營業稅屬于價內稅,是含稅價格,獲得的應稅服務銷售額全額計稅,而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計算時應價稅分離,由當期銷項稅額扣除掉可抵扣進項稅額計算而來。“營改增”后,成本的入賬價值與進項抵扣額掛鉤,導致企業的經營利潤收入會受到一定影響。
(三)“營改增”對企業納稅的影響
第一,對應納增值稅的影響。“營改增”工作在全國范圍實施后,統一的稅制改革政策,為試點企業提供了更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作用。而從新稅制對企業稅負的影響方面來看,總體上來說是降低了企業稅負水平的,但也有部分行業的稅負不減反升,其間納稅人身份選擇與適用稅率的確定是影響企業稅負的關鍵因素。
第二,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企業所得稅的變化狀況取決于經營利潤變化情況,企業所得稅會隨著經營利潤的增加而增加,反之亦然。
(四)“營改增”對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
從前述“營改增”對企業經營收入核算的影響來看,繳納營業稅時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是含稅收入,“營改增”后,增值稅部分作為價外稅從原銷售價格中分離出來,主營業務收入變為不含稅收入,這一變化會給企業的某些財務指標帶來一定的影響。
“營改增”會給企業凈利潤率帶來一定的影響,當然這只是在假設某一特定情況下其他因素不發生任何改變的情況下進行的,實際操作中并不是所有情況的企業凈利潤都會降低,如果當期發生的營業成本降低,或者企業抬高銷售價格,都會使得企業的凈利潤率上升。
三、“營改增”營改增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
(一)部分企業的稅負增加
隨著營改增在建筑業行業的實施,使得建筑業企業在某些環節獲得增值稅稅票的難度加大。建筑施工項目由于施工地點不確定,原材料種類繁多,材料采購來源多,很多材料在采購過程很難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這會導致某些建筑業企業的進項稅無法抵扣,從而導致企業繳納過多的增值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業企業的利潤總額。
(二)對企業經濟效益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首先,對企業的銷售收入確認產生影響。營業稅是價內稅,而增值稅是價外稅,企業在確認收入時原營業稅是含稅價確認,而改革后則按不含增值稅價確認銷售收入,除非企業的銷售價格隨之發生調整,否則在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營改增”后會直接減少企業的銷售收入額,從而降低企業的會計利潤。
其次,對企業的銷售稅金產生影響。企業營業稅一般通過“營業稅金及附加”核算,它會直接減少企業的營業利潤及利潤總額,而增值稅會計核算不列入成本費用,對企業的利潤總額沒有直接影響。營改增會在一定程度上虛增企業會計利潤。
四、“營改增”后企業會計核算的幾點建議
“營改增”的實施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但同時也對企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面對各種利弊,企業應該積極應對環境政策的改變,可以從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制度入手,加強財會人員及相關涉稅部門人員的管理培訓,采取適當可行的稅務籌劃策略,幫助企業盡快適應新稅制的實行,找到“營改增”對企業降低稅負,提高經營效益的良方。
(一)加強人員的培訓,提高稅務意識
在新稅制改革背景下,要加強涉稅部門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管理,認真學習營改增政策由于營業稅與增值稅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大區別,企業應積極加強對所有涉及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邀請稅務師事務所的專家講課,提高相關人員的政策法規水平,不斷提升業務知識和涉稅管理能力,提高全員稅務意識。
(二)進行合理定價,做好預算工作
估算營改增給企業利潤和服務價格的影響,提出相應的定價和營銷策略隨著營改增的實施,市場的價格必然會發生相應的波動,因此營改增后,企業要重新進行合理的定價,重新做好收入的預算工作。
(三)控制成本費用,完成產業轉型
加強成本費用控制,提高企業利潤適應稅制改革營改增對企業來說既是一次機遇更是一次挑戰。要結合本行業和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分析增加稅負的關鍵點和流程,采取相應的措施合法地減輕企業的稅負,使企業獲得最大的收益。
(作者單位為安徽科技貿易學校)
參考文獻
[1] 林敏莉.淺談“營改增”對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4(4).
[2] 汪華林.“營改增”會計處理及其對企業財務影響分析[J].財會通訊,2013(8).
[3] 薛玉玲.“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