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Logo的來歷
蘋果標志來自于蘋果老板喬布斯對“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的紀念。
阿蘭·麥席森·圖靈,英國著名的數學家、邏輯學家,也是計算機科學的奠基人,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現在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將計算機界的最高獎定名為“圖靈獎”。
圖靈是個神童,8歲時便開始嘗試寫一部科學著作,題目為《關于一種顯微鏡》。在劍橋,這位衣著隨便、不打領帶的著名教授,不善言辭,有些木訥、害羞,常咬指甲,但他更多地以自己杰出的才智贏得了人們的敬意。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圖靈入伍,開始在情報中心服役,主要任務是破譯德軍密碼。他破譯的情報在諾曼底登陸等重要軍事行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圖靈因此獲得國家榮譽“不列顛帝國勛章”。但圖靈是一名同性戀者,1952年,圖靈因同性戀行為被控“嚴重猥褻罪”,被迫接受“化學閹割”,即注射女性荷爾蒙。
1954年6月8日,年僅42歲的圖靈吃了沾染氰化鉀的蘋果而致死,去世時床邊還剩半個蘋果。經過解剖,法醫斷定是劇毒氰化物致死,那個蘋果是在氰化物溶液中浸泡過的。圖靈的母親則說他是在做化學實驗時,不小心沾上的,圖靈從小就有咬指甲的習慣。但外界的說法是,圖靈不堪其辱,吃下了在有劇毒的氰化鉀中泡過的毒蘋果而自盡。后來,圖靈的粉絲喬布斯把公司取名為蘋果,并且以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作為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