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河油田公司興隆臺公用事業處辦公室 高亮
“責任物業”企業文化效果評價
文/遼河油田公司興隆臺公用事業處辦公室 高亮
興隆臺公用事業處作為物業管理與服務單位,圍繞“責任物業”打造企業文化,本文主要從企業文化效果評價動因分析出發,闡述企業文化建設與改革發展的關系,提出評價的方式方法,以此持續完善企業文化建設。
責任;企業文化;效果評價
新形勢下,石油企業在實現穩定與發展的進程中,高舉文化大旗,唱響“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奉獻曲、和諧曲,是石油員工講政治、顧大局,落實中石油集團公司“重塑形象”和“穩健發展”的具體體現。
作為中石油集團公司遼河油田所轄的物業管理與服務企業,興隆臺公用事業處與主營業務同振共頻,緊緊圍繞“以業主為中心,打造責任物業”的服務理念,孕育和形成了屬于自己的“責任物業”企業文化,為石油礦區服務系統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優秀的文化支持,為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為代表的石油文化成果注入了新的文化素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形成良好社會影響,也為遼河油田實現穩健發展提供了保障土壤。審視“責任物業”企業文化的誕生、成型及發展過程,企業文化發展積淀的效果如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效果評價。
企業文化的形成、發展與建設是一個動態和復雜的過程,受政治因素、環境因素、組織因素、人員因素等影響,往往會發生內容、關鍵語句等方面的異同,但是企業文化最穩固的結構要素一般無法發生變化,為評價方法的選擇提供了切實可能性;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通過效果評價,全面回顧企業發展歷史,并突出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找出矛盾點、平衡點、改進點和提高點,為今后一個時期實施全局和局部的動態調整,提供比較客觀和妥善的決策依據。企業文化效果評價的突出作用還具體表現在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衡量標準,為外界或企業自身對企業發展進行評價提供了翔實依據,不僅有助于企業認識自身的改革與發展狀況、人員組織狀況以及業務資產狀況,也為外界各要素對其進行評價,提供了標準和驗證尺度。
遼河油田作為一個國有大中型企業,原有的評價方法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完善中累積經驗、實現突破的,僅從各單位、各部門完成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數量來考核,如:領導的學習次數、對員工的培訓次數、在全員中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宣貫的次數等,沒有從質量的廣度來“研磨”每一個時期的企業文化特點、構成、缺陷。由于受油田評價方式方法的局限性、受約性等因素影響,使興隆臺公用事業處“責任物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效果評價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完全與各級領導、基層員工和職工家屬的關注點、思考點完全契合,需要在效果評價的過程中加密分析、嚴格把關。
為切實推進“責任物業”企業文化評價結果真實化、合理化、科學化,更能客觀地反映實際狀況,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法,以進行系統組合。綜合分析該處企業文化發展特點,具體有以下三種方法亦可在實際評價過程中選擇與應用。
(一)運用調查分析評價法。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較其他兩種評價方法而言,它更為直接客觀,更接近實際情況,受評價者主觀價值判斷影響較小。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水平評價指標中的定量指標,可直接由企業提供的原始資料獲得,而對于大部分的定性指標,涉及企業中每個員工的認識和看法,則可采用抽樣問卷調查法。
具體操作步驟是首先根據“責任物業”企業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指標內容及被調查企業的有關現狀設計問卷,為便于調查對象答卷,問卷內容大多設計為選擇題。針對該處決策層、管理層和作業層三個層次理解能力、認識水平及身份的不同,問卷又可分別有側重點的設計成三套,以多角度、多側面地反映出“責任物業”企業文化建設的真實現狀。根據統計結果中各選項的選中率,確定出企業的建設水平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實得點數,還可以對該處管轄范圍內的業主、重要群體進行抽樣問卷調查,以及對不同層次的人員進行個別訪談,從而使調研結果更具信服力。
(二)運用專家評估評價法。這是較具權威的一種評價方法。它以專家個人的評價為基礎,運用一定的方法加以綜合,最后得出專家群體的評價意見。評價者一般都有專長,熟悉、精通某一學科以及某一研究方向。
由于專家的專業性,各類評價者對不同問題具有的發言權不應該一樣大小,即權威程度是不一樣的。要確定出專家的權威程度系數,各專家的評價分數與他們權威程度系數加權求和,得到該處的企業文化專家評價分數。專家評價法受人的主觀因素影響較大,對于建設水平評價指標體系中定性指標數據不充分,并且人的主觀能動性起較大支配作用的評估體系,但還是比較適用的。
(三)運用自我鑒定法。這是企業通過自我打分,對自己的評價和定位。在這個方法的運用過程中,對該處的要求是應該能夠客觀地對待自身的成功和缺陷,能夠毫無保留地公正評價自身現狀。之所以要采用這種企業自我打分法,既是讓企業自身參與評價過程的一種形式,也使企業通過對建設水平評價的評分實踐,加強對自身的認識。
綜上所述,以上三種評價方法中,第一種方法可采用多次,而第二種方法和第三種方法由于條件限制適用次數較少,在以后的完善過程中,這兩種方法也將會逐步得到適當應用,真正實現通過“責任物業”企業文化的完善發展,給企業帶來持久動力,提供出最真實的評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