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林
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精煉廠 山東萊州 261400
制度視角下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楊 林
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精煉廠 山東萊州 261400
在新形勢下,有效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約權力運行機制是永葆紀檢監察工作活力和進一步提升我們黨執政合法性、更好地繼續執政的重要課題。但是,權力是把雙刃劍,只有受到有效規約的權力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目前我國的紀檢監察工作仍面臨一些制度困境,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舉措,化解制度供給不足和執行不力帶來的問題,全面提升紀檢監察工作的水平。
紀檢監察;制度創新;困境與對策
(一)紀檢監察工作困境的原發性因素:紀檢監察的制度定位不高。從理論上講,紀檢監察機關應做科學發展的“護航員”、權力行使的“監督員”、維穩促建的“疏導員”,而權力監控是其最主要的角色定位。作為權力運行的監控者,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緊抓住正確行使權力這個關鍵,通過加強教育、健全制度、強化監督來規范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從理論上講,紀檢監察機關要監察同級黨委,必然要有與同級黨委相當的權力,因為只有在權力對等的條件下,才可能實現有效的監督。然而,就目前紀檢監察制度的定位來看,雖然紀委、黨委都由黨代會選舉產生,但黨代會開過之后其作為最高權力機關的日常職責主要是由同級黨委完成。這樣,黨委紀委由黨代會領導、對黨代會負責在現實中就轉化為紀委受同級黨委領導了。
(二)紀檢監察工作困境的根本性因素:紀檢監察的制度體系不全。一是監督權缺乏合力。各種監督權限分散于不同的部門之中,并且以內部監督為主,這大大降低了監督權的制約功能。二是監督主體權威不夠。上級監督下級最有權威,但是下級往往由上級提拔,從這個意義上講,上級監督下級形同監督自我,缺乏動能。同級監督同級雖然能夠做到及時,并且熟悉情況,但領導體制決定了其監督難度很大。在現有體制下,寄希望于還需要上級提拔的下級監督上級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性。三是監督權動力不夠。監督部門尤其是設在部門內部的監督機構,其監督行為主要依靠自身覺悟和道德約束,如何進行有效的職業激勵,還需要考慮新的動力機制。四是監督權外在壓力不夠。在現有的監督體系中,比較重視對決策權和執行權的監督,比較少關注對監督權的監督,對監督部門只有軟約束,缺乏硬約束,如何監督監督者,成了一個現實難題。
(三)紀檢監察困境的關鍵性因素:紀檢監察的制度執行不力。其一是紀檢監察制度執行意識方面,部分地區和部門抓制度落實的自覺性差,重制度制定而輕制度落實;少數紀檢監察干部缺乏監督執行意識,造成監督檢察的執行不力和效率不高。其二是基于制度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由于監督體系有機性差,制度配合協調有待提升,致使監督中的形式主義時有發生;制度體系中關于違規問責追究的規定不到位,制度內容重在提醒與警告,對造成思想不重視、執行不嚴格、甚至違法亂紀的行為不能從嚴查處;其三是關于監督檢察制度的執行力規范較少,使得紀檢監察的制度執行工作發展不平衡,有的執行制度不夠嚴格規范,敷衍塞責,變通規避,將制度的硬性規定軟化為彈性要求;其四是紀檢監察組織力量分散,紀檢監察專職人員相對較少,紀檢監察業務技能掌握的廣度和深度與現行政治發展相比還不盡相稱,不能較好地貫徹和落實監督工作和提升其執行力。
(四)紀檢監察困境的主導性因素:紀檢監察的自身制度不善。隨著紀檢監察工作的深入開展,“誰來監督紀委”成為世人關注的重大課題。按照監督原則,監督者也要接受監督,否則同樣也會濫用權力。從理論上看,紀委與黨委都由黨代會選舉產生,紀委組織形式與黨委具有同構性,健全紀委全委會制度,紀委常委會將重大事項決策權交還給全委會,在紀委內部實現民主監督,這是實現紀檢監察自身制度創新的重要策略之一。
首先是確立制度定位,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將傳統的紀檢機關地位進行提升,譬如制定黨代會常任制度,不斷發揮黨代會對于黨委以及紀委的領導和監督作用,改變之前一直存在的黨委領導紀委的制度設計,制定黨代會常任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整和優化黨代會權利虛空的職權現狀,進而有助于全面發揮黨代表的監督作用,利用權利來限制權力,黨代表通過對黨委和紀委工作的監督,提出質詢與詢問批評與建議以及對黨員干部的彈劾以及撤職等,實現黨代會對權力的監督;然后就是健全紀委雙重領導體制,建立和相同級別黨委平行的黨內監督機制,實行黨的不同級別紀委直接受上一級紀委領導的垂直領導體制。
其次是健全制度機制,首先是強化黨內監督,必須要不斷地強化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將集體領導以及個人負責制度進行有效的融合,保障重大問題都應該交由 領導集體進行開會研究討論;其次是強化人大監督,人大必須要強化對于行政權以及司法權行使過程的監督,按照不同方面的問題采取不同的監督方法;再其次是強化政協民主監督,必須要確保政協委員的監督權利,延伸政協委員的知情范圍以及參加程度,營造出更加和諧的環境,不斷地確保政協委員進行批評的權利;最后必須要強化司法監督,必須要不斷的強化對于案情全過程的管理制度,健全人民陪審員制度,強化對于辦案人員執行工作紀律等不同方面的監督力度。
最后就是加大執行力度,要想更好的發揮紀檢監察制度的有效性,這就需要構建完善的相關制度,同時還應該讓這些制度得到執行。通常情況下,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著手分析,首先是提升制度設計的總體水平,在制度的具體設計過程中,應該要全面的考慮相關方面的原則,降低制度執行過程中自由裁量空間;其次就是必須要不斷提升制度執行人員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對于執行技法方面的素質,紀檢監察人員必須要不斷提升借助信息手段監督監察的綜合能力,以期能夠更好的對制度執行過程進行即時監控,提升制度執行管理的有效率。
總而言之,本文主要介紹和分析了在制度視角下,紀檢監察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相關的解決措施和方法。必須對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能進行嚴格的確立,健全紀檢監察的制度規章,全面提高紀檢監察工作的執行有效率,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權力進行限制,防止權力的濫用。
[1]于學強,周浩集.制度視角下紀檢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4):2014.
[2]李方鑫.當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