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涓 沈 萍 吳興蘭
輸入輸出理論在英語交互式教學模式中的運用研究
蘇梅涓 沈 萍 吳興蘭
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推動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在實際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所謂的交互式課教學法主要是以語言功能作為基礎,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主要針對輸入輸出理論在英語交互式教學模式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據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希望能夠推動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
輸入輸出理論 交互式教學模式 應用分析
(一)輸入假設理論
所謂的輸入假設理論指的是人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通過相應的信息,能夠接受理可理解性的輸入,同時也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基礎以及依據;例如:可以將理解輸入定義為“i+1”,其中i表示語言學習人員現階段就的語言學習能力以及語言水平,語言學習人員通過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解,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學習范式,“i+1”中至少有一個全新的語言知識點;假設“i+0”,這就表明,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存在全新的知識點,使得語言學習人員不能接觸都新知識,從而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另外 “i+n”表明,在學習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未知狀況。就會導致學習人員無從下手,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Long的交互假設分析
在輸入假設發展過程中, 工作人員發現交際的雙方能夠進行順利交互,從而提出了交互假設。在實際的教學工作過程中,交互假設主要強調的交互語言輸入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地深化分析,使得相應的輸入語言能夠通俗易懂。
(三)輸出假設理論分析
所謂的輸出假設認為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技巧,語言學習人員只能產生一種語言輸出。Swain在輸出理論研究中提出,語言輸出是語言學習人員通過學習獲得了相應的語言理解能力,并且語言輸出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能夠有效地解決相應的問題,還能增強實實踐能力。
(四)輸入、輸出、交互關系探究
在實際的交互學習過程中,輸入、輸出能夠促進語言的學習以及發展,交互協商能夠加強學習的協調性,學習者能夠及時地對相應的信息進行輸出反饋,使得教師能夠積極地對相應的教學進行調整,從而能夠提高教學輸出的可理解性。三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輸入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輸出是語言學習的途徑,交互式語言學習的手段。
(一)英語教學中的交互教學模式分析
在傳統的教學工作中,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為主體向學生傳授相應的英語知識;交互式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學、練為主全新 教學模式。 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式的語言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獲取大量的英語知識, 通過相應的練習實踐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 語言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的目標。
(二)輸入輸出假設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分析
教師通過對相應的理論知識進行研究分析,結語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開展過程中,首先應該提高輸入語言的可理解性,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學生的反饋狀況對相應的輸入語言進行研究分析,保證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語言內容。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對教學意義進行傳遞,在課堂上引入一些熱門話題,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 還要在其中融入相應的知識,通過對語境的利用,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并且還借助相應的輔助教學工具。其次, 教師應該依據實際情況,為學生從提供一些語言輸入的機會,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語言、外國人話語、教師話語及中介與話語等進行輸入,都是學生能夠理解;另外, 還可以采用廣播、電視、電影、磁帶、講座、英語角等方式對相應分的資源進行輸入,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然后,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的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依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資教學資源的輸入,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同時,還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師應該對學生現階段語言學生的能力進行研究分析,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考慮,尊重學生的個性、情感和自尊,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自由進行輸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輸入輸出理論在英語交互式教學模式中的運用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制定完善教學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高校油畫藝術教學的質量。
[1]王鋒.交互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報告[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2):139~140.
[2]侯曉潔.基于交互式理論的大學英語動式教學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222~224.
(作者單位:凱里學院外國語學院)
本文系語言輸出教學理論對學生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效果的影響,項目編號: s1465。
蘇梅涓(1984-),女,彝族,貴州畢節人,學士,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沈萍(1984-),女,漢族,貴州凱里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吳興蘭(1981-),女,苗族,貴州麻江人,學士,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