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微微
廣安: 立足區位 爭做排頭兵
·本刊記者 張微微
初夏時節,華鎣市祿市鎮六水溝村“百萬玫瑰-夢幻花海”特色鄉村旅游示范園里花香四溢,大片的花海跟四周同樣美麗的田園風光相互映襯,吸引了不少來自成渝兩地以及沿線游客的自駕觀光。
其實在這之前,這個村一度陷入困境。以前六水溝村村民們一直靠種植葡萄等經濟作物為生。近年來由于產能過剩、成本提高等原因,這些經濟作物出現了銷路不暢等困難,村民收入急速下降,正在大家焦頭爛額之時,華鎣市政府作出決定,順應當下中央和省委提出的供給側改革思路,立即作出調整:鼓勵、引導業主和農戶及時調整結構,改良品種,從市場短板補起,立足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看點——花卉產業。
這一思路其實也源于廣安市一直以來貫徹的區位發展理念。廣安地處四川東部,緊鄰重慶兩江新區,與重慶人文相通、經濟相融。近年來,廣安在交通、產業、文化、市場、人才等領域與重慶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合作互動格局。在發展定位上,廣安提出要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區橋頭堡”。
“廣安港是川東北首個現代化港口,1000噸級船舶從廣安順江而下可直達上海,極大地降低了貨物運輸成本。去年,投資5億元的液貨儲罐項目落戶廣安港。廣安火車站位于渝新歐國際大通道上,給廣安進出歐洲的貨物帶來較大便利。”項目負責人道明落戶廣安的理由。
而隨著襄渝鐵路和蘭渝鐵路廣安段今年開通動車,廣安到重慶的時間進一步縮短在30分鐘內。立體交通優勢讓廣安擁有更大的吸附能力。
除了便捷的交通外,廣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也為渝廣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總投資60億元的香港玖源“氣鹽結合”系列化工項目負責人張久麗說,廣安天然氣、原煤、鹽鹵儲量分別達6000億立方米、10億噸、5775億噸,就近建廠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產品還可以快速輻射川渝兩大市場,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目前,廣安引進投資的45%、旅游人數的60%來自重慶,廣安80%的農產品、33%的勞務輸出流向重慶,已深度融入重慶城市群,建成川渝合作發展的先導區。
今年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求成渝城市群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
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作為成渝城市群中的一員,廣安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嶄新發展機遇。市委書記侯曉春表示,廣安將全力推動示范區建設,努力打造川渝產業合作示范基地、連接川東渝北的重要交通樞紐、生態環境共建共治樣板區、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努力成為川東北經濟區重要增長極,邁入全省經濟發展第一方陣。為此,廣安致力于將經濟結構改革向縱深推進:分類推進去產能、加快技術改造創新、推動企業提品質創品牌、促進旅游餐飲業消費提升……一系列在供給端進行的結構性改革鋪展開來,并取得成效。
目前,鄰水縣已集聚汽摩配件產品350余種,全年摩托車下線16萬余輛,汽摩產業集群基本形成;華鎣市已實現第一部“華鎣造”手機正式下線;岳池縣也正打造中國西部醫藥產業新城,預計到2017年,醫藥產業產值將達到350億元。
立足成渝經濟區位優勢,廣安機遇無限、前景可觀。(責編: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