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容海納任理想棲居
我們采訪一個外國藝術家,他說他喜歡大理,是因為大理“小”,小得像一個部落,而藝術家最應該生活在這樣的“部落”。他所謂的“小”講的是古城的生活圈。拋開流水一樣的游客,古城是一個“面對面的熟人社會”。
但不容忽略的是,大理還有它“大”的一面。這個“大”,體現在歷史上,南詔國、大理國時代,以大理為中心的區域政權疆域遼闊、文化多元;也體現在今天,大理成了世界的旅居地,成了不同種族、不同追求的人實現各自人生理想的棲居地。
大理的“大”,還體現在大理本土人的文化和心態上。他們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既堅持自己的信仰,又包容差異,既堅守傳統,又開放創新。
大理的“大”與大理的“小”,其實不矛盾。因為有這個“大”的背景,才容納得下如此多的“小”;也因為它“小”,才可以把理想變成現實,可以成就無數人的“小確幸”,或者成為他們心中的“理想國”。
大理的“小”和“大”,加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大理。我們這期的專題就描述這樣一個大理,一個很多人心中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