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
亭湖區統計局 江蘇鹽城 224000
關于加快突破亭湖鎮村經濟發展的調研和思考
劉 麗
亭湖區統計局 江蘇鹽城 224000
鎮村經濟是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大力發展鎮村經濟、加快建設秀美鄉村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礎條件。筆者通過深入江蘇省鹽城市區一帶鎮村一線實地調研,鎮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座談討論,對加快突破亭湖鎮村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思考剖析,并提出分層分類的合理化建議。
鎮村經濟;園區經濟;特色經濟;創業經濟;調研報告
鎮村經濟是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鎮村經濟既是亭湖發展的最“短腿”,也是最大的潛力所在。近期通過對亭湖、鹽都等地鄉鎮實地調研,就加快突破亭湖鎮村經濟發展的調研和思考報告如下:
(一)從工業用地情況來看,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之間,全區5個鎮工業用地供地量僅占全區的17.1%,其中用地最多鎮是最少鎮的22.1倍,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二)從二三產業投資來看,2014年5個鎮共實現工業投資占全區的38.4%,服務業投資占全區的30.3%。其中不均衡性仍比較明顯。
(三)從規模工業發展來看,2014年5鎮規上工業增長值占全區的31.6%,平均增幅低于全區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占全區的37.7%,其中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超2億元企業分別占全區的27.6%、11.1%。納稅超千萬元工業企業占全區8.3%。
(四)從產出效益來看,全區5個鎮總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85.9%;戶籍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38.6%。2014年 5個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全區的14.8%,貢獻份額遠遠不能與面積、人口相匹配。
(五)從園區層次來看,全區5個鄉鎮規劃建設中小企業園10個,規劃面積3.36萬畝。從實地調研查看的情況來看,各鎮中小企業園區普遍規劃起點低、建設速度慢、項目落地少、產業集聚度不高,入園企業體量小、層次較低、貢獻份額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嚴重不足、標準過低,對區域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亟待提高。
要把現實的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就要突出問題導向,猛攻薄弱環節,狠抓特色亮點,集中資源、要素和力量,全力加以突破。
(一)要把做大稅源經濟作為關鍵。現有稅基不牢、稅源不豐甚至稅源枯竭,新的稅源增長點嚴重不足,是當前鎮村經濟發展不爭的現狀。要牢固樹立三個理念:一是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項目增稅源。沒有項目就沒有后勁,要全力突破工業項目,按照鎮域產業發展定位,放大現有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和區位優勢,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在手項目建設進度,盡快形成現實增長點。二是要牢固樹立“企業為大”理念,以企業筑稅基。要引導企業技術改造,鼓勵企業掛大靠強,支持企業品牌提升與科技創新,著力培大育強規模企業,促進企業創新能力和運行質效不斷提高。三是要牢固樹立“效益為先”理念,以倒逼增稅收。新招引的項目應始終突出稅收,把各類資源向高稅項目、高稅產業集中。對土地供而未用、用而不足的項目和廠房空而未用、用而不足的企業全面清查,盤活存量用地、閑置資產;把招商的注意力導向招引高稅項目上,迅速培植一批稅源經濟。
(二)要把做強園區經濟作為核心。鎮村工業集中區、全民創業園是加快鎮村經濟發展的核心載體,集約集聚發展是必然趨勢和明確要求。要積極抓好三個方面:一是抓政策機遇。區委、區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鎮村經濟發展的激勵意見》,各鎮要抓住機遇,全力加快鎮村園區建設,盡快厚實鎮村經濟基礎。二是抓配套提升。要加大各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度,為項目落戶提供良好的基礎環境。探索區鎮合一路徑,實現公共配套的共建共享,打造鎮域實體經濟的核心區;將農村集中居住區和重點產業發展、新園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既為農業轉移人口尋找就業增收渠道,也為園區企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三是抓融資投資。資金問題是園區建設的最大瓶頸。要引導各鎮在合理負債的前提下,籌措資金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三)要把做優特色經濟作為導向。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才能放大品牌效應。要重點打造好三個特色:一是工業產業特色。各鎮要堅持因地制宜、錯位發展,依托各鎮村已有基礎的特色產業、特色產品,進一步完善產業規劃,做大特色產業規模,拉長延伸特色產業鏈條,積極培育特色產業品牌,努力形成“一鎮一業、一鎮一特”各具特色的鎮村經濟發展路徑。二是農業品牌特色。要壯大發展農業經濟,依托鎮村農業資源優勢,認真組織實施“接二連三”工程,提升農業園區發展層次,鼓勵發展“一村一品”,做深做精做響特色農產品,放大品牌效益。三是鄉村旅游特色。亭湖區鄉村旅游資源也比較豐富,各鎮應進一步做足策劃、做優規劃、做實計劃,充分依托鎮村旅游資源優勢,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通過集成、創新、整合、提升,發展休閑農莊、鄉村度假,建設美麗鄉村、特色旅游鎮村及特色旅游景區。
(四)要把做足創業經濟作為重點。鎮村經濟發展既要靠主體經濟,也要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實施好三大工程:一是“萬鳳還巢”工程。實踐證明,“鳳還巢”是推進鎮村層面全民創業、帶動本地群眾就業的最佳渠道。建立亭湖籍在外務工創業人員信息服務平臺,發揮駐外商會和回鄉創業工作聯絡站的橋梁作用,定期開展回鄉創業推介活動,鼓勵亭湖在外務工人員帶資金、帶項目、帶技術回鄉創業。二是農村黨員干部帶頭創業工程。要大力鼓勵村居黨員干部創辦致富項目,建立農村黨員干部帶頭創業激勵機制,推動村居負責人帶頭領辦、自辦創業項目,實現帶頭創業和帶民致富相結合。鼓勵大學生村官立足本地基礎條件,興辦各類強村富民項目,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點,組織優秀企業家和科技人員與大學生村官結對共建創業項目。三是農民自主創業工程。要突出支持本地農民通過發展家庭農場、農產品加工流通以及高效規模種養等項目創業致富。要將發展農村電商作為推進全民創業的重要渠道,搶抓“互聯網+”機遇,以全國農業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建設為契機,積極培育一批“電子商務村”。
劉麗(1981-),女,漢族,湖南郴州人,統計師,西北大學本科學歷。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統計局,研究方向:綜合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