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銅陵市圖書館 宛健
淺析公共圖書館使用新媒體服務
文/銅陵市圖書館 宛健
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獲取信息的方式,新媒體使人們日常生活更加方便、及時和精確。公共圖書館與新媒體進行結合,能夠方便讀者獲取圖書館資源,提高圖書館利用效率,創新圖書館發展模式,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公共圖書館;新媒體;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逐漸融入圖書館中,人們獲取信息的形式和手段逐漸發生了變化,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新媒體的使用,人們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更加靈活、方便。互聯網和智能設備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圖書館中,新媒體成為圖書館新的應用方式,讀者可以通過新媒體方便地進行書籍查閱,使用新媒體閱讀電子資源,加快了信息共享和傳播的速度。
(一)圖書館新媒體。新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使用互聯網等手段,可以方便地使用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設備進行收發、共享信息。微博、微信、QQ等都是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其發布的信息更加貼近生活、更加準確、及時。新媒體有著較強的互動性、開放性、時效性,它傳播速度快,功能強大,對人們生活有著較大影響。新媒體的操作簡單、內容多元化,可以根據用戶進行個性化設置,信息資源共享方便、超前。公共圖書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需要和新媒體進行融合,兩者的結合可以擴大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促進圖書館功能的發揮,加快新媒體體系的完善。
(二)公共圖書館與新媒體的融合。目前全世界的圖書館都不可避免地與新媒體發生著聯系,新媒體在很大程度上走進了公共圖書館。國外公共圖書館與新媒體融合比較多,國內現還處于初級階段。據統計,60%以上的美國公共圖書館能夠為用戶提供新媒體服務,臉譜識別、微信、博客等形式的信息服務已經廣泛開展,并取得了用戶的認可。我國的公共圖書館逐漸推出移動圖書館、短信服務、移動手機服務等內容,在我國高校移動圖書館已經成為學習生活的重要幫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公共圖書館數據庫的進一步豐富,更多的公共圖書館將會推行移動圖書館服務,更多形式的新媒體將會被應用到公共圖書館中。
(一)新媒體影響圖書館館藏形式。傳統圖書館通過大量書籍、報刊等傳統閱讀載體,館藏的書籍量、藏書規模直接決定圖書館的規模。隨著新媒體的應用,新的存儲技術能夠快速存儲大量數據,一張光盤、硬盤和光存儲等存儲介質,能在幾平方厘米的面積里存儲人類所有的文字、視頻、音頻等數字信息,再通過數據庫、搜索引擎等方式,實現信息的全球共享。新媒體技術將真正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新媒體下的圖書館可能沒有想象中宏偉的建筑物,但這里卻有數不勝數的信息。
(二)新媒體對圖書館信息及管理方式的影響。隨著視頻、音頻、圖像等信息進入圖書館數據庫,新媒體條件下的圖書館檢索方式也從傳統的對文字的檢索,轉變到對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的檢索,計算機檢索更加“模糊”,能夠實現非格式化的圖像、聲音、視頻的檢索。圖書館的借閱管理、證件管理也采用數字電視、WAP網站等形式進行,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效率和讀者借閱資料的速度將會極大程度提高。
(三)新媒體對圖書館借閱方式的影響。隨著新媒體的應用,將會改變傳統資源閱讀模式,圖書館能夠更加快捷、可選擇地給讀者提供信息。讀者在選擇資源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個性化定制自己想要使用的資源。閱讀方式可以選擇紙質閱讀,也可以使用多媒體交互終端通過電子閱讀方式進行“聽”的方式進行閱讀。圖書館通過網站向讀者提供信息,展示館藏資源,讀者直接在網上進行電子借閱、數字化遠程傳送,進行集群化管理,實現圖書館間資源共享和資源傳遞。
(四)新媒體對圖書館受眾的影響。現在公共圖書館的受眾中老年讀者比較多,隨著新媒體的普及,中老年讀者也將使用新的閱讀方式進行閱讀。新媒體能夠方便地對圖書館進行宣傳,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力。年輕讀者通過網絡、微博、博客等形式的新媒體獲得圖書館信息,參加圖書館舉辦的講座、知識普及等活動,能夠讓更多年輕讀者走進圖書館。
(一)移動手機圖書館。移動圖書館主要通過云服務,對公共圖書館資源進行集中管理,具備搜索系統、文獻系統、數字資源系統等內容,為用戶提供人性化服務。移動手機圖書館用戶可以通過客戶端便捷地進行圖書查閱、預約、借閱,對圖書評價、熱門圖書、新聞資訊、報紙等進行動態查詢。移動圖書館的準確性、及時性、便捷性很大程度上滿足用用戶需求。一些移動手機圖書館還能下載喜愛的電子圖書、聽公開課、自動推送熱門圖書等功能,這些特色服務得到了用戶的喜愛。
(二)公共圖書館的官方微博。公共圖書館的微博服務有著較強的時效性,打破了微信、QQ等交流方式,公共文化機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快速及時地傳播信息。很多圖書館開設有自己的微博,通過微博這個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途徑,及時發布一些最新圖書活動、視頻、圖片等資料,讀者能夠方便地交流心得體會,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一些圖書館在微博上建立人物特色,還會在微博上發表一些圖書館最新信息,很好地挖掘了用戶,也宣傳了圖書館形象。
(三)公共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平臺能夠把文字、圖像、視頻、語音制作成生動形象的內容進行推送,通過微信平臺可以及時為讀者發送館內信息,及時同讀者進行交流,改變了過去圖書館處于被動靜態的地位。一些微信平臺推出一些讀者喜愛的活動,讀者簡單地通過掃描二維碼等方式就可以參加到圖書館的活動中;一些圖書館通過微信平臺宣傳圖書館,為讀者推出各種便利活動;官方微信不僅可以查詢圖書館館藏圖書和圖書館動態,還能解決讀者疑問,獲得讀者的喜愛。
信息時代的發展,新媒體是現代公共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先進的新媒體技術,把新媒體理念應用到圖書館管理中,能夠有效地促進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使用新媒體平臺可以加快信息的流動,擴大讀者獲取信息的渠道,提高讀者日常獲取信息的效率,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大數據將為公共圖書館新媒體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新媒體技術的日益進步,也將使人們更加便捷、高效地使用享受現代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服務。隨著移動AR技術的使用,移動終端能夠對實體進行識別,將有可能進一步促進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新媒體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逐漸出現并成熟的新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它能夠創新閱讀方式,提高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公共圖書館在使用新媒體進行服務時,應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提高新形勢下圖書館的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圖書館新媒體服務效率,以讀者為中心,創新服務方式,促進公共圖書館新媒體的發展。
[1]劉云鵬.新媒體服務:公共圖書館創新社區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2):34-37.
[2]于紅紅,孫樹賓.乘風破浪會有時,創新服務譜新篇——公共圖書館的新媒體服務[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03):18-19;22.
[3]易紅,詹潔.公共圖書館全媒體閱讀服務現狀變遷與應對機制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05):156-161.
[4]趙德菊.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研究——以重慶圖書館為例[J].農業網絡信息,2015(06):67-69.
[5]崔英姿.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傳播與版權,2015(05):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