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王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探析
文/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王萍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革命和國家發展的重要依據,要將馬克思主義實現中國化就要依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來實現,黨、理論工作者、群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主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相互作用促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順利進行。本文從主體概念入手,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及相互關系做了探究。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內在關聯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革命、建設及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指導,要將其順利推進并實現中國化,就必須依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最活躍的因素——馬克思主義主體來推動和實現,同時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能否實現既定目標的決定性因素。為此,針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問題開展有效探討是保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正確方向的重點工作。
主體作為一個哲學概念,其內涵在哲學史上經歷了長期的邏輯演變。傳統哲學家們從客觀真實和主觀意念兩個方面對主體概念作了系列論述,但從本質上都是科學的。馬克思將主觀與客觀有機統一起來,科學闡述了主體的本真內涵。馬克思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在批判傳統哲學對主體概念片面論述的基礎上對作為主體的人的本真內涵進行了科學闡釋。馬克思認為,作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動主體的東西,既不是亞里士多德所論述的個別的存在,也不是黑格爾所論述的“絕對精神”“絕對理念”,而是作為實實在在的人本身。只有人才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將萬事萬物對象化,才能夠認識萬事萬物的本質內涵,才能夠改造萬事萬物的本來面貌,創造歷史。因此,人才是真正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體。
目前,國內學術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的認識存在多種觀點,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概念和范疇的界定,學術界還沒有達成統一的認識。根據以上馬克思對于主體概念的科學論述我們可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應該是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一些原則、方法、立場等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人。但是,這里的所談到的人不應該是單個的、具體的或抽象的人,而應該是由多個具有共同志向或目標的單個人所組成的集體、群體性組織或者機構。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的完成是諸多力量合力的結果,單個的個人或者單個的組織或群體不可能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縱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以及取得的偉大成就可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由中國共產黨、理論工作者和人民群眾三大群體和組織共同努力來運行和開展的,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應該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工作者和人民群眾。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之一: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而且是核心主體,這主要是由中國共產黨自身所具有的先進特性所決定的。首先,中國共產黨具有先進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能夠通曉社會發展的規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活動,并且不斷取得偉大勝利。其次,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黨的中央集體領導,具有先進的中央領導集體。第三,中國共產黨具有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敢于創新的理論品質,這一理論品質使其能夠擔當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之二:理論工作者。理論工作者主要是指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等工作的人員群體。理論工作者之所以能夠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由理論工作者自身所具有的獨特本質所決定的。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之三:人民群眾。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在中國得到豐富和發展,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就是因為有人民群眾這一關鍵性的主體的存在。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歷史性活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都要由人民群眾將其放置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過程中接受檢驗。人民群眾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具有這一特殊的實踐活動和實踐檢驗功能。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之間也并不是孤立存在、各自為戰,而是存在著某種內在的、必然的邏輯聯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理論工作者和人民群眾各盡其能,良性互動,才能保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新時期的順利開展。
第一,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領導主體。決定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其他兩個主體行動的方向,決定著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關鍵、最核心的主體。
第二,理論工作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形成主體。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者和傳播者,同時也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成的組織者和構建者,其構造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直接影響到中國共產黨的決策和人民群眾對理論的執行和實踐。
第三,人民群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執行主體。其所進行的歷史性創造活動是實現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動力和源泉,沒有這個動力和源泉,也就不會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領導主體和理論形成主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就成為虛無。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理論工作者和人民群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推進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三個主體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融合和補充的關系,只有它們形成良性的合作才能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的發展,給中國指出正確的發展方向。
[1]陳金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探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05):117-123.
[2]李張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多元主體及其相互關系[J].江西社會科學,2016(0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