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琪
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
事業單位人才公開招聘的有效策略探析
周 琪
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
事業單位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逐步開始采取公開招聘的形式,這一變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自改革以來,經濟飛速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這些都促使事業單位的公開招聘需要逐步提高效率和質量,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本文對事業單位人才公開招聘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
事業單位;人才招聘;公開;策略
公開招聘的公開性、公平性、選優性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的發展和社會的認可度,因此要制定公開招聘的嚴格制度,保證它的順利進行,更好的為民服務。
在沒有實行這一制度以前,事業單位流行長官一言堂,接班制等等,拉關系、搞腐敗,導致人才流失,社會缺失公平,從來都是領導說用誰就用誰,沒有關系的老百姓很難進到事業單位工作。自從實行公開招聘以來,把這一潛規則廢棄,更多有用的專業人才進入到事業單位里,為社會注入了新鮮的力量,這是社會的進步,值得繼續發揚和延續,這就要求把公開招聘這一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起來,有效的遏制不正之風的再次來犯,保證社會的公平公正,把腐敗徹底清除。
(一)統一規范公開制度。沒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公開招聘就不能保證順利進行,國家要盡快制訂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便使事業單位改革做到有法可依。各地應根據人社部等部門規定,盡快制訂本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的總體實施意見,逐級推行,為事業單位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這樣使有的領導不能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利用關系私自安排,助長不正之風。并應加大對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力度,多組織一些座談會、培訓班等,給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人員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
(二)在公開招聘的過程中明確范圍責任。要明確哪些單位、崗位、人員適用于公開招聘。除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要依照規定參加公務員統一招考外,其它所有由財政經費撥付的事業單位都應該納入公開招聘的范疇內,經費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也應鼓勵實行公開招聘尤其在專業性強的單位和崗位更要把公開招聘做到位不留死角,否則很容易對國家造成損失,人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也很難彰顯社會主義國家的公平公正。即使是本單位內部的招聘,也要采取公開的手段。對報考人員資格,統考條件的門檻不該設置很高,這樣利于從更廣闊的范圍選取人才。
筆試是主要考核手段,從古至今有科舉考試,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這種方式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相對來說比較公平合理,盡量做到兼顧公平,參與性廣泛,適合所有符合客觀條件的人員參加,給予更多人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的機會,這也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平正義,是社會的一大進步,根據招考崗位的專業性和地域性等等方面來設置考試內容,包括技術性、專業性等等,各個環節要嚴格把關,用法律進行約束,保證其公平公正,把真正的人才挑選出來。
(一)依據用人單位缺口定崗定編。根據單位需求合理設置崗位,細化分工,減少不必要的崗位,根據業務量來設置,需要編制較多的崗位要給予設置充分的編制,真正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對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進行準確的描述。從而使得招聘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其次,要根據事業單位招聘的總體精神,合理的確定崗位的發展方向。由于事業單位部分崗位并非行政性管理,因此,要在具體工作內容中,進一步明確崗位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對于一些研究型崗位,要進行清楚的表達,以便招聘的人才能夠根據崗位的要求開展工作,提高崗位適配度。
(二)用人單位與人社部門的協調招聘。在這項工作中,要求政府調控和用人單位相互協調,統籌管理,做好溝通,合理設置崗位編制,堅持以用人單位實際情況為基礎,合理分配資源,通過公開擬定計劃,透明程序向社會公示的過程,并且監管部門要做好保障工作,全面落實,以保證公開招聘在監管下順利進行。并且相關配套部門也要做好輔助工作,通過各個部門的協調和努力將公開招聘工作做好,為社會招募人才,完善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工作是非常復雜的,其中公開招聘是人事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所以要求從事此工作的人員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良好的道德素質,嚴格的職業操守。但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的專業人員是嚴重不足的,只有少數人具備這樣的條件,大多數是普通的工作人員,這樣對完成好這項工作就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而,首先要先配備專業的公開招聘的工作人員,包括擬定、審核、管理、考核、公布等環節的人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完成整個工作。
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要充分體現各自的特點,不強求一致,不同的事業單位的需求和特點各不相同,但規范是一致的,可以分類管理。對于一些特殊專業的人員,可由事業單位自主招聘,在把握好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對于操作細節及相關時間安排等方面給予一定的靈活度。加大公示的力度,將公開招聘信息廣而告之;堅決貫徹回避制度,公開接受群眾及各界監督,防止招聘過程中利用職權便利,為親屬、朋友私設崗位或從中謀取私利,因此一定要做好監管,做到每一步都公示社會,受民眾監督,這樣可以避免任人唯親和腐敗滋生,加大紀檢監察部門、社會輿論的監督力度,為應聘者開通投訴渠道、公布舉報電話,加大對舉報案件的查處力度。
最終評價招聘工作是否圓滿,可以通過招聘的成本計算、社會評價、用人單的反饋來判斷,將這些信息匯總,得出結論,最后找出不足之處加以改進,通過評估和反饋完善此項工作,指導下一步工作,爭取將公開招聘工作做得更好。
公開招聘的社會影響很大,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然而也面臨許多的問題,正因為公開招聘是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所以更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探索,不斷地完善,為社會納入更多更優秀的人才,推動經濟、文化、政治的共同進步。
[1]劉霞.如何提高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崗匹配度[J].中國人才,201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