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海斌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浙江嘉興 314000
淺析城市“牛皮癬”小廣告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壽海斌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浙江嘉興 314000
城市小廣告的產生是當前很多商家進行盈利的新方式,商家通過街頭小廣告的方式來完成自身產品的宣傳,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實現盈利。小廣告的宣傳形式具有成本低廉和操作簡便的特點,受到很多業主的關注,但是“牛皮癬”小廣告的出現對整個城市的市容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顯著降低了人們的生活品質。針對于很多大城市的發展來看,將“牛皮癬”小廣告清理是一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盡管城市內部的小廣告處于長期存在的現象,但還是要努力治理,文章圍繞城市小廣告的產生原因和治理措施展開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牛皮癬”;城市小廣告;成因;治理
城市“牛皮癬”小廣告的產生存在是多種因素催生的結果,導致其在城市市容的建設中造成阻礙,下文主要分析了小廣告產生的具體原因,主要包含價格低廉、利潤巨大、公共設施欠缺、中介服務四點。
(一)價格低廉。通常散發小廣告的機構都是中介行業、廣告行業、培訓行業和醫療行業,甚至很多個體工商戶和郊區的樓盤等也開始發布很多售樓的小廣告。由于電視、廣播、報紙等形式的宣傳途徑需要花費巨大的宣傳額,因此很多個體工商戶和開發商不愿意承擔費用,承擔能力較差,例如,北京青年報刊登的面積5cm×5cm的廣告需要花費6000元,但是小廣告的制作成本只有幾分錢,小廣告的發布花費也很少,因此小廣告利用價格優勢獲得了很多商家的青睞。
(二)利潤巨大。就近年來“牛皮癬”小廣告的治理來看,城管和有關部門對于其整治的力度不斷增加,但是治理無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大概是由于巨大經濟利益的驅動,小廣告的印制場地要求低,設施相對交單,費用開銷較少,對比與正規媒體的利潤空間巨大。
(三)公共設施欠缺?!芭Fぐ_”小廣告泛濫的另一個成因是我國很多城市的繁華路段或者小區沒有適當的位置用于免費信息的交流,例如,缺少尋人啟事和尋物啟事的公共設施,缺少信息交流的平臺。
(四)中介服務。“牛皮癬”小廣告能夠提供中介服務,很多外來人員進入城市之后都會通過小廣告來找房子、找工作,馬路上面到處張貼的小廣告成為外來人口融入城市的渠道,為人們提供中介服務,為商家帶來利潤。
不管是針對散發小廣告或者小廣告的張貼等實施治理都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根據我國頒布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的有關規定可知,針對小廣告進行了限制,將清理小廣告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該項任務長期且艱巨,只有做好城市的清潔工作和治理工作,才能實現城市治理的目標,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一)張貼小廣告的治理措施。第一,強化行政管理,管理部門需要在日常巡查工作上加大力度,及時發現隨便亂寫、亂涂、亂貼廣告的現象,及時發現小廣告張貼行為,采取制止并收繳。有關部門不能只是口頭上加強管理,還需做好管理的落實。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制定出詳細有效的制度,將其落實到管理工作者的職能上。第二,購買鐵鏟涂料等用于清理小廣告的用品,管理人員需要不定期的針對城市的主干道路存在的小廣告及時清理干凈。第三,在主次干道設置并增加一部分免費的公益廣告張貼欄來方便市民的信息傳播,避免小廣告泛濫。第四,需要強化相關立法,針對于頑固的小廣告來講,只是簡單的針對小廣告進行清理是無法根除問題的,需要立足于問題的本質來解決城市“牛皮癬”小廣告的治理問題,強化有關立法。但是依照法律法規的約束不能盲目的進行,需要采取因人而異的方式,針對小廣告問題采取深入的調查,根據有關調查可知,非法張貼小廣告通常不是廣告主,而是雇傭者,多數員工都是無工作的人員,多數都是未成年人。我國的執法部門即使抓到了小廣告張貼人員也根本無法查到其身份。因此很多小廣告張貼者再次進行小廣告的張貼。由此可見,有關部門需要針對性采取懲罰規定和法律約束,避免小廣告的張貼出現惡性循環。第五,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來參與其中,針對城市小廣告的治理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需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來做好小廣告的治理和清除。發動志愿者和社區干部等力量,投入到小廣告的清理活動中。不斷拓展宣傳教育,營造出良好的管理環境,利用以上兩種形式完成小廣告的清理,實現其社會化管理。第六,建立起墻體美化,該點不僅能提升城市建設的品位,還能顯著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顯著體現城市文化,推動我國文明城市的建立,有關部門需要及時修復年久失修的墻體和被小廣告污染的墻體,將很多絢爛多彩的圖案放在墻上,和周邊的景色協調,強化墻體文化的建設。第七,建立起群眾舉報制度,并設立起專門的舉報電話和投訴電話,對舉報人員和提供信息的人員進行獎勵,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二)散發小廣告的治理措施。第一,在城市的主干街道安排好適當的垃圾桶和清潔人員,確保城市街道的清潔。第二,只是對城市街道的清理不是在根本上解決好小廣告散發的主要問題,需要在根本上解決問題,有關部門需要大力的宣揚有關法律,提升市民的法律意識和環境保護、城市市容建設的意識,提升市民的道德規范,針對散發小廣告的人員實施批評和教育,由此完成對小廣告行為的治理。第三,建議很多小型的工商戶及時改變原先的盈利措施,創新出更多文明且和城市文明建設相呼應的宣傳方式,不再進行小廣告的散發。第四,政府需要積極的宣傳《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提升民眾對于城市環境建設的法律意識。第五,利用宣傳來提升市民的整體素質,政府和有關部門需要透過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結合來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拓展市民維護環境的自覺性。第六,城市管理人員需要適時的開展城市環境整治活動,利用定點管理的方式結合人員盯梢和車輛巡視的形式來做好小廣告的及時清理,杜絕城市主干道的小廣告散發現象。
[1]李觀文.治理城市頑疾的法治路徑——以“城市牛皮癬”為例[J].傳承,2015,03:96-97.
壽海斌(1988.9—),男,漢族,籍貫:浙江嘉興,學歷:本科,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