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盼盼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海淀
論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
陳盼盼
中央財經大學北京海淀
當前,我國的經濟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不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局面同樣帶給我國企業很多挑戰,企業要想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獲取勝利,就要不斷提升自己。面對如今這個多變的市場環境,我國的企業應該與時俱進,需要經常改進自身的條件來適應內外部的環境,這樣才能保證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地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創造更好的市場業績,相關企業需要及時對自己的內部建設進行完善,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國家的發展,提高國民的經濟水平及生活水平。
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
當前,我國國內的很多企業集團開始重視財務風險管理,開始進行相關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相關建設。但是,由于其相應的機構設置嚴重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企業集團內部的財務風險管理人員專業性不高以及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建設不健全等很多方面的不利因素,使得很多的企業在進行相關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時,不能很好的進行相關決策等,使得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提高。根據零點調查公司、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危機管理課題組以及中國惠普有限公司在2003年8月針對北京、上海以及深圳等地區的公司進行隨機的電話方式進行調查,其中487家資產規模超過500萬元以上的企業集團中,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企業集團正面臨著財務危機,這是非常驚人的,財務作為企業集團的強大后盾,出現問題對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非常的不利。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
1、風險管理的監督失控
當前,很多的企業集團內部并沒有對相關的決策建設進行完善,很多情況下,企業集團內部都是實行“獨裁”的決策方式,這會給公司決策造成很大的局限性,個人的工作往往無法全面的了解公司的發展現狀,很多時候會出現決策錯誤的情況,對公司的發展非常不利。大部分的母集團公司對于子集團公司基于的真實財務資金變動狀況都無法做到及時準確的了解,導致集團公司的實際資金出現嚴重的入不敷出現狀,長期以來借貸進行維持經營,財務風險十分嚴重。由于對于集團公司財務風險的實際監督失控,會導致集團公司一旦出現任何一個財務危機,就會對集團公司產生嚴重的影響,現今,還有很多的集團公司高層管理者對于本集團公司內部的真實財務狀況還沒有做到充分的了解,同時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對于實際的集團公司經營狀況也存在著嚴重的誤區,在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無法掌握主動權,因此,只能夠根據管理者的意見進行財務管理,導致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需要根據相應的會計核算進行,而會計核算則是需要根據管理者/權力者的意向,因此導致集團公司內部的財務風險監控長期以來都是出于表面形式,無法發揮真正的實質作用。
2、風險管理的人才短缺,相關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企業集團并不重視風險管理,在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比較短缺,很多在財務風險管理部門工作的人員,其專業素養并不達標,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較差,這樣,在進行企業集團內部的財務風險管理的相關工作時,就會判斷失誤,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大影響。另一方面,我國國內的大部分的集團公司內部都嚴重缺乏風險信用管理機制不完善,一般情況下,集團公司內部的貸款擔保體系都是集團公司利用集團公司固定資產進行直接的擔保,并沒有很大的實際發展意義,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廣泛的進行集團公司信譽的培養,最終實現多種擔保方式同時發展以及集團公司獨立自主的財務風險的發展目標。
(一)企業的經營者對風險意識不定
企業集團所進行的風險控制的相關工作,與企業集團內部的管理層的思想及管理能力是息息相關的,是企業的管理層通過自身的專業知識對企業集團進行的財務風險的控制。如果企業集團內部的管理層缺乏風險意識,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導致企業集團出現錯誤的投資決策,這樣就會大大增加企業集團出現財務風險問題出現的頻率,嚴重影響著整個企業集團在市場競爭中的進一步發展。
(二)政策環境變動對企業集團的不確定性
現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政策環境對于市場的影響開始逐漸的增大,因此企業集團在市場競爭過程中,一旦無法正確地把握政策的發展動向,就會出現發展戰略方向錯誤,導致企業集團無法獲得足夠的市場競爭優勢,最終,落后于行業競爭中。
(三)企業集團對供求市場改變反應的滯后性
現今,供求市場的變化速度在不斷的提高,企業集團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就要對市場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市場變化的供求關系對于企業集團的實際市場反應能力來說,是一項十分嚴格的考驗,企業集團一旦在市場變化中落后,那么久無法再行業中占取先機,失去競爭優勢。
這些因素中,很關鍵的一點便是企業的經營者對風險意識不定,這對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會影響企業的相關員工的心理,導致企業相關員工對風險管理工作的不重視,從而使得企業的在進行相關風險管理機制的相關建設工作上,始終不能夠有一定的突破。
(一)構建有效的企業集團治理結構
在企業集團管理者在進行實際的相關決策過程中,首先是要對影響相關決策的因素進行集中化的分析和研究,通過相關的計算方法使決策更加準確,另外,還需要優化風險管理方案,對相關風險管理方案進行合理、科學的改進,從而選用最合適的方案。如:針對固定資產投資所財務的方法應當是利用科學的計算方式對不同投資方案的實際投資回收期、凈現值等指標進行核算,最終根據核算的實際結果進行綜合的論述和評價,基于各種現實環境的影響基礎上,進行最合適的投資方案的決策。現今市場中很多的大型企業集團都分為母企業集團和子企業集團這種發展形式,但是,在很多時候,母企業集團并不能及時、準確的了解子企業集團的真實財務以及真實的資金流動,這給企業集團的管理層在進行相關工作時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在進行相關的決策工作時,管理層就會因為所收集到的內部財務信息不夠準確,造成決策失誤,所做出的決策,就會與企業集團的實際發展情況不符,這樣,企業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就會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另一方面,當前的很多企業集團對風險管理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得企業集團在對內部的風險管理監督也存在很大的疏忽,對企業集團內部的實際風險監督的失控,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企業集團內部管理層決策上的錯誤,這樣,很可能引起企業集團的財務以及其他方面損失,影響企業的發展。
(二)加強企業工作的集中管理
現今,我國的大布恩企業集團總部在對子企業集團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都存在著企業集團信息失真以及信息落后的狀況,因此,企業集團想要進一步的解決企業集團風險管理問題,就必須要在企業集團內部進行科學化的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同時針對企業集團內部信息嚴重滯后的問題,企業集團除了可以通過在企業集團內部進行網絡信息系統建設,集中化的將子公司的實際流向和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網絡化管理,保證母企業集團能夠依據不同子企業集團的生產經營特點以及實際的生產流程,來進一步對信息質量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在進行母、子企業集團集權同分權之間的管理問題上,則是要始終堅持集權適度的發展目標,通過合理化的分權管理,實現責、權和利相結合的發展目標。在企業集團內部的組織結構中,不同的企業集團內部有著不同的分工要求和體系,另外在技術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樣我們就應該特殊問題特殊對待,讓不同的部門擁有自己相應的權利,完善企業集團的風險管理,促進企業集團的發展。
(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現代化的企業集團的風險管理就是針對人進行的風險管理問題,企業集團可以通過招聘和培養教育專業風險管理人員,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集團能夠有效的對企業集團的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企業集團內部的專業風險管理人員必須要能夠對企業集團內部可能出現的風險擁有著敏感的判斷和掌控能力,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快、準、穩的對企業集團潛在的風險進行預估和控制,另外,企業集團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內部的風險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預測,還需要吸收一批對風險管理的相關知識的過硬的人才,對企業集團內部的風險的相關問題進行控制。
隨著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在很大的層面上,企業發展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企業的風險管理的相關問題,應該引起企業的重視。本文通過對我國的企業在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的相關建設上的研究,對我國企業相關發展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希望對我國企業在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的相關建設工作上有所幫助,能幫助我國企業不斷完善相關的風險管理機制。
[1]李莉.論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J].企業經濟,2012,03:52-55.
[2]張迪.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D].長安大學,2010.
[3]李佳.論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J].中國市場,2015,16: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