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強
山東省萊州市文化市場執法大隊 山東萊州 261400
淺談新時期怎樣做好文化執法工作
宿建強
山東省萊州市文化市場執法大隊 山東萊州 261400
文化執法是文化市場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擔負著打擊和糾正違法行為的任務,對于維護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創造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由于文化執法工作的特殊性,針對的對象差別很大,既有大公司,又有小企業,甚至個體工商業者,既有國有企業,又有集體、私營企業,而且每個經營單位的經營意識、經營項目又不一樣。面對相對復雜的工作環境,在新時期如何做好文化執法工作,充分發揮文化執法的職能呢?結合工作實踐,我認為應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要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只有精通文化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準確找出經營單位存在的問題,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執法失誤。有些經營業主對于文化市場相關知識非常了解,逃避檢查的手法相當隱蔽和多樣。如果執法人員掌握的知識不夠充足,那么就很難發現存在的問題,不利于執法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準確把握文化市場相關政策,還可以給經營者提供咨詢,更好地為他們服務,經營者按規定可以享受的權利,一定要明確傳達給經營者,并要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按規定不能設立的經營場所,應該預先向經營者告知,以免給經營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從而營造一種和諧的經營與管理關系。
第二方面,要努力提高執法質量。文化執法的日常監管職能主要是指通過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對于發現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本著以監督為中心、監幫促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其改進工作,加強經營管理。當前,提高執法質量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改進選案方式,提高執法的針對性。選案要有針對性,對于人民群眾關心和投訴較多的熱點問題,及時匯總,及時查處。二是精心組織檢查的實施,提高辦案質量。要做好查前的準備工作,要結合自身的執法力量,精心配備檢查人員,備齊檢查文書,做好事先預料,防患于未然,并加強對重大案件、特殊案件查處工作。三是加大重大特殊案件的處罰力度和公告、曝光力度,廣泛爭取社會參與。
第三方面,行政處罰要把握好“度”。作出行政處罰是文化執法主要工作的完結,執法工作的好壞主要體現在最后的結果上,因此,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在整個執法流程中顯得非常重要。作出處罰時,在保證執法程序合法的同時,又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等實際情況,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多方因素,既不能姑息遷就,又不能“一棍子”打死,同時兼顧效率、公平、公正。這樣,才能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作出恰當的處理結果。
第四方面,要把握好與經營者交往的“度”。與經營者交往不能過于密切,以免影響公正執法。實際工作中,有些執法人員與經營者過于親密,造成執法人員在執法工作中,礙于情面,放不開手腳,甚至馬虎了事,根本無法發現問題,即使發現了問題,在作出行政處罰時也是“高抬貴手”、“手下留情”。更有甚者,會出現個別執法人員發生受賄等違紀行為,掌握不好這個“度”,還會直接影響執法人員乃至整個執法隊伍的形象,嚴重影響執法工作的進行。從另一方面來說,經營者又是財政收入的創造者,對于發展地方經濟,解決就業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實施執法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予經營者充分的尊重,態度不能生硬,更不能高高在上。要做到行政執法“硬”,與人交往“軟”。實踐證明,與經營者適當的交流、溝通,能成為工作中的潤滑劑,相反,拒人于千里之外往往容易使工作陷入被動。
第五方面,開展法律法規及經營意識培訓。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市場法律法規也在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斷地出臺新的規定、新的解釋,這些都不是文化經營者所能及時了解和吃透的,所以就需要我們定期不定期地對他們開展相關培訓,以便使其明確經營目標、了解管理動態,并可使經營者之間、經營者與管理者之間加強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彼此學習經驗、反映問題,促進文化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