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豐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路徑初探
郭 豐
通過分析歸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現狀,針對性地提出通過完善黨支部制度、打造支部黨建品牌活動,積極打造黨建平臺的辦法提升黨建工作質量。
黨支部建設現狀 方法
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組織的基層單位,是大學生與黨組織在思想上進行溝通的堅實橋梁,2005年《關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和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把大學生黨支部建設成為帶動學生班級團結進步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做好基層組織建設和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和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有利于切實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的質量。
(一)學生黨員責任意識有待提高
部分基層黨組織缺乏對黨員發展的過程培養,缺乏對正式黨員的教育引導。部分學生黨員“入黨前一個樣、入黨后一個樣”。學生黨員課業負擔較大,承擔著各種學生干部角色,時間方面難以保證,開展集體活動受到一定的制約。部分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重點表現在組織責任意識、奉獻責任意識等方面。包括黨員應該嚴格按照組織要求,在規定時間參加組織活動,自覺履行支部的相關規章制度,積極參與黨組織生活等。同時學生黨員應該在學風建設,服務同學等方面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在各項團學活動中起到表率。模范作用。
(二)支部活動單一、黨員組織觀念有待提高
支部活動大多以“三會一課”為主,其他活動較少,黨課內容形式大多較為傳統,講課方式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創新形式不強,沒有很好地與大學生黨員的特點相結合。支部活動個別還會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活動內涵不夠深刻,黨員活動吸引力不夠,進而導致黨員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部分支部活動組織責任不明確,分工不詳細,導致支部內部工作動力不足的問題。
(三)支部活動缺少平臺
個別黨員活動室、資料室的建設仍需加強,建設經費較難保證,資料更新慢,相關設備老舊,大多基層黨支部黨務工作者身兼數職,工作活力有待提升。公寓黨員服務站、公寓黨員活動室的建設明顯不足。學生黨員在公寓樓內缺少引領學風,團結服務同學的場所。支部缺少有效的校外實踐基地。學生黨員年齡較輕,社會經驗欠缺,實踐動手能力相對不足,大多沒有經過艱苦環境的鍛煉,黨員的培養發展大多著重要于校內培養,缺少服務于社會的長期效應,黨員培養強調理論性的教育引導,缺少社會實踐和考驗。
(一)完善支部制度建設,加強學生黨員培養過程管理
堅持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等組織生活制度,嚴格執行請消假制度。構建完善黨員量化考核制度,如“入黨積極分子考核制度”、“預備黨員考核制度”“正式黨員考核制度”,對黨員進行量化考核,進而提高支部活動和黨日活動的質量。將量化考核結果納入到學生黨員評先評優體系中,將考核依據和結果及時公示,做到過程的公開透明。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
(二)豐富支部品牌活動
打造支部黨建品牌活動,做到整體有計劃,具體有部署,要保證活動的實效性和連貫性,確定品牌活動的核心成員,增強黨員對活動的認同感,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在活動中能夠體現黨員的先進性,引導學生黨員自覺增強奉獻意識,幫助學生黨員提高在學生中的影響。如:積極開展黨員駐班活動。黨員駐班是學生黨員深入群眾、增強服務同學的意識,進一步帶動低年級班級的黨團建和班級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載體。積極開展黨員駐班活動,有利于增強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和組織觀念,同時為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平臺。
(三)積極打造支部活動平臺(其中包括“宣傳平臺”、“學習平臺”和“社會實踐平臺”)
積極拓展學生黨員活動的宣傳路徑,設立固定的宣傳站,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傳媒技術,打造微信宣傳平臺,使之成為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德平臺,定期發布支部相關信息。做好黨員活動室、黨建資料室的建設和利用工作,完善黨員活動室的硬件設施,購買相關理論書籍,定期組織讀書分享會,黨員可以在黨員活動室開展學習黨史、讀經典名著,觀看紅色經典影視材料等活動,為學生黨員打造長期穩定的學習活動場所。同時,開展黨支部進公寓活動,在公寓樓內為黨員搭建活動平臺,使之成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陣地。積極打造社會實踐平臺,與社區、村鎮聯合成立黨員服務站、社會實際基地,將學生黨員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自身特點與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相結合,幫助引導黨員在實踐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所學,全面提升黨員的綜合素質。
[1]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和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大連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