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開
杭州市下城區城建發展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淺談美麗縣城建設之城市環境景觀塑造的要點
姚 開
杭州市下城區城建發展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本文著重分析了當前美麗縣城建設之城市環境景觀塑造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應對的措施要點,以便促進塑造出大多數市民滿意的城市環境景觀,為美麗縣城建設做出較大的貢獻。
美麗縣城;城市環境景觀;存在問題;塑造要點
做好城市環境景觀塑造,扮靚城市容貌是美麗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衡量美麗城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臨安市作為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市的后花園,在迎接撤市設區的關鍵階段,做好美麗縣城建設尤為重要。針對目前臨安市的美麗縣城建設,目前城市環境景觀塑造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主要問題。
1、城市土地功能規劃設計欠科學合理。存在功能區域劃分不清晰,居住、商業服務業、工業、物流倉儲等用地混雜,不利城市環境景觀塑造。如臨安市錦南新城的規劃,就存在著居住、商業服務業、工業、物流倉儲等用地混雜的情況。2、城市環境景觀塑造雷同,缺少特色。所到縣城,總感覺城市環境景觀似曾相識,差不多的建筑、差不多的街道、差不多的景觀、差不多的綠化。如臨安市臨安高速公路出口采用了大草坪和黃山松,與前幾年建成的桐廬縣的桐廬高速公路出口相仿。3、城市環境景觀塑造復古思潮嚴重,創新能力不足。假冒文物、古建筑隨處可見,有創意,讓人耳目一新的景觀不多,如臨安苕溪上的二座廊橋。4、歷史文化的應用缺乏合理性。對歷史文化的理解較片面,不求甚解,只注重形式,缺少內涵,甚至與當地文化無關。5、城市環境景觀形式過于單調,缺乏地方特色。除了樹、亭、石、橋外,缺少豐富多彩的光電信息化等先進形式,也無臨安作為山核桃之鄉、竹筍之筍等特色。6、人類工效學的應用欠缺。在城市環境景觀設計中,科學引用人類工效學,根據不同人群設計游步道、臺階、欄桿、座椅、鍛煉器材等設施,可以保證人們安全、健康、舒適地休息、鍛煉,取得市民滿意的效果。但現步行道臺階過高、欄桿過高過低等現象隨處可見。7、城市環境景觀塑造盲目追求高大上。不能切實根據當地的經濟狀況和市民對不同環境景觀的需求,過分追求宏大的氣派和用材的豪華,造成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針對上述分析,我認為當前美麗縣城建設中城市環境景觀塑造應重點注意以下的要點。
1、強化規劃引領作用,為城市環境景觀塑造提供基礎保障。突出城市規劃引領,把握地域和時代特色,力爭一城一味,在縣域范圍內推進城市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規劃的銜接與融合,強化一張圖管控。
(1)健全規劃編制體系。注重縣(市)域總體規劃實施評估;強化控規單元管理,逐步推進控規全覆蓋;加強城市設計,突出重要節點地區的城市設計,提高城市設計覆蓋面。(2)突出規劃實施引導。針對城市問題,制定實施各類規劃的計劃、政策、時間安排,細化規劃后項目立項審批、規劃后評價等制度。(3)強化規劃監督管理。落實控規圖集上報公示,嚴格執行城市規劃修改程序,健全“陽光規劃”、城市規劃委員會、規劃督察員、規劃巡查、控規備案審查、違建查處等行政與公眾監督制度,注重城市規劃監管機構與隊伍建設,完善規劃展覽館等展示平臺。
2、提升設計技術能力,避免或減少城市環境景觀塑造雷同。加強設計技術人員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引進人才、交流技術、產學研相結合等方法,不斷提高設計人員的技術能力,避免或減少雷同現象,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客廳”、“門戶”形象,提升城市識別度。
3、合理利用古典思想,加強創新能力培養。綜合保護古建筑,因地制宜設置仿古建筑,適當引用新景觀,促使新舊和諧統一。
4、加強對地域歷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充分引用地域歷史文化的精粹,不斷延續城市文脈。地域歷史文化當地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是歷史長河的沉淀。城市環境景觀是可以用來傳承城市歷史文脈的物質介質,賦予城市獨特的個性魅力和鮮活的靈魂,它能讓城市擁有自己的語言和符號,是城市內在自然的精神表達,同時也蘊含了城市的歷史記憶。城市環境景觀的文脈設計能保持和延續了城市文化,促進城市肌體健康發展,同時賦予人們真切的歸宿感與認同感。因此,應充分挖掘地域歷史文化的內涵和底蘊,堅持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手抓”,建立健全多層次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打造文化精品,增加文化厚度。如臨安市苕溪北路的文化長廊,充分展示了錢王文化的家訓等歷史文化和當代英雄的風姿,相得益彰。
5、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豐富城市環境景觀形式。全面梳理面狀綠化,推進拆后覆綠,增加森林公園、口袋公園、舞蹈廣場等開敞空間;提升線狀綠化,建設沿河沿路景觀帶與綠道網;設計點狀綠化,做精水平與垂直綠化小品。充分融入風景元素,打造全域景區的城市之美,逐步實現“處處是景、時時見景”的城市如畫風光。如采用具有臨安特色的山核桃、竹子等作為特色行道樹、綠化樹,并進行介紹,使來到臨安的客人知道山核桃是什么樹上長出來的,竹筍是如何長成的等。
6、加強人類工效學的研究和應用。充分考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體結構等因素,認真研究人、機械、環境相互間的合理關系,確保人們安全、健康、舒適地休息、鍛煉、休閑,增強市民的滿意度。如增加盲人道;根據中老年人的步伐設計走路石板等。
7、合理利用資金,量力行事。嚴格執行財政預算制度,合理利用當地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以最經濟的方式塑造最佳的城市環境景觀效果。
8、科技創新,塑造亮點特色景觀。充分利用3D、LED成像等光電信息化技術,塑造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城市環境新景觀,豐富城市色彩,提升夜景照明,增強環境雕塑藝術性,綠化美化彩化景觀風貌,滿足人們豐富多彩和日益增長的欣賞需求,不斷提高城市的科技信息化水平和整體檔次。
9、樹立“工匠”精神,塑造精品。城市環境景觀塑造過程中要不斷雕琢,不斷改善工藝,追求完美和極致,長久造福于世。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在當前臨安市城市環境景觀塑造中充分考慮上述要點,一定能塑造出大多數市民滿意的城市環境景觀,為美麗縣城建設作出較大的貢獻。
姚開,2012年畢業于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助理工程師,從事環境藝術設計五年。
[1]浙江美麗縣城建設試點三年(2015-2017年)行動規劃編制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