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更
莫言是什么主義
李更

非中國任何作協會員,在長江文藝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時代文藝出版社,北岳文藝出版社,羊城晚報出版社,澳門出版社有限公司先后出版發行個人專集19種。
歐洲有許許多多的廣場,很多其實面積并不大,和天安門廣場比較起來,甚至有些還是微不足道的。我一直在琢磨,是什么讓我們覺得這些廣場視野如此開闊、內容如此豐富?
后來發現,是建筑——特別是大量的哥特式建筑,廣場是建筑陪襯出來的。
不光是建筑,還有那些千姿萬態的雕塑(雕塑也是建筑,而且是能夠充分講述故事的建筑)。在布拉格廣場上,胡斯雕塑雖然不像那些上百年歷史的建筑那樣充滿滄桑感,但也歷經了東歐的風吹雨淋。這位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語言的傳承人,本來只是歐洲文化的使者,一個文學家,卻因他引起一場宗教戰爭,這場戰爭居然在捷克歷史上就叫“胡斯戰爭”。
胡斯本來只是個作家,他的本意也許只是像中國文人那樣立言,但是500年以前,羅馬教廷不容許他那充滿思辨力的作品蠱惑人心,所有幫助宗教改革的意圖都被教皇視為異端邪說,年僅40多歲的胡斯被教會燒死了。胡斯的死亡不僅沒有禁止他思想的傳播,反而引發大規模暴動。
這樣的暴動在中世紀的歐洲并不是個案,因為羅馬教廷錯誤的危機公關,在歐洲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胡斯戰爭,這些戰爭的后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曾經統治整個歐洲的羅馬教廷龜縮成為羅馬街頭的一個小區。
忽然想到我們的辛亥革命,舉事者居然也是一幫文學青年,是張之洞新軍中的文學社成員,他們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而且,也是清王朝失敗的危機公關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后果。如果當時對幾個失足青年批評教育,或者頂多給予拘留10日,可能事情遠不是后來的樣子。但是當時的領導居然把彭楚藩等三兄弟砍了頭,放在地上示眾,因此徹底激怒了九頭鳥們,你砍了我們三個頭,我們還有另外6個頭。慈禧雖然操蛋,但是清王朝并沒有滅亡在她手上,而是滅亡在一幫缺乏危機公關能力的笨蛋手上。
文學究竟有多大能力?這似乎是一個謎。
有人說,文學只是一種語言,是一個民族傳承文化的形式。其實,文學并不只是講故事,它的核心應該是傳播思想。真正有文學價值的作品,首先是具有內在的思想,思想的深度決定作品的歷史地位。
上世紀80年代,我們曾經長時間推崇過批判現實主義,那是文學的黃金十年,那個時候,青年人以文學為介,求偶相親,標榜內涵。因為什么?因為文學離現實最近,并不像今天某些跑課題費的專家說的那樣是因為物質的匱乏。
經濟發展一定會進入所謂的小時代嗎?那些在大革命時代產生的“洪波曲”文學真的不存在了嗎?
實際上,追求紙醉金迷的作家們打著所謂后現代的招牌,并不是在搞什么文學的多元化多樣化,他們躲避崇高的一個基本原因就是回避現實。所以郭敬明們得瑟了,所以靠下半身寫作的得意了。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現實主義仍然活著。
而且,批判現實主義也仍然活著。
有人問我,莫言是什么主義?
我可以正面回答,莫言就是現實主義,而且是批判現實主義。他的所謂的抄襲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其實也是一個幌子,目的是掩蓋他真正的寫作意圖。他在喧囂中的無語態度,他在鬧市中心的假寐,都充分反映了他在講故事的背后隱藏了一顆藐視現實的心。
胡斯當年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今天仍然熠熠生輝,他的肉身只存在了40余年,但是他的思想已經存在了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