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鈞
范仲淹在江蘇買了一塊地,準備蓋房子。有一個風水先生告訴他,這塊地的氣脈極好,住在這里的人將來定是名人高官。范仲淹立刻說,既然這樣,何不用這塊地蓋座學堂,將來好出現成百上千的名人高官。那就是有名的“吳學”。
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在云南昆明建校,他們所占用的土地一向被當地人認為是要出狀元的地方,果然,西南聯大為國家造就了不少人才。
假定有一塊地,在風水先生眼里是一絕地,很不吉利,但只要在這塊地上創辦第一流的大學,照樣會產生無數的科學家、哲學家、政治家。反過來說,如果范仲淹先生興辦吳學的地方讓人搶先一步蓋了秦樓楚館,必然會制造一批又一批的敗家子。
人是上帝造的,而社會是人造的。到目前為止,這項工程進行得很糟,因為有許多人藏身于茫茫人海,凈干些不負責任的勾當。地方報紙新聞版登過一條消息,說一個排字的工友發現印刷廠老板接下大批的生意,全是不堪入目、敗壞人心的黃色書刊,他立刻辭職不干。他雖然是個小人物,卻意識到自己是建造社會的一名工匠,很了不起。
畫地自限
20年前,甲乙兩人同時學習英文,他們經常跟我談起其中的甘苦。甲跟我說:“英文太美了,我就像走進了一座花園,每走一步,就看見一些燦爛的顏色;每走一步,就聞到一些芬芳的香味。”乙則不然,他每次見了我,都要抱怨英文是如何不合理,文字和拼法如何紊亂,同一發音,總會有多種不同的字母組合,學習的人要死記字形,這樣的文字豈不是有名無實?20年過去了,甲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翻譯人才,對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卓越的貢獻,而乙仍在批評英文的種種不合理之處。
不肯讀書的人,總可以找到理由推卸自己的責任。從前有一個人堅決不肯讀《詩經》,理由是沒有人能證明《詩經》是孔夫子親手刪定的,所以不值得一讀。他還堅決不肯讀《尚書》,理由是《尚書》的真偽都成問題,讀它做什么?如果睜開眼睛只看見對方的缺點,而看不見對方的優點,自己當然很難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