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
穩健經驗和嚴格風控成為南方基金長盛不衰的法寶,然而在大資管時代,各類資產管理機構激烈競爭等市場環境,使得看似光鮮的基金行業也面臨著很多內憂外患。能把控著五千多億的資產穩健前行,有著怎么樣的秘訣?蔡忠評為我們揭開南方基金的神秘面紗。
說起南方基金,在很多人眼中這個老牌的基金公司以規模大、收益穩著稱,1998年,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首批規范的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成為我國“新基金時代”的起始標志。截止2016年6月底,南方基金各類資產管理規模合計達到5570億元,近三年資產管理規模增長率在50%以上;其中公募基金規模達到3367億,在行業內排名第五。南方基金財務部總監蔡忠評告訴我們:“南方基金屬于長期業績優異穩定的少數幾家基金公司之一,尤其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在業內享有盛譽。今年以來,公司的股票基金、混合類基金、保本基金、貨幣基金、年金產品投資業績多點開花,投資業績在同類產品中保持領先;近三年來,公司合并口徑營業收入保持在19億以上,凈利潤在5億以上;凈利潤率穩定在25%左右。而且在監管越來越嚴格的現在,盡管近幾年行業違規經營事件頻發,但南方基金卻未發生的類似事件。”
穩健經驗和嚴格風控成為南方基金長盛不衰的法寶,然而在資本市場風雨飄搖的今天,能把控著五千多億的資產穩健前行,有怎么樣的秘訣呢?蔡忠評為我們揭開南方基金的神秘面紗。
突破人才和渠道困局
即使是經過了幾輪牛市熊市的洗禮,老牌基金已經有著充分的經驗,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加,蔡忠評依然感覺到了來自市場的巨大壓力,蔡忠評說:“從人力資源的角度看,整個基金行業專業人才流失嚴重,高端人才儲備不足,無法適應滿足居民和社會財富的快速增長對財富管理的需要。而縱觀現在中國基金市場,基金產品高度同質化,產品結構不合理,貨幣類基金產品占比過高,銷售渠道嚴重依賴其他機構、融資途徑嚴重缺乏等行業發展瓶頸,加上‘大資管時代來臨,各類資產管理機構激烈競爭等市場環境,使得看似光鮮的基金行業也面臨著很多內憂外患。”
據統計,2015年,基金行業人才流失比例達到將近30%,而保持的比較穩健的南方基金,人才流失比例在10%左右,穩定的人才隊伍成為南方基金保持穩定業績的強大后盾。談起如何穩定人才隊伍,蔡忠評頗有感觸:“保持員工隊伍的穩定,最重要的是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薪酬激勵體系,包括員工持股、期權、事業部等措施。在這方面南方基金花了很大的力氣做員工持股期權,但是受到現實一些法律問題的制約,目前還沒有成功。但我們也想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來穩定這些員工隊伍,建立一個更符合市場條件、市場環境的激勵體制。此外,我們還會開發一些類似模擬股權、中長期的激勵計劃等等。”
除此之外,南方基金還建立行業培訓體系,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并且大力開發指數類被動型工具類投資品種,提供工具性投資產品,規避人員流失對產品業績的影響和對明星基金經理的依賴。蔡忠評說:“今年我們南方基金的幾個指數類產品都取得一個不錯的業績,這和滿足市場要求有一定的關系,同時也規避了基金產品過于依賴明星基金經理這種局面。”
而針對基金產品高度同質化,產品結構不合理,銷售渠道少這個問題,蔡忠評將眼光投向了互聯網,他認為,現在基金銷售渠道過度依賴于銀行等第三方營銷渠道,而電商業務則為基金營銷實現彎道超車提供可能。“現在除了天弘基金有余額寶背景,部分基金公司具備銀行股東背景外,對于其他大多數的基金公司來說,客戶在銀行手里,營銷基本依賴于銀行,基金公司的營銷策略無法自己說了算,而現在互聯網的手段跟電商營銷的形式可能會有一些基金公司打破銀行渠道壟斷的現狀。”
為此,南方基金已經制訂出了清晰的互聯網經營戰略;加大互聯網軟硬件投入力度;加快互聯網產品的推出速度,包括大數據指數類、FOF類產品開發;加大與行業領先的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并且正在考慮收購有特點的電商理財營銷企業股權,搶占先機;并且在管理上希望能夠采取靈活的互聯網營銷激勵機制。
靈活有效的績效考核
如果說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最大的瓶頸是人才,那么在人才的管理上設定出一套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就至關重要。蔡忠評認為一家優秀的基金公司,其最大的資源是優秀的人才隊伍。而抓住業績考核這個內部管理的“牛鼻子”,對“以人為本”的基金管理行業尤為重要。
據了解,在制定考核體系時,南方基金的經驗有以下幾點:結合公司戰略目標,制定切實合理、科學平衡的年度目標體系,并將年度目標體系分解到各業務條線、業務部門;指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考核時間應長短結合結合,不能過于短視;考核指標體系中財務指標的權重往往較小,投資業績、市場占有率等指標重要性排名靠前;指標應具有一定的彈性,相對指標往往更具適應性。
蔡忠評舉例道:“比如有一些指標我們會把考核放到兩年的業績或者三年的業績甚至更久,這些指標會有一定的權重,如果對基金經理考核有一個長期激勵的機制,被考核人也會比較服氣。基金行業的人大都會認同基金業績和市場占有率的指標是重于財務利潤指標的,確實,這點和其他行業有所區別,一般來說我們會將基金的業績和市場占有率以及財務利潤按照一定權重在績效中體現出來,因為很多時候業績好的基金和市場占有率高的基金不一定在當年的財務利潤就會豐厚,這種市場效應會在之后才能顯現出來,吸引大批客戶后,會在未來創造很好的利潤。”
利用預算占得先機
作為公司制定預算的負責人,在蔡忠評看來,基金公司制定預算的過程和大多數其他行業的公司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有獨特的部分。蔡忠評告訴我們基金公司財務預算體系主要分三個層次:公司中長期財務戰略預算、公司年度預算、部門預算。而通常所講的財務預算是指公司年度預算。對于公司中長期財務戰略預算,一般按三年編制,與公司戰略目標匹配編制。重點在公司的主要業務領域、所需主要資源和財務成果預計。由于證券市場對政策、個別事件較為敏感,存在較大的波動的可能性,因此公司需要每年對戰略預算進行重新審視,以判斷是否需要對戰略預算進行一定幅度的調整。在公司年度預算的編制上,年度預算通常根據戰略預算按年度進行分解,并根據當年的市場環境和條件進行編制,其執行情況是公司業績考核的主要依據。而在部門預算層面上,需要將各項財務預算關鍵指標落實到具體的業務條線和部門,并與業績考核掛鉤。同時,開發一個適應公司業務特點的高效率的預算管理系統是非常必要的。
“事實上,基金公司預算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由于基金公司對市場波動、政策等影響非常敏感,適合采用彈性預算的方式,以應對各種市場變化的可能性;其次在執行過程中需要及時調整預算政策以適應市場的情況;年度預算的重點擬應放在投入產出水平和費用控制。”蔡忠評總結到。
對于給戰略預算留出充足的迂回空間這一點,蔡忠評笑著說:“大多數時候市場的力量會比你自己努力的力量大很多,許多公司突然間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就是因為市場的風浪太大了,所以在做戰略預算的時候必須給自己留出回旋的余地來。”
而在做年度預算時,蔡忠評則會把年度預算的重點放在市場營銷方案的控制上,而在營銷費用的把控上,蔡忠評認為關鍵是要把控營銷中的“成本驅動關鍵因素”。蔡忠評說:“我會重點把控比如基金申購規模、基金IPO數量、有效的客戶數、APP下載量這樣的關鍵指標,對不同的業務條件進行很好的設定,我們稱之為‘成本驅動關鍵因素。我們通過把過往幾年成本驅動關鍵因素和費用的關連度進行比對,并且跟蹤幾年數據分析之后,就可以確定各個條件下的變動費用。”這種情況下的變動費用計算相對來說更為科學。
此外,為了保證團隊的穩定,即使某個團隊的各類業務量為零,南方基金也會設定一個保底的固定的營銷費用,以穩定相應的業務團隊,此外,在某種特定的市場環境條件下,當成本驅動關鍵因素按彈性預算公司計算的營銷費用明顯過大并且合理時,也會設定封頂上限。
策略型風控
正如蔡忠評所說的那樣,在基金行業,很多公司遭遇巨大的市場波動,即使是成長良好的公司,也有可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蔡忠評認為必須將風控提高到公司戰略高度上來認識。“金融行業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基金公司的經營活動就是一個不斷比較‘收益和‘風險的過程,因此,明確公司的風控策略將顯得非常關鍵。建立一套‘以客戶利益優先的機制非常有用。”
蔡忠評不斷強調建立一支具有專業素質的風控人才隊伍尤為重要。南方基金在證券研究、投資交易、市場營銷、產品發行、客服服務、產品估值和財務管理過程中,所有業務及其風險點的設別、評估、比較和處置,均需要人員的直接或間接參與,因此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直接決定了公司的風控水平。此外,還要長期貫徹合規經營的企業文化以及加大IT技術在風險控制的運用力度。目前,南方基金每年在IT方面的投入高達數千萬,擁有一支近百人專業IT團隊來保障整個IT系統的正常運行。
蔡忠評有著十多年基金公司財務總監的管理經驗,在他看來,在基金公司擔任財務總監需要具備三方面的素質:“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公司的資源優勢、市場機會,業務短板等,我認為財務部門應該是對公司的情況最了解的部門。此外,財務應該是一個溝通協調部門,公司有董事會股東會,公司內部有業務部門還有監管部門,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溝通能力的強弱,如果這個財務部門的溝通能力很強,那么它就可以凝聚各方面的共識,更容易達成董事會的目標,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創造價值的過程。第三點財務是對公司整體節奏最能把握的部門,可以全面的判斷業務的輕重緩急以及對資金進行安排和籌劃,所以更應該起到成為公司各個部門橋梁的作用。”
當然,這些經驗有多年的工作累計,也同時來自于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努力,早在十年前蔡忠評就加入ACCA的學習,這對于當時財會專業畢業的蔡忠評來說像是打開了一扇能看到更高更遠處世界的窗戶,令他受益匪淺。談起對未來的職業理想,蔡忠評笑著說:“作為資管這一朝陽行業的‘老會計,我還將會在這一領域堅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