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
創新解難題 實干出成效
——民革珠海市委會組織建設紀實
◎潘明
民革珠海市委會(以下簡稱“市委會”)于2011年9月換屆,選舉產生了第五屆市委會班子。新一屆市委會班子銳意改革、開拓創新,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通過五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了以“四個一”統攬的長效、創新工作機制?!八膫€一”為:一個基礎,即以全面提升“五種能力”為基礎;一個目標,即以“同心創優”(走科學發展同心路,創參政議政新優勢)為總體目標;一個抓手,即以“三聯系三服務”(聯系困難家庭、服務群眾;聯系社區村居、服務基層;聯系重點項目、服務企業)為抓手;一個平臺,即以民革基層組織帶領全體黨員開展志愿服務為平臺。市委會在突出民革特色上下功夫,不搞花架子、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堅持“發揮優勢、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注重實效”的原則,著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扎扎實實改進市委會班子和基層班子的工作作風,黨員的面貌煥然一新,基層凝聚力大大提升,煥發出巨大的組織活力。
2011年下半年開始,市委會班子針對基層支部班子老化,支部活動減少,出勤率差,組織紀律松散等問題,著手在全市民革開展了加強提升能力學習教育活動,分階段、有步驟地組織學習,形成合力,夯實組織自身發展的基礎。
首先,根據中共十八大“五位一體”戰略方針和珠海市社會經濟發展布局,市委會進行了支部建制調整。遴選出優秀黨員做支部領頭人,根據科學規劃、合理調配、地區與行業相結合原則,經過穩打穩扎地有序調整和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科學合理的基層組織結構。先后成立了新的經濟功能區總支部和社會建設支部,將原有的香洲、金灣、斗門三個行政區支部升格為基層委員會,將教育一、二支部合并成集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學期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行業支部。現在,市委會共有20個支部,其中:三個行政區分設基層委員會,各轄2個支部;設經濟區總支部,下轄高新、高欄港、橫琴、萬山4個支部;設教育、醫衛、法制、科技、經濟、城市建設和社會建設7個行業支部;另退休黨員分設3個綜合支部。此外,市委會還設有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社會與法制、祖國統一4個專門工作委員會和孫中山研究學會、企業家聯誼會,這幾個專委會分別由市委會指派市委委員直接分管,分工明確,指導到位。
其次,在基層支部建制理順后,各支部均成立了“五種能力”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結合民革中央“薪火相傳,圓多黨合作之夢”號召,深入學習民革黨史、中共一系列關于多黨合作制度和參政黨建設的學習材料、文件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將學習教育活動中激發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投入到本職工作和參政議政工作中去,撰寫心得體會,參與理論宣傳及孫中山研究等征文活動。在學習教育活動中,各基層支部開展大小主題活動38次,黨員提交心得體會35篇。在經驗總結交流會上,通過邀請黎綿老主委和中共市委統戰部負責人宣講珠海民革黨史和中共統戰政策,大大提升了黨員的思想水平和使命感。
此外,市委會堅持與佛山民革(2015年加入了中山、江門)每兩年在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開設新黨員學習培訓班,現已經開辦5期,對新黨員的教育影響深遠。
五年來,珠海民革黨員從換屆時的256人發展到現在的365人,共發展黨員109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政府公務員30人,海外歸國人員6人,新階層人士37人。合理優化的組織架構,年富力強的市委會和基層支部班子,全面提升能力的學習教育活動為組織的穩步前行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在加強“五種能力”學習教育活動基層上,2012年底,市委會又創新性地提出了“走科學發展同心路,創參政議政新優勢”(同心創優)的總目標,并配套制定了《民革珠海市委會基層支部工作考評辦法》和《“同心創優”活動基層支部評分表》,細分基層活動內容,量化指導支部開展組織發展、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社情民意收集、宣傳等各項工作?!巴膭搩灐被顒臃桨钢笇詮姟⒎较蛎鞔_、形式多樣,圍繞“走科學發展同心路,創參政議政新優勢”兩大主題,成立了以潘明主委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對活動開展成績優秀的支部和黨員進行表彰;市委會所屬的參委會、社工委、祖統委、社法委和孫研會也分別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整整三年時間,“同心創優”總目標深入基層,貫穿于民革工作的各個層級、各個方面,成為廣大黨員的廣泛共識和行動導向。
市委會參政議政成果豐碩,成績可喜:《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統一戰線》的調研報告獲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2014年全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優秀獎;《關于橫琴金融創新的幾點建議》調研報告得到國家領導人張高麗、馬凱等批示,《利用橫琴優勢,推進金融創新,建立保險創新交易中心的建議》等建議的落實,助推了珠海橫琴自貿區時代的到來;《加大珠海市基本農田保護區政策扶持力度,構建和諧幸福珠海》、《大力發展我市現代生態農業,讓珠海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以創新社會組織參與應急管理機制為突破,切實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深化改革、完善機制,促進我市志愿服務健康有序發展》等有民革特色的高質量政協大會發言、暑期座談會發言,得到中共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褒獎;市委會連年被珠海市政協表彰為提案工作先進集體,2014年被評為民革廣東省委會參政議政工作先進集體一等獎,并獲民革中央“全國參政議政工作先進集體”榮譽。
為貫徹落實民革中央“博愛·牽手”活動精神,2013年8月,市委會創新性地提出了在全市民革基層組織開展“三聯系三服務”活動。兩年多來,各支部根據自身資源優勢,結合地域特點和行業特征,采取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服務措施,一方面著力幫扶困難群體,為群眾、基層、企業解憂,另一方面善于從“三聯系三服務”活動中挖掘參政議政素材,收集社情民意,形成提案、建議。
“三聯系三服務”活動開展以來,香洲區基層委在珠海南香社區建立了首個由民主黨派管理的社區法律援助站,加上今年剛掛牌的海灣社區法律援助站,已經設立了2個社區法律援助站;法制支部與珠海市第二看守所簽訂了首份失足青少年長期幫扶協議,并在二看所捐建了心理咨詢室和心理疏導室,為干警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技能培訓;社會建設支部與金灣區基層委在珠海市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捐建了博愛啟智活動室、博愛生活技能訓練室和博愛個案小組工作室,這三個博愛社會工作室的設立,幫助市福利中心成為全市第一家擁有專業社會工作室的福利機構;市委會配合民革廣東省委會“南粵送愛心”活動,結合珠海幸福村居建設,捐資50萬元為斗門南門村修繕了“博愛園”,是全市第一座由民主黨派為幸福村居工作捐建的村居公園;高新區支部聯系轄區的多所高校,與高新區人社局共同舉辦了全市首個在校大學生職場秀系列節目——“實習有位來”。
此外,各支部打開思路,下基層、接地氣,為農村送醫送藥,送農技下鄉,幫助五保戶維修危房,為山區海島學校捐資捐物:教育支部組織教師黨員開展“民革黨員家訪”;斗門基層委為北車集團珠?;卦鲈O公交站點奔走呼吁兩個月,為企業解決了困擾3年的難題;高欄港支部為民營企業迅達科技公司解決員工宿舍建設和高科技企業補貼問題……一樁樁、一件件實事得以落實和解決?;鶎又Р恳浴叭撓等铡睘樽ナ郑怪Р康幕盍Υ蟠笤鰪?,支委班子工作作風得到很大改進。黨員們通過實實在在的參與,積極性、創造性空前高漲,民革的社會影響力極大提升。
為響應萬鄂湘主席“每個黨員都是一名志愿者”的號召,市委會帶領全體黨員一起參加志愿服務培訓,現珠海民革已有80%黨員注冊成為珠海紅十字會志愿者、各區鎮及單位的志愿者。結合前期開展的“三聯系三服務”活動,市委會于2014年10月號召各基層支部以志愿服務為平臺,與時俱進賦予“三聯系三服務”活動更豐富內涵,全面開展志愿服務。
市委會從行業、地區兩個領域科學規劃,條、塊結合地統籌布局設立民革志愿服務基地。目前,珠海民革已在珠海市社會福利中心、第二看守所、金灣區沙脊村、斗門區北車集團珠海項目基地、香洲區海灣社區、萬山區桂山小學共設立了6個志愿服務基地,在香洲區南香社區、海灣社區建立了2個法律援助站。各基層支部以此為平臺,積極推進志愿服務活動規范化、體系化、常態化健康有序發展?;顒娱_展一年來,各基層支部不但在志愿服務基地、法律援助站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活動,還在香洲區海天公園、淇澳島紅樹林濕地保護區、金灣區泥灣門大橋西南側、斗門區中車集團基地義務種植“博愛林”。
回顧第五屆市委會的工作,民革珠海市委會在“四個一”工作機制引領下,不斷總結,努力探索地方參政黨自身建設的新路子、新經驗,為珠海的創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完善各項制度,加強基層組織長效、規范化管理,切實解決好自身問題,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把珠海建設成為國際宜居城市的“珠海夢”作出更大貢獻。
(潘明,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民革珠海市委會主委/責編盧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