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產人”融合是一門城市新哲學
■ 實現佛山城市發展由城市升級、升值,再到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大跨越,就要更加注重人的發展,更加注重制度創新,更加注重多元共建共治,更加注重開放融合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佛山從“桑基魚塘”特色的魚米之鄉蛻變為GDP超8000億元的大城市,基本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一百年目標。6月23日,佛山市委書記魯毅在佛山城市治理大會上指出,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現代化,以城市現代化促進產業高端化,以4個轉變和6大任務,推動從“產城人”融合向“城產人”融合轉變。
以城市為引領延續組團協調發展。以解決“攤小餅”問題為導向,繼續實施強中心戰略,做強做優中心城區,加快構建特色鮮明、分工有序、錯位發展、優勢突出的“1+2+5+X”的城鎮空間格局。其中,要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和改造361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將“一老三新”打造成堅實的現代化城市核心,形成牽引發展的龍頭。
善用民營經濟實現“1+1>2”融合發展。佛山是民營經濟大市,民營資本體量巨大,有著迫切的投資需求。要放心、放膽、放手讓民營經濟參與到城市治理中來,打通民營資本與城市治理的渠道,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城市治理。
以人為核心樹立文明社會新風尚。推進常住人口市民化,吸引更多外來人口扎根佛山、建設佛山。其中,要特別注重示范引領作用,讓“佛山·大城工匠”、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特殊專業人才等直接落戶,扎根佛山創新創業。
佛山城市形態的4個轉變和6大任務
4個轉變
★高能耗、低產出的村級工業園區向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現代產業園區轉變
★城市社區向廣佛都市圈中心城區轉變
★產業園區向功能多樣的城市社區轉變
★一般的區域性城市向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轉變
6大任務
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現代化,以城市現代化促進產業高端化
加快鎮、村現代化,推進全市的現代化
落實人民城市為人民,把人的城市化、現代化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以國際化的視野、胸懷、措施治理城市,在參與球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放心、放膽、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城市治理
以城市管理精細化改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