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易
沈陽市公安局:全力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文/林易
沈陽市公安局從今年4月份開始,組織動員全市公安機關和公安干警開展了“進企業、送服務、保穩定、促發展”活動。在充分調研和廣納民意的基礎上,市公安局組織各警種部門聯合論證,努力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改革突破,制定出臺了《沈陽市公安局服務經濟發展50條措施》和《關于開展“進企業、送服務、保穩定、促發展”活動“十不準”紀律規定》,有效提高了公安機關的服務意識,嚴格規范了執法行為,竭力幫助企業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著力簡政放權、簡化程序、加快審批,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在“50條”措施中,一是簡化了一批行政管理辦事程序,使企業辦事更加方便快捷。比如對生產企業引進人才落戶沈陽市的,可直接到落戶地派出所就近辦理;對應邀到沈陽市從事緊急商務、工程搶修等事務的外國人申辦口岸簽證做到隨到隨辦;實行公安行政審批“一站式”受理,“全流程”集中辦理,開辟重點企業和項目綠色通道,最大限度為企業提供方便。
二是放寬了一批公安行政管理規定,使審批程序更具彈性、更加寬松。比如對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辦公場所裝修工程,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交設計單位資質證明文件;對于申請資料不齊全的可先登記接收,在審查過程中再行補齊;對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設工程不需辦理消防設計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
三是壓縮了一批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爭分奪秒地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包括對重點工程項目和民生工程,消防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壓縮企業自招保安員考試發證工作時限,由25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簡化網絡印章審核備案管理流程,取章時限由5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
四是實施了一批主動服務新舉措,使公安機關日常警務更加貼近企業、關愛企業。比如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就近設立聯勤駐企警務工作站,實行由治安、經保、消防、交通等多警種參與的聯勤警務模式,輻射周邊企業,提供零距離服務;全市新增300臺流動警務服務車,在企業周邊設定巡邏“必到點”和“駐巡點”,開展日常巡邏守護,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深入企業排查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為企業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自活動開展以來,沈陽市公安局廣泛走訪轄區內各類企業,做到“六個必進”:一是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較大的企業必進;二是內部矛盾糾紛突出的企業必進;三是內部或外部治安環境不好的企業必進;四是因改制、轉產和裁員造成內部不穩定的企業必進;五是涉及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企業必進;六是對沈陽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必進。在深入企業過程中,認真收集影響企業穩定的各類情報信息,幫助企業排查治安、消防等安全隱患和矛盾糾紛,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消除隱患。截至7月份,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已對1.7萬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召開企業座談會1011場次,共建成警務工作站、警務工作室、警企共建單位3127個,消除各類安全隱患4203項。
加強涉企案件偵破,規范自身執法行為,努力為企業創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
沈陽市公安局制定了“涉企重大案件必破”的工作目標,一方面,采取領導包案、多警聯動、專案偵查、掛牌督辦等多種形式,全力偵破各類涉企案件,最大限度挽回企業經濟損失。到7月份,全市公安機關已偵破涉企案件302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813人,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3.9億元。
另一方面,市公安局深挖自身在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臺了“十不準”紀律規定,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行為:一是不準對企業進行越權執法、隨意檢查、亂罰亂處;二是不準對涉企報警、求助冷硬橫推、推諉扯皮;三是不準強求企業購買指定產品、接受有償服務;四是不準要求企業參加與經營無關的活動;五是不準接受企業的宴請、娛樂、饋贈;六是不準到企業為本人或親友及他人謀取利益;七是不準在企業報銷各類費用或借用、挪用企業財物;八是不準違規插手企業經濟糾紛及其他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九是不準向企業亂攤派、拉贊助和刁難企業;十是不準發生其他涉企不作為、亂作為行為。沈陽市公安局將“十不準”紀律規定與“50條”措施同時在媒體公布,并匯編成冊送到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本欄編輯/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