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信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問答
◎文/遼信
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何時修改發布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共十章86條。第一章總則,共16條,包括立法宗旨、適用范圍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等內容。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共9條,包括國家實行的各種教育基本制度等內容。第三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共7條,包括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的條件等內容。第四章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4條,包括對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職業的有關規定等內容。第五章受教育者,共9條,包括受教育者的權利義務等內容。第六章教育與社會,共8條,包括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等內容。第七章教育投入與條件保障,共13條,包括要從各方面保障教育事業的發展等內容。第八章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共4條,包括開展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條件等內容。第九章法律責任,共13條,包括對各種違法亂紀行為的處理等內容。第十章附則,共3條,包括施行日期等內容。
問:教育基本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規定,國家實行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
國家建立科學的學制系統。學制系統內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置、教育形式、修業年限、招生對象、培養目標等,由國務院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國家制定學前教育標準,加快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特別是農村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為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提供條件和支持。
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采取各種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學。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有義務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其一,構建以包容性、兼容性與公共性為基調的城市空間與城市制度。城市社會的彈性張力的核心是保持差異的流動性,差異與流動可保障主體間性與城市間性的動力和效率,抵制階層與城市固化。各個具體的、具有不同生活與文化背景的主體平等進入、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相互學習,可以把異質性的主體整合成一個有機的命運共同體,突出政府在現階段的主導作用,建設公共設施,宣傳公共價值理念。營造異質性范式與主導性范式的共在空間,確保城市權利與權力的統一。
國家實行職業教育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和行業組織以及企業事業組織應當采取措施,發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職業學校教育或者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
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等方面的教育,促進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解讀:經過全黨全社會的努力奮斗,我國教育事業邁上一個新臺階,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成功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
問: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有組織機構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師;三、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四、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穩定的經費來源。
問:對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職業有哪些規定?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職務、聘任制度,通過考核、獎勵、培養和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管理人員,實行教育職員制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教學輔助人員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問: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權利?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問:受教育者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四、遵守所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制度。
□本欄編輯/程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