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政務輿情監測中心
落實兩會精神的“快節奏”
■IUD中國政務輿情監測中心
全國兩會閉幕以來,各地陸續召開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及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精神,對本地區學習貫徹工作進行部署。與此同時,各地迅速行動,出臺政策文件、啟動重大項目、開展調研考察以及舉行合作簽約等方式,緊抓發展第一要務,統籌協調抓好各項工作和任務的推進落實,確保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4月1日,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部署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相關工作
3月24日,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3月23日,市委書記韓正在上海大學調研時指出,進一步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加快一流大學建設步伐
3月28日,市長楊雄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部署今年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工作,今年調整項目1000項重點區域18個
3月29日,2016年市政府決策咨詢工作會議召開,市長楊雄在會上要求堅持“頂天立地創新開放”
4月1日,在浦東新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116項行政許可事項將按5種類型進行分類改革
落實行動
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是對上海下一步工作的更高要求和殷切希望,既是對精神狀態的要求,更是對責任擔當的希望。要深刻把握,著力加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各項措施系統集成、著力加快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個著力”,是上海“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突破口,要緊緊抓住這個“牛鼻子”,更好地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3月18日,上海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3月29日,市委書記孫政才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全市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有關工作,審議通過《關于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方案》
4月1日,市長黃奇帆在全市商貿流通和開放型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3月28日,市政府與中國聯通簽訂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重慶市“云端計劃”邁上新臺階
3月25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啟動
3月23日,出臺《關于加快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服務+輻射”型長江上游航運中心
3月18日至19日,市委書記孫政才在重慶市江津區調研時強調,加快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增強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動力
落實行動
持續用力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堅持問題導向抓重點、堅持關鍵突破帶全局、堅持結果導向求實效,不折不扣落實好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結合重慶實際,在縱深推進已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基礎上,突出抓好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支柱性的改革事項。深入推進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全面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戰略,完善開放平臺功能,拓展對外大通道,全面深化區域合作。
——3月17日,重慶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4月5日,召開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領導小組和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協調領導小組會議,朱小丹強調促進珠三角與粵東西北聯動融合協調發展
3月24日,省長朱小丹主持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全省大數據發展與應用等事項,力爭5年建成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3月27日,確定率先在全國實施美麗海灣建設,為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進行探索
3月28日,城市地下綜合管廊“PPP”產業基金正式簽約成立。本次簽約搭建融資平臺是重要的創新,這一做法在全國范圍內領先
3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民營經濟工作座談會,胡春華強調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的強大活力和創造力,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3月30日,省長朱小丹出席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推進會暨全省林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努力建設全國綠色生態第一省
落實行動
要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住投資較快增長勢頭,全力以赴遏制進出口下滑勢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和支持力度,加快建設產業新體系。要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重點抓好推動企業掌握自主核心技術、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堅定不移推動粵東西北地區協調發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3月18日,廣東省召開傳達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大會
3月30日,我國地方金融監管方面首部省級地方性法規《山東省地方金融條例》獲審議通過,7月1日起施行,將推動山東金融工作再上新臺階
3月20日,省政府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2016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山東之夜”主題活動
3月21日,省政府公布了2016年“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6件實事,今年將投入7億資金,主題緊扣脫貧攻堅
3月22日,對外公布將選擇有條件的市、縣(市、區)開展飼料作物種植與利用試點,總試點面積40余萬畝
3月24日,山東“互聯網+”行動高層對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省發改委與阿里巴巴簽署合作協議,5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受牌
4月1日,出臺《<中國制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行動綱要》提出,要積極打造中國制造“山東版”
落實行動
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要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著力增強為全國大局作貢獻的責任感使命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創新創業為引領,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為抓手,著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3月17日,山東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3月22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省“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生態省建設、現代服務業發展等四個專項規劃
3月22日,福建省公布即將出臺《福建省“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規劃》
3月22日,出臺《福建省人才興企促進計劃》《福建省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支持暫行辦法》等5份人才建設新政
3月30日,省委書記尤權主持召開福建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研究2016年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要點
4月2日,省科技廳、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組織開展2016年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遴選和認定工作通知》
3月26日,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并聯審批的意見》,全面落實“馬上就辦”要求,進一步簡化項目申報審批流程
落實行動
穩定投資基本盤,有針對性地解決好征地拆遷、行政審批、資金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抓住當前投資的有利時機,抓緊做好全省性或區域性的工程包投資項目,盡快打造新的投資增長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支持特別困難的企業做好兼并重組或重整工作。按照“親”“清”的要求,構建新型政商關系。領導干部要多與企業家溝通接觸,積極作為、靠前服務,了解困難、解決問題。
——3月18日,福建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4月5日,省長杜家毫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提升湖南標準化建設水平的實施意見》
3月31日,省委書記徐守盛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審議并將盡快出臺《湖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
3月31日,省政府公布時間表:全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將于2017年底全面完成
3月20日,湖南省與國家發改委舉行會談并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建立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委省協同機制
3月31日,以“移動生活、于斯為盛”為主題的2016移動互聯網岳麓峰會在長沙啟幕
4月5日,省委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召開會議,審議全省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落實行動
突出創新發展第一動力,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的乘數效應,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打造新引擎;大力推進“五化同步”,深入實施制造強省五年行動計劃,發揮國家批準的一系列重大平臺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一核三極四帶多點”協調競相發展,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和增長帶。
——3月18日,湖南省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3月25日,黑龍江省政府與蘇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跨境電商、農村電商、“互聯網+”、創新創業、社會民生等領域深化合作
3月30日,“哈綏俄亞陸海聯運”貨運列車成功開行,標志著“龍江絲路帶”對俄羅斯及日本、韓國的跨國運行體系框架基本建成
3月31日,省長陸昊主持省政府黨組會議,討論通過《關于貫徹省委決定認真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
3月31日,省委書記王憲魁與李毅中率領的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座談,雙方就推動黑龍江省激發內生動力加快全面振興交換意見
4月4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工作方案》
4月2日至3日,省長陸昊到哈爾濱、佳木斯部分縣調研備春耕生產工作時強調,扎實做好工作,為促進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落實行動
在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上,向資源精深加工要發展,向優勢產業升級要發展,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向引進外來投資者要發展,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積極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加快建設中俄蒙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深入推進法治建設、打造好環境上,加快簡政放權落地,用透明的法治環境穩定市場預期,維護市場秩序。
——3月7日,全國兩會黑龍江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3月26日和3月31日,省委書記羅志軍分別在泰州和蘇州主持召開蘇中蘇北八市和蘇南五市市委書記座談會,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聽取意見建議
3月12日,先后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舉行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為創新發展引入更多源頭活水
3月18日,省長石泰峰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等政策措施
3月25日,省長石泰峰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強調以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強大動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更好發展
3月25日,省委書記羅志軍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聽取意見和建議
3月29日至30日,省長石泰峰在蘇州調研如何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時指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著力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落實行動
要弘揚科學精神,運用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科學研判國內外宏觀形勢和經濟發展走勢,把握好實現目標的時間進度。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短板和滯后領域,在貧困人口脫貧、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多下功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要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和活力,加強全面深化改革各項措施系統集成,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突破。
——3月17日,江蘇省召開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大會
4月1日, 省長李強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海洋港口發展“十三五”規劃。他強調,要努力把浙江省打造成為全國海洋港口發展的先行區
3月31日,省委書記夏寶龍在建設平安浙江工作會議暨G20杭州峰會維穩安保工作動員大會上強調,在服務保障峰會中檢驗深化提升平安浙江
3月30日,印發《關于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部署33項具體任務,提出經過5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3月29日,浙江、河北兩省舉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交流會。雙方將在進一步加強產業升級對接、市場物流共建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
3月23日,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夏寶龍指出,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讓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創新者夢想成真
3月18日,省長李強在杭州調研夢想小鎮建設時強調,夢想小鎮要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驗場
落實行動
進一步強化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的意識,巧用G20杭州峰會東風,更好發揮其綜合效應。進一步營造狠抓落實的氛圍,把“高質量、均衡性”的要求體現到“十三五”發展的全過程,精準發力、精準對接、精準落地,努力打造全面小康標桿省份。進一步增強發揮優勢、補齊短板的自覺,站在全球視野上培育競爭力,打開科技創新和增添發展動力的通道。進一步打造內生發展的動力,帶頭構建新型政商關系,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3月17日,浙江省委召開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3月27日,省委印發《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的實施意見》,《意見》從5個方面22項重大舉措做出全面安排部署
3月21日,省委書記、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領導小組組長駱惠寧主持召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3月29日,全面啟動實施 “八個一批”脫貧攻堅專項行動計劃、九個行業扶貧專項方案和精準扶貧“十項工程”
4月5日,全面推動“藍天碧水行動”和“家園美化行動”,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3月22日,印發《青海省醫療保障和救助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并全面啟動行動計劃
3月22日,《青海省教育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實施,將圍繞“四年集中攻堅,一年鞏固提升”總體部署加快教育脫貧工程
落實行動
積極實施重大生態工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強化節能減排,狠抓環境綜合整治,著力促進綠色發展,培育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更加注重教育脫貧,形成脫貧攻堅合力,提高脫貧效果可持續性;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覺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有序開發特色優勢資源,讓民族地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3月18日,青海省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4月6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到輕工系統企業調研,他強調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力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增強輕工業整體實力
3月22至29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就創新發展,產業升級等問題先后到開發區東麗區、寶坻區、濱海高新區和保稅區調研,強調要推動全方位創新,加快裝備更新改造升級
4月,密集落實和出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智能制造專項、融資租賃等相關政策,為天津打造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助力
4月1日,天津、河北兩地召開座談會,就進一步推進兩省市各領域務實合作進行深入交流,推動津冀合作達到新水平
3月22日,出臺《關于支持企業通過融資租賃加快裝備改造升級的實施方案》,鼓勵企業“機器換人”,實現裝備升級
3月21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落實行動
要狠抓大項目好項目建設、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發展樓宇經濟、推進萬企轉型升級;要持續推進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加強與北京、河北的產業對接合作;要繼續推進“四清一綠”行動,鞏固大氣污染防治成果,深化“五控”治理;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好20項民心工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各級領導干部要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3月17日,天津市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