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中國政務輿情監測中心
克強總理對上海自貿區的四次大“考”
■ IUD中國政務輿情監測中心
上海自貿區設立前后,李克強總理以每年一次的“高頻率”到那里調研考察。在中國的經濟棋局中,上海自貿區這步棋,占據著一個相當特殊的位置。從這幾年上海自貿區的發展進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上海自貿區從醞釀到誕生再到進一步推進,始終肩負著不可替代的使命——它作為總理施政方略的一枚重要“棋子”,引領著整個經濟棋局之“勢”。究竟有什么具體的點吸引著總理?總理“再次回來”又發現哪些新亮點?IUD政務輿情監測中心為讀者梳理。
2013年3月底
這是李克強就任總理后首次到地方調研考察,就選擇了江蘇、上海。正是這次考察催生了“自由貿易試驗區”這一嶄新事物——半年后的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
李克強考察期間鼓勵上海建立自貿區
●考察全國首個同時是最大的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
李克強李克強勉勵上海港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龍頭的作用,輻射帶動沿江港口和中上游腹地發展。鼓勵支持上海積極探索,在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建立自貿區試驗區,積累經驗,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的體制機制。
●在調研現場召開部分企業座談會
李克強強調,我們要立足內需,面向世界,深耕亞太,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運營中心來華落戶,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引進來要放寬領域特別是服務業領域,走出去要注重形成研發、品牌、營銷相結合的綜合優勢,在擴大開放中拓展發展空間,用倒逼機制推動轉型升級。
總理說
“30年前,波瀾壯闊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開放的經濟特區帶動的。今天看來,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和動力,而在這種開放的過程中,改革將釋放巨大的制度紅利。中國走到了這一步,就該選擇一個新的開放試點,上海完全有條件、有基礎試驗這件事。”
2014年9月18日至19日
上海自貿區掛牌一周年前夕,李克強總理第二次到上海考察。同樣的地點,但這里已不再是傳統的保稅區,而已經“升級”為中國擴大開放的新試驗田——自由貿易試驗區。
自貿區建設的兩個關鍵舉措
負面清單
●上海自貿區剛成立即開展了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實施“負面清單”模式。李克強在調研時強調,負面清單實際上支撐著政府的責任清單,禁止做什么比允許做什么更難。負面清單要更加精細化,而不能像之前那樣大而化之,這增加了政府的責任,要求政府必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所謂“責任清單”,體現的是“法定職責必須為”。相應的還有“權力清單”,即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
自貿賬戶
●自由貿易賬戶在上海自貿區設立,被視為自貿區為金融改革創新、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所探出的一條新路。李克強在了解了自由貿易賬戶的發展情況后,指出,自由貿易賬戶改革是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舉措。
總理說
“建設上海自貿區是政府自身革命。”“成立上海自貿區,是為了探索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給市場‘讓’出更大的空間,也是為了探索處理好發展與開放的關系,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這里要建成改革高地、創新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稅收洼地。”
2015年11月25日
2015年4月,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區正式掛牌,上海自貿區也從28平方公里擴大到120平方公里。11月,李克強總理再次考察上海自貿區。明確提出,要把自貿區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盡快向其他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推廣。
以上海自貿區為支點將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向外推廣
三個清單
●自貿區以“三個清單”——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為突破口,大膽地試,使權力做減法,給責任做加法,為市場做乘法,用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釋放經濟發展的潛力。李克強在了解了“三個清單”改革舉措后指出,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放、管、服”三個字一個都不能丟。
總理說總理說
“上海自貿區要把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更緊結合起來,做改革開放新標桿。”“希望上海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勇啃改革硬骨頭,挺立創新最前沿,深耕國際大市場,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自貿區要勇于承擔先行先試的職責,當好推進改革的掘進機、擴大開放的破冰船,用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釋放經濟發展的潛力。要砍掉束縛發展的荊棘,繼續努力跑出改革開放加速度。”
證照分離
●為了簡化辦證環節,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使企業辦證更加快速便捷高效,上海自貿區嘗試通過采取改革審批方式和加強綜合監管,開展“證照分離”改革。李克強在聽取匯報后對上海市負責人說,你們提出開展“證照分離”試驗,要盡快給國務院報方案,在一些易操作、可管理的領域先行展開。簡政放權就要放開手腳,把束縛創造力、阻礙生產力的羈絆統統砍除掉。
備案管理
●為了提高境外投資的便利化程度,上海自貿區嘗試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自貿區內企業到境外投資開辦企業,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方式;上海自貿區內設立的企業參與投資境外一般項目實行備案制,即項目無需經過審批,僅需向管委會備案即可。經過改革,過去需要兩周才能走完的程序如今只需兩天。對此,李克強稱贊,這種“只備案不審批”的模式創新,是優化投資和營商環境、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2016年11月21日至22日
今年是李克強連續第四年來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如今,這一“改革高地”不僅從最初28.78平方公里擴大到今天120.72平方公里,更在全國復制出10塊“改革開放試驗田”。在全面聽取了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創新情況匯報后,李克強對三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取得的經驗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
總理考察上海自貿區創新改革新進展
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
第1站
李克強聽取了實施工商、質量、食品藥品和價格等“四合一”綜合執法監管的情況介紹,詳細了解對各部門行政審批開展網上督查的制度設計和實施效果,他指出,改革不是簡單的監管職能合并,而是強化凈化市場的功能,催生市場活力。這既靠人,更靠體制的力量。
公共訴求處置信息平臺
第2站
李克強對信息平臺整合服務熱線、更及時回應和處置群眾投訴、維護市場秩序的做法予以肯定。他指出,有力有效的監管不僅為簡政放權創造條件,也為優化政府服務搭建平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更多企業誕生和成長,進一步解放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
通用電氣中國科技園
第3站
李克強詳細了解企業的創新技術和產品,并與企業的創客團隊互動交流。他指出,大企業開展“雙創”是適應新技術革命和新模式變革形勢的需要,也是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發展升級的必然選擇。你們持續堅定投資中國的行動表明,中國依然是外資最佳投資地。
上海自貿區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第4站
該公司運營上海電子口岸,目前已經建立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李克強在了解了上海電子口岸的運行情況后指出,要把上海取得的經驗加快推廣到全國各口岸,特別是要有力推動改革開放,適應政府職能轉變要求,借鑒國際領先經驗,不斷升級通關信息系統,提升綜合管理能力,培育外貿新的競爭優勢,打造新亮點。
在億通公司,李克強專門聽取自貿區工作匯報。上海自貿區掛牌3年來,不僅在通關便利化和投資自由化上邁出實質步伐,還先行先試100多項改革措施復制推廣到全國。總理說,上海自貿區要把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更緊結合起來,做改革開放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