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濤
重慶市酉陽縣龍潭鎮井崗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劉必濤
重慶市酉陽縣龍潭鎮井崗小學
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當前小學教學實現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小學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對此,本文主要從自學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在探討中培養分析問題能力、從說理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從訓練中培養靈活思維能力、從評講中培養判斷推理能力、從小結中培養歸納概括能力幾方面進行全部的分析,提出恰當的教學手段,提供給相關教育人員,供以借鑒。
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自學
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當前實現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教學目標的重要任務之一。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依據每一節課、每個教學流程而選擇科學的教學手段,通過培養學生各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當處于學習新知識的時期,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感和知識遷移的引導教學引起高度重視,不管是從設計要求還是從教學內容來看,都需要滿足學生認知規律的發展,使小學生可以在新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引導學生動腦思考,開拓自己的思維,探索方法的規律,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比如:在三年級數學上冊33頁“東、西、南、北”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玩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接著,數學教師提出自己研究的問題:(1)請問,每天早晨太陽是從哪個方向升起來的呢?(2)老師的前面是西,后面是東,左邊是南,右邊是北,同學們你們想想老師說的對嗎?老師將問題提出以后就采取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學生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就會慢慢進入到一個充滿知識的體系中,接著在開始思考、研究等相關活動,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對學生主動研究能力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帶來益處,推動學生思維的練習。
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從學生的自學中進行。開始時,教師提出自學要求,讓學生在教師正式授課之前按自學要求或對照自學提綱在課前或課內自學課本。自學時可以討論,在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然后問問老師或同學。通過這個途徑,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當小學數學教師在講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這一節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提出這樣的自學要求和思考問題:(1)自學課本第100頁例1,邊看邊思考;(2)例1中的兩個圖形各是什么形?它們各有幾條邊,幾個角?每個角是什么角?用三角板比比看;(3)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互相討論。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看書、思考,輔以議論、質疑、操作,達到了掌握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自學能力的目的。
培養學生能夠具備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培養學生數學語言之間是較為密切的。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而思維的過程通常都是經過語言實現的,而語言的發展又推動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讓學生多說。比如:在五年級數學下冊中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一課時,教師使用手里的教具來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各個邊的特點,然后使用簡練的語言將長方體和正方體得到體積公式寫到黑板上,即,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它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是長×寬×高,而正方體的體積是棱長×棱長×棱長,并且使用模版更直觀的讓學生掌握定義以及相應的公式,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完成以后就需要對學生學習過的知識加以復習,并采取適當的練習,接著還要將全體學生組織到一起進行評講,促使學生可以利用數學概念、相應的原理知識來對數學內容做出肯定亦或是否定的表現,接著教師再做出滿足邏輯思維的解答,利用具體的實際數據進行講解,指引學生和教師一起探索的過程,都是對思維能力進行的訓練。
這里所說的訓練是指課堂練習。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這是溝通知識與能力的橋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精心巧設有指導性的課堂練習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和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學習過一個新知識后,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從這幾個方面精心設計練習:①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專項練習;②針對易混易錯知識設計對比性練習;③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變式練習;④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通過訓練,鞏固基礎知識,克服思維定勢,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般來說,在課堂上,對所教學的新知識,教師都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小結,配合小結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通過歸納、綜合和概括來反映概念的本質屬性和數學的一般原理。例如,當數學教師在講授“口算乘法”這一教學內容時,先引導學生口算并寫上每道題的得數,接著教師啟發提問:請觀察例1、2左右兩邊的算式,用整百數乘的口算。
例:200×4=800 4×200=800;300×12=3600 12×300=3600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綜合、歸納和概括,得出了其規律:用整百數乘的口算,因數或另一個因數有幾個0,積的末尾就有幾個0。比如:如200×4因數中只有兩個O,積的末尾就有兩個0。這樣就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歸納和概括能力。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得知: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下,小學的數學課程也得到了日益完善,而培養學習思維能力,是當前教育領域中實現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通過不斷的探索、創新,尋求到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手段,并應用到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帶來益處,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從而為我國的未來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做出貢獻。
[1]王燕仙.提高小學低段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09)
[2]楊忠良.試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讀天下.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