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福建環保督察“亮劍”
繼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河北省開展環保督察后,近日湖南省審議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省委、省政府環保督察組將在全省組織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的試點工作,督察對象主要是各市州和部分生態功能地位重要、環境保護任務繁重或環境問題相對突出的縣市區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2017年起,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將在全省全面推進。
督察內容主要包括3個方面,即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及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突出環境問題及處理情況;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
督察組將對督察過程中了解的情況和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匯總,于督察結束后20個工作日內形成督察報告報湖南省委、省政府。督察報告經省委、省政府批準后,在20個工作日內,由督察組組長向被督察地方市級(縣級)黨政主要領導成員及班子其他領導成員進行反饋,指出發現的問題,提出約談、掛牌督辦、區域限批、行政處罰、移交移送等具體整改意見和建議,督察報告主要內容通過省級主要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
參照中央方案,督察結果將作為領導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據。對督察發現的突出問題,除企業違法行為交由環境保護部門依法處理外,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惡化、達不到國家及省重點任務目標考核要求,或者黨政領導干部在環境保護方面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失職瀆職、濫用職權,需要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的,按程序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此前,福建省也已于3月31日印發了《環境保護督察實施方案(試行)》,每兩年完成一遍督察。
另外,繼貴州、江蘇等省后,四川省4月18日也正式印發《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明確對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內生態環境狀況明顯惡化的,違反環境或資源法律法規審批項目等進行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