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山西“ 8080”方案為全國資源轉型作示范
■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繼2012年《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后,日前山西省再次出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實施方案(2016—2020年)》和《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2016年行動計劃》,前者首次提出80項重大改革、80項重大事項,另外還將分年度推出實施200個省級轉型綜改重大項目,開展20項重大課題研究。《行動計劃》則根據《實施方案》,在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等四個方面安排部署了20個重大改革、40個重大事項、50個重大項目和5個重大課題,著力破解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機制體制改革難題,形成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可復制、能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全國資源轉型做示范。
80項重大改革
1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構建化解產能過剩長效機制 ◎積極有效化解房地產庫存 ◎完善金融風險化解和防范機制 ◎加快實施“革命興煤” ◎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推進同煤、晉能國企改革試點
◎推進煤層氣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機制
2 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
◎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健全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機制
◎建立科技金融產業融合模式◎完善創新人才集聚發展制度
3 金融創新體制機制改革
◎健全企業上市扶持培育機制 ◎發展區域股權交易市場 ◎加快城市商業銀行改革◎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 ◎健全地方金融監管體制 ◎推進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方式和煤礦風險抵押金保險化改革
4 財稅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政府預算體系 ◎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 ◎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 ◎完善轉移支付制度 ◎建立與事權相適應的財政支出制度 ◎探索煤炭行業增值稅制度改革 ◎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實施范圍
5 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制度改革
◎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改革試點 ◎探索尾礦庫節約集約用地管理新模式 ◎開展重度鹽堿未利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改革試點 ◎探索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市場化改革 ◎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推進農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建立不動產登記制度
6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資源環境生態紅線制度 ◎健全非煤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和監管體制 ◎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 ◎探索建立環境保護基金 ◎發行環境污染治理專項債券 ◎加快推進排污權交易 ◎健全完善體現生態文明的考核制度
◎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 ◎推進水權制度改革 ◎深化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推進國有林場改革
7 城鄉統籌體制機制改革
8 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改革
◎推進對外貿易便利化 ◎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 ◎進一步推進境外投資便利化 ◎創新外資引進方式 ◎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8 社會體制改革
◎完善促進就業創業政策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建立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建立健全分級診療制度 ◎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10 行政管理和投資體制改革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
◎繼續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發揮專業優勢,編實建強基本隊伍。采取多種方式,摸清經濟功能區民兵編組所需信息數據,特別是高新產業的技術、裝備、從業人員,軍民通用裝備器材分布單位、數量、性能、技術狀況等,切實把潛力數據調查全、了解準、掌握實,為實施民兵編組提供可靠支撐。根據明確的編組任務,統計分析民兵專業裝備需求和具體崗位人員專業技術要求,對接經濟功能區潛力情況,合理分配編組任務,切實把編組所需與企業所有結合起來,在滿足編組任務需要的同時,盡力把專業技術人才編入隊伍。在嚴格執行企業編組民兵有關政策規定的前提下,采取單個企業獨立編組排、班,多個企業聯合編組,或從多個企業抽編技術人員組合編組等方式,深入挖掘企業編兵潛力。
◎推進萬家寨引黃工程體制改革
◎深化投資體制改革 ◎科學調整行政區劃
◎探索省直管縣體制改革
加快推進化解產能過剩
處置“僵尸企業”,構建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解產能過剩的長效機制。制定化解煤炭產能過剩相關舉措,加大煤炭資源整合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虧損企業破產。
深化煤炭管理體制改革
圍繞推動煤炭消費革命、供給革命、科技革命、管理革命、開放合作,深化煤炭管理體制改革。建成煤炭信息監管平臺。
加快推進政府自身建設
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探索并形成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標準體系建設的初步意見,出臺關于建立各類事業單位統一登記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
推進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和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晉中市、陽泉市爭取在產城融合發展、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土地要素流動機制、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等方面形成一批試點經驗。
實施三大煤炭基地提質工程
以大型煤炭企業為主體,進一步減少全省煤炭礦井個數。
爭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國際低碳技術創新高地
以山西科技創新城為主體,整合周邊各類園區相關要素資源,積極爭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推進“2+13”省級低碳城市試點建設
推動太原、朔州2市及陽高縣、忻府區、文水縣、昔陽縣、祁縣、平定縣、黎城縣、沁縣、高平市、澤州縣、古縣、萬榮縣和垣曲縣等13個縣(市、區)根據省級低碳市縣試點實施方案。
加強以煤會友
加強與德國北威州、美國西弗吉尼亞州、懷俄明州等煤炭資源型地區在科技研發攻關、資源型城市轉型等方面的合作。
80項重大事項
產業轉型
◎推進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 ◎實施三大煤炭基地提質工程 ◎推進三個千萬千瓦級煤電外送基地建設 ◎加快外送電通道建設 ◎加快晉北現代煤化工基地建設 ◎實施煤礦瓦斯抽采全覆蓋工程 ◎打造京津冀清潔能源基地 ◎推進晉北千萬千瓦大型風電基地建設 ◎推進大同、長治和運城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推進太原西山、大同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基地建設 ◎加快推進八大新興制造業 ◎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 ◎實施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 ◎加強特色旅游景區建設 ◎以五臺山景區全面創新帶動全省A級景區體制機制改革 ◎開展動力煤衍生品場外交易試點
科技創新
◎爭取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打造國際低碳技術創新高地 ◎持續推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太原論壇)
◎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實施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組建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 ◎實施眾創空間示范工程建設
金融創新◎推動山西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建設 ◎擴大社會融資總量 ◎發展地方融資擔保機構 ◎發展新型金融業態
◎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財稅管理
◎完善引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財政政策 ◎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 ◎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發展壯大體育文化旅游產業投資基金 ◎培育民營企業創新轉型投資基金 ◎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扶持力度 ◎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 ◎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土地管理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完善土地開發多元投入機制 ◎開展開發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 ◎推進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納入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改革
生態修復◎完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推進“2+13”省級低碳城市試點建設 ◎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加快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加快實施水污染防治工程 ◎實施汾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 ◎推進桑干河等6條河流生態修復與保護◎完善集體林權制度 ◎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
城鄉統籌
◎加快太原晉中同城化 ◎支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 ◎加快推進晉中108廊帶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 ◎加快太原等1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 ◎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加快示范性家庭農場建設 ◎加快創建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開展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試點 ◎深入推進產業扶貧開發工程◎實施金融富民扶貧工程 ◎開展國家旅游扶貧試點
民生改善
◎加快實施城市人居環境改善工程 ◎加快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 ◎推進實施采煤沉陷區治理規劃 ◎加強創業培訓和服務 ◎大幅度提升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覆蓋率 ◎啟動職教園區建設◎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實施農村教師隊伍水平提升工程 ◎建設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
行政和投資管理◎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 ◎完善重大項目稽察制度 ◎推進省級政務服務網建設
◎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管理 ◎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對外開放
◎加強以煤會友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推進烏大張區域交流合作 ◎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交流合作 ◎深化中原經濟區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