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民
永葆黨的生機活力
■任民
歷史在千百萬人的奮斗中展開壯闊畫卷。走過95年崢嶸歲月,理想從未因時間流逝而變老,這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執政黨歷久而彌堅,煥發著蓬勃生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著人類發展史上的壯麗史詩,一個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歷史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強大中國。
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如今,擁有8800多萬名黨員、執政近67年的中國共產黨,早已不再是創始之初那個力量單薄的小黨。然而,我們黨始終以強烈的憂患意識直面“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警醒自己、鞭策自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以一系列抓鐵有痕的行動,為我們這個近百年的大黨注入了新的生機活力,為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天的中國,正攀行在通向又一個高峰的最具挑戰性的路上。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我們就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的復興與一個政黨的發展,形成了跨越一個世紀的命運交織。激發走向百年政黨的力量,推進民族復興的征程,是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引領經濟新常態、破除改革阻力、激發創新活力,哪一項都不是“愉快的郊游”。越是這樣,就越要鍛造更加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永葆人民政黨的生機活力,激發走向未來的巨大力量。
走向未來,必須堅守信仰、不忘初心,鑄造經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近一個世紀以來發憤圖強的歷史,也是共產主義理想在東方大地從理論走向實踐的歷史。正是凝聚在信仰的旗幟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舍生忘死、公而忘私,推動這個曾經山河破碎的國度走向獨立、走向富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保證思想不變質、信念不動搖,激發靈魂強動力,用行動踐行理想信念,我們黨才能具備強大的真理力量與道義力量,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建立更大偉業。
走向未來,必須植根人民、團結奮斗,筑牢與人民群眾生死相依的血肉聯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牢記“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的莊嚴承諾,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我們黨才能堅如磐石。
走向未來,必須從嚴治黨、強黨興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打鐵還需自身硬”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立下的軍令狀。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管黨治黨向基層拓展,就是要堅定廣大黨員的信仰和信念,保證全黨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對世界發展新格局、全面小康新任務、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必須始終把黨的自身建設和國家改革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事業的,就堅決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黨和人民事業的,就堅決改、徹底改、一刻不耽誤地改,不斷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創治國理政新境界。
人間正道,砥柱中流;不忘初心,永遠前進。只要我們始終堅守共產主義的信仰、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不斷自我超越的動力,我們黨就一定能夠永葆生機活力,把中國夢的華彩篇章書寫在神州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