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2條政策措施確保開好局
■ 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云南省近日出臺《關于穩增長開好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了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有效擴大社會投資、加強城市基礎設施投入、鼓勵企業擴銷促產等共計22條政策措施,以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增長
面對周期性、結構性雙重疊加的影響,今年云南省經濟下行壓力超過去年。為了更好地補短板,充分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意見》提出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有效擴大社會投資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投入3條政策措施。其中,云南省財政籌措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前期工作經費3億元,全力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800億元左右;云南省財政籌措3億元資金,支持引導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政府投資引領帶動作用。
為推進結構調整,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經濟增長新的引擎,《意見》提出了3條舉措,包括:安排5000萬元,支持電子商務發展;安排4.5億元,推進“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安排2.3億元,支持云南省“貸免扶補”、眾創空間建設等。
消費增速放緩是云南省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提振消費,穩定房地產市場,云南省將建立部門聯動協調機制和房地產市場風險化解防控聯動機制,加快出臺云南省降成本舉措,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在降低企業用電、物流成本方面,單獨核定保山、文山輸配電價;暫停執行豐枯峰谷分時電價政策;省內電力用戶市場的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云南省財政將安排專項資金1.2億元,建立融資擔保貸款風險分擔機制;要求發揮好云南省財政出資20億元成立的關于做好商品房去庫存的實施方案。此外,從內貿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3800萬元,對全省現有的批發、零售、餐飲、住宿4大類行業限上企業進行獎勵。
扶持企業發展,降低企業成本
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云南省提出化解過剩產能激發發展動力,明確要求上半年出臺關于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意見。云南省產能過剩集中在資源型產業,將圍繞市場需求轉型升級一批,通過兼并重組主動壓減一批,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向國外轉移一批優質產能。
當前,云南省企業普遍反映存在成本高問題,為此,《意見》提出了4條化交易電量增加至500億千瓦時等,降低用電成本“真金白銀”有史以來力度最大。將現行成品油5個價區歸并減少到不超過3個。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方面,今年壩區耕地質量補償費除商住用地以外,其余用地一律免繳;商住用地除繳納省級部分外,其余部分由州、市自行決定收繳。相比去年今年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力度更大更直接。社保優惠方面,省級參保單位的生育保險費率今年降至0.2%,減稅降費方面,就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兩項,預計可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1.9億元。
針對企業普遍存在云南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的作用;籌措資本金10億元,加快組建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等,為打通企業融資鏈條提供“潤滑劑”。同時,還要求各級政府成立幫助實體企業融資的協調小組,各州市政府聯合社會資本設立專項轉貸基金。
優化發展環境方面,還將再取消一批審批事項,清理規范一批中介服務事項。逐級建立企業聯系制度,實行重點項目和重點工業企業屬地包保服務責任制。
(注:原載《云南日報》2016 年3 月9 日,已收入中國政務信息網·地方領導文庫,投稿郵箱:bjb@ ccgov.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