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南寧 530021)
?
對比分析我國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
李毅
(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南寧 530021)
摘 要:隨著全面健身運動的開展,我國的體育事業也蒸蒸日上,各類體育項目在國際性賽事中都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足球運動的發展卻陷入困境,處于止步不前的狀態,遠遠落后與世界先進水平。近年來,足球運動一起獨特的自身魅力,越來越受到群眾的喜愛,在國內的普及程度也顯著提高,但由于我國足球人才的培養缺乏科學系統的模式,使得一些有能力的運動員水平不能得到應有的提升,因此,也不能再體育賽事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該文著重通過對比,分析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不足之處,并取長補短,為我國足球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對比分析 足球人才 培養體系 青少年球員
依據目前的情況來看,世界上足球水平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家都非常重視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有一套完備的青少年球員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理念上,會更加注重運動員的全面發展,依靠的不單單是足球學校和教練員的力量,而是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協作。與之相比,而我國的足球人才培養尚處于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獨立的體系,缺乏科學性、系統性。
以德國為例,將我國與德國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德國的足球人才培養模式更加注重青少年運動員的全面發展,不僅培養運動員的足球專項技能水平,還培養運動員健全的人格。
1.1德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模式
德國的足球人才培養遵循“體教合一”的原則,青少年球員首先是學生,然后才是足球運動員,因此,他們會把教育與訓練放在同等和重要的位置,將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培養高素質、全面化的足球人才。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的足球人才培養機制不斷地成熟,現已形成完備的體系。他們將地方足協、業余足球俱樂部以及學校等各方資源進行整合,為學生系統學習文化知識提供保障,同時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接受專業的足球技能訓練。在業余足球俱樂部的發展中,當地足協也充分考慮到青少年身心發展狀態,聘請高質量的足球教練,根據青少年身體狀態不斷地調整訓練計劃,現如今,德國的業余足球俱樂部已經形成規模,有嚴密的體系,可供不同年齡段的學員進行學習。這些俱樂部不僅數量龐大,而且質量上乘,廣泛而均勻地分布在住宅區及學校周圍,為青少年學生學習足球技能提供便利條件。
青少年運動員首先在訓練基地進行訓練,經過考核后進入足球俱樂部進行更為專業的培養,成為職業俱樂部的后備力量。一些優秀的足球人才由此得以進入職業俱樂部,躋身一線職業隊伍中,甚至有可能成為國家隊的一員進行國際比賽。與中國足球培養模式不同,這些運動員在職業足球道路上邁進是也不會荒廢文化課的學習,為了保障球員的學業,足協與俱樂部還設立了專供學員學習系統文化課的寄宿制學校。這種方式更能保證足球運動員的全面發展,培養出高素質的足球人才。
1.2中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的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以足球職業化改革為界線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改革前,足球人才的培養主要是由體育傳統學校、業余學校和體工隊負責。改革后,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主要由足球職業俱樂部不同年齡段梯隊和足球學校負責。但是,我國的足球俱樂部與足球學校起步晚,缺乏經驗,所以,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很多缺陷。一方面,雖然中國足協明文規定職業俱樂部必須建立各級年齡段的青少年梯隊,但由于資金、場地、政策等原因,大部分的俱樂部都并沒有遵從該規定,只有北京國安和山東魯能這樣已經形成規模的俱樂部能夠建立自己的青少年梯隊。在我國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由于資金問題,很多俱樂部常常“易主”,使得足球學校的發展缺乏系統科學的規劃,常常陷入困境。另一方面,足球學校的發展也是困難重重,不僅學校數量大規模減少,學生的數量也直線下滑。究其原因,足球學校發展初期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的繁榮景象,但由于政策的限制,許多學校的辦學條件不能達到規定的標準,紛紛關閉,而且由于足球學校由于高昂的學費,使得許多熱愛足球,有足球天賦的青少年學員望而卻步。
綜上所述,德國的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比較完善,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秉持體教結合的理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足球技能,還要系統進行文化課的學習,同時兼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將足球俱樂部分布于住宅與學校周圍,一方面學生上午上課,下午可以參加訓練;另一方面,學生不用背井離鄉就能參加訓練,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反觀我國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雖然近年來我國一直倡導的是體教結合的觀念,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足球俱樂部以及足球學校的現狀并沒有明顯改善,甚至處于止步不前的狀態,足球俱樂部與足球學校的對于后備人才不夠重視,將大量的精力集中在現有球員的培養上,并且普遍不重視球員的文化課學習,只關注成績而缺少人文關懷,對球員未來的發展沒有清晰而明確的規劃,很多退役的球員面臨轉業困難,這也是導致后備足球人才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德國的青少年球員培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形成應自下而上的完備體系,學校與業余俱樂部是基礎,二者相互配合,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發展足球運動,增加青少年后備足球力量的基數。在此基礎上,一些能力較強的運動員可以進入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或足球精英學校繼續深造,經過篩選,能力更強的青少年運動員可以成為職業俱樂部的后備力量梯隊,接受更為專業的訓練,少數精英可以加入職業俱樂部,最后到達此行的巔峰,進入國家隊。可以說球員是經過層層選拔逐漸向金字塔尖靠近。
首先,要完善青少年足球后備力量培養體系,為足球人才建立自下而上的升級通道。首先,要充分發揮足協的主導作用,參照德國模式,整合地方資源,建立起地方足協、學校與培訓機構的三方聯動機制,共同為青少年球員的訓練與發展貢獻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現今青少年足球培養體系中存在的重視足球訓練而忽視文化課學習的現象,要引導足球學校與訓練機構逐步改善局面,真正做到體教合一。其次,在青少年足球后備力量體系重新構建的過程中還要引導足球學校和培訓機構盡量分布于住宅區和學校附近,這樣更加有利于青少年球員的全面發展,促進其健全人格的形成。通過以上培養模式,有足球潛力的球員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走上金字塔頂端,而那些能力欠缺的球員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側重文化課的學習,以便將來在其他道路上繼續發展。
此外,還要發揮各級學校在青少年球員培養過程中的作用,擴大青少年球員基數,為職業俱樂部儲備人才。期間,要為青少年足球訓練班以及俱樂部等機構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吸引社會上的力量參與到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養事業中來,從而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起金字塔式的人才發展機制。
教練員在青少年球員的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對教練員的培養也是不可忽視的。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足球教練員等級證書考核制度,在政策上保證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的數量與質量;其次,對于在職的足球教練員定期進行培訓,保證教練員能夠與時俱進,并且要對學習成果進行考核認定,實行考核成績與教練員的等級資格直接掛鉤的制度。此外,還應利用網絡媒介,開展教練員網上自主學習課程,及時與高水平國家的教練員進行交流,不斷地更細那只是結構,采取更加科學的訓練手段,提高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成績,從而發展壯大我國足球后備力量,推動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子文,唐曼.淺析我國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養發展[J].搏擊(體育論壇),2013(8):67-68,73.
[2]張悅虹.關于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教育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29):120-121.
[3]杜光友.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多元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4):73-74.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c)-0159-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