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煜沈陽音樂學院戲劇影視學院 遼寧沈陽 110000
爵士舞基礎動作技術類型研究
陳 煜
沈陽音樂學院戲劇影視學院 遼寧沈陽 110000
本文通過介紹其舞蹈技巧,并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論述了爵士舞基礎動作技術類型,為更多人了解爵士舞并學習爵士舞提供了方便,對研究我國爵士舞的現狀起到一定借鑒意義。
爵士舞;基礎動作;技術類型
在新地形式下,我們要認識并且把握爵士舞蹈中的未來教學的發展趨勢,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全面身體素質,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品行。總之,爵士舞是一項知識面廣,并且技術環節多的發展性的運動,因為動作多樣,并且富于變化,激發人們學習的創新欲望。所以,我們在教學生爵士舞動作的時候,更高的要求是使學生有自編、自導和自演能力,形成和素質教育同終身體育緊密結合教學目的,使得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終身受益。
爵士舞蹈基本韻律組合爵士健美操中的基本動作,要利用屈膝和上半身中的各關節松弛狀態來進行,使得身體重心趨近地面。重心低較低,下肢富有彈性,跟隨節拍上需求爵士舞動作。基本的步伐組合爵士舞的動作中的基本步伐,主要借鑒13種不同的風格的舞步基礎,并且結合爵士舞中等其它項目,得到一些健康作為宗旨的完成站立的基本舞姿。例如,掌握KickBalance、Lunge、downbend、UpWave的基本舞姿。然后加上方向中的變化,以及動作節拍中的變化,并且手臂自然配合。完成爵士舞蹈動作中的基本步伐組合。套路的組合在節奏的變化以及重復次數中的變化,在示范面中的變化來,引導學生創編一套具有情節并且有小配合和造型的套路組合。這個部分重點是教學部分,教師要自選音樂,依照基本的步伐進行組合。
(一)當代爵士舞局部獨立運動技術。當代爵士舞舞蹈工作是以4拍1組的形式進行表演,在1、2拍時舞者胸大肌需要做出向上延伸的動作,與此同時臀大肌和尾椎也要做出與之相符合的向后上方延伸的動作,在3、4拍時中段收縮,胸大肌、臀大肌需要做出緊繃收縮的動作。此過程中舞者需要胸胯部、腿部、踝部共同配合,其具體訓練內容如下:胸胯部:當代爵士舞開場前舞者站立不動,兩腿之間保持30cm左右距離。胯部一側承受身體大部分重力后運用雙腳掌著地的方法來分散壓力。之后隨著音樂節拍的變化胸胯部沿順時針方向繞轉180°,在該動作做完后肩胯腳三部分形成一條直線。腿部:腿部在1拍時需要彎曲膝蓋,是身體呈現下蹲姿勢。在2拍時將膝蓋向外打開,雙膝之間形成一定夾角。3拍則將打開的膝蓋收回,重新呈現1拍時的姿勢。4拍站直身體,膝蓋收攏并與地面呈90°。踝關節:1拍時舞者沿逆時針方向轉動180°,此時身體在旋轉動作完成并站立后身體重心會偏向于左腳踝。2拍時舞者身體調整為初始姿勢。3拍與1拍呈現相反性,即:順時針方向轉動180°,此時身體在旋轉動作完成并站立后身體重心會偏向于右腳踝。
(二)當代爵士舞制動力技術和內容。由于當代爵士舞節奏鮮明,舞蹈動作幅度變化較大,在不同節拍之間轉換過程中,制動力無時無刻不體現在舞者表演中,并且短時間內的肌肉力量瞬間爆發,對舞者肌肉張尺度的控制就越發重要。當代爵士舞中恰恰就需要肌肉能夠在短時間內將能量最大化發揮出來,從而表現出力與美的效果。頭部甩動制動力技術訓練:此動作為8拍1組,1拍時舞者頭部向右上方用力甩出。2拍頭部恢復至原來位置。3拍頭部向坐上方用力甩出。4拍頭部恢復至原來位置。5拍舞者頭部用例向下點頭。6拍頭部恢復至原來位置。7拍頭部用力向后甩頭。8拍頭部恢復至原來位置。胸部:1拍舞者做出擴胸運動姿勢。2拍肩部下垂。3拍背部線條拉伸至基線位置并使自身肌肉處于緊張狀態。4拍回復至初始姿勢。此過程舞者能夠清晰感受到肌肉運動,并且有助于身體重心位置的掌握與鍛煉。
(三)當代爵士舞移動技術。當代爵士舞最大的特點是自由與規律并存的節奏型舞蹈,其主要側重于動作、身體線條和步法。頻繁改變的重心把自由抒發到了極限,而大量重復的高難動作又把規律盡顯,使得觀者一次次的享受視覺沖擊,舞者也將自由與規律并存的節奏表現的淋漓盡致。1拍舞者輕輕抬起右腳并做出向前壓的姿勢,促使腳部處于緊繃的狀態。2拍在姿勢相同的情況下右小腿向外踢出。3拍恢復原來姿勢。4拍舞者左小腿向外踢出。此過程中舞者需要運用身體的協調性及平衡性來保持重心的順利轉移。腿部彈踢過程中需要舞者準確控制力道及方向,防止動作走形或彈踢距離過遠拉傷腿部肌肉。當重心轉移到主支撐腿部時,要注意避免腳跟脫離地面,妨礙動作完成,影響整體連貫性。
(四)當代爵士舞跳躍技術。跳躍是爵士樂經常用來表現力與美的動作,尤其是在雙人表演過程中,跳躍更是較為常見。當代爵士舞表演所采用的跳躍方式與其他舞蹈形式具有顯著區別,其主要是利用腳掌和地面形成的支撐力來保持自身身體重心位置。低重心是當代爵士舞的亮點或創新之一。其主要內容為:1拍時舞者右腳向側方邁出。2拍左腳向后與右腳相交叉,同時舞者左手向前方延伸形成三位手位姿勢,并保持身體處于靜止狀態時能夠具有穩定性。3拍左手向前延伸,形成一個引袋狀并沿著逆時針方向旋轉360°。4拍則與前幾拍相對應,不過換成了左腳邁出、左手伸出。在此過程中舞者平轉旋轉采取“夏內轉”鍛煉、立轉采取“皮魯埃特轉”訓練。并且無論是平轉旋轉還是立轉均需要注意頭部動作的運用,從而使得整體動作更加協調、流暢。
爵士舞是一種急促而又極富動感的節奏型舞蹈,具有典型的外放性特征,其所追求得愉快、活潑、富有朝氣、積極向上的內容深受當下舞蹈愛好者所喜愛。當代爵士舞者穿著更隨意,表現形式及手法也更加多樣,青春與激情在舞動之間得到綻放,使得該項舞蹈在我國逐漸風靡起來。然而,對于初學者來說,當代爵士舞仍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動作技術類型,并融會貫通于舞蹈之中,以更好地展現出當代爵士舞的魅力。
[1]呂擁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新方向[J].科技信息研究,2015.
[2]鄭超.構建“戶外運動”課程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