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芯儀江南大學 江蘇無錫 214122
?
淺析家庭的離婚問題及其原因
向芯儀
江南大學江蘇無錫214122
【摘要】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其結構、功能和家庭關系隨著社會的變遷發生著變化,家庭問題開始大量出現。其中,離婚問題是常見的家庭問題之一,且通常是由夫妻系統內部的矛盾和來自家庭外部的壓力造成的。
【關鍵詞】家庭問題;離婚問題;家庭變遷
關于家庭的含義,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在這里采取臺灣學者謝秀芬的定義:“家庭的成立乃是基于婚姻、血緣和收養三種關系所構成在相同的屋檐下共同生活,彼此互動,是意識、情感交流與互助的整合體。”家庭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系統,可以視其為社會結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會隨著社會整體的變遷而有所變化,即家庭變遷。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制度,具有社會功能。然而,在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的工業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家庭的功能、結構以及家庭關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變遷帶來的外部壓力一方面使家庭內部更加團結,但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家庭問題。其具體表現為:“離婚率大大提高了”,“家庭分解, 日趨單一化、核心化”,“以婦女為戶主的單親家庭的大量增加”,“婚外情增多, 未婚同居, 未婚先孕者增加”,“非婚生嬰兒增加”,“老人無人贍養、照顧”,“兒童無人照顧、撫養”, “家庭主婦突然出走”,“夫妻間沖突加劇、家庭暴力增加”,“生育率持續降低”,“各種試婚短期同居現象增加”,“自殺現象增多”等。
現代人通常將婚姻關系看成是一種契約關系,而這種關系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予以解除——離婚。這里的離婚是法律意義上的離婚,即離婚是“夫妻雙方按照法定程序將已存在的婚姻關系加以接觸的法律行為”。近二、三十年來,大多數工業化國家都面臨著離婚率迅速上升的問題。在中國,民政部門每年發布的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2012、2013、2014年我國共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分別為287.4萬對、比上年增長7.3%,310.4萬對、比上年增長8.0%,350.0萬對、比上年增長12.8%,363.7萬對、比上年增長3.9%。上升的離婚率作為社會變遷的產物,它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夫妻雙方的問題
造成夫妻婚姻關系破裂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還是家庭內部的矛盾造成的。其中,孩子引發離婚的情況相對較少,更多的是由于夫妻雙方的關系出現了問題。1、對丈夫和妻子角色義務的定位有異。在中國傳統的家庭關系中,女主內男主外的觀念是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然而,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外出工作婦女的比例增加,婦女的經濟自立能力增強,家庭分工也不像以往那樣:洗衣、做飯是妻子分內的事,工作掙錢、養家糊口是丈夫義不容辭的責任。人們對于家庭成員應該如何進行分工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如果夫妻雙方對丈夫、妻子角色的定位不一樣且難以達成統一,就會產生沖突,表現在家務矛盾、照顧子女、收入分配等方面。長此以往,矛盾不斷地產生和累積,最終會導致夫妻感情破裂。2、雙方性格無法磨合。夫妻雙方來自兩個不同的家庭,彼此的成長經歷、生活方式等都各不相同,形成的性格也會有所差異:價值觀、接人待物的方式、對待生活的態度……在家庭生活中,這些差異必然會逐漸體現出來,并因此產生沖突。如果夫妻雙方不能清楚地認識并應對這種性格差異,相互理解、寬容、磨合,那么由此產生的沖突將愈演愈烈,最終使性格差異成為離婚的理由。3、志趣不同。共同的愛好、相似的志向對維持良好的婚姻關系至關重要。若一方積極進取,在不斷地學習、進步,而另一方卻不思進取,夫妻雙方不能共同成長,差距將越來越大,進而導致婚姻的破裂。4、缺乏愛,得不到情感上的滿足。感情是維系婚姻關系的紐帶,因家人的催促為結婚而結婚,貪圖對方的金錢、地位或帶著其它目的而結婚,這種缺乏感情基礎的婚姻一旦受到沖擊,如被第三人誘惑、職業變動、目的達成,就會很快破裂。5、一方情感轉移。婚外戀一直是離婚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們對伴侶的不忠通常都是無法容忍的。6、性生活不協調。性是人類的本能,現代社會中,人們更加關注夫妻間的感情交流,注重夫妻的性生活質量。如果夫妻一方因生理或心理的障礙而影響了夫妻間的性生活,他們的婚姻關系也必然會因此受到影響。7、缺乏兩性相處的技巧。大多數婚姻中的夫妻雙方都是付出了愛的,但是有些夫妻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對伴侶的愛與關心,或是錯誤的理解了伴侶的表達;不知道對方的真正需求,也不懂得如何滿足對方的需求。婚姻關系將因為夫妻兩人缺乏相處的技巧而每況愈下。
(二)家庭外部因素的影響
1、夫妻雙方的父母、親友的影響。夫妻二人與對方父母、親友的關系以及親屬對其婚姻的態度影響著婚姻關系。在中國,婆媳關系是最難相處的一種家庭關系,也是不少夫妻關系破裂的原因。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父母、親友若是對這段婚姻持反對態度,那這段婚姻也將走得很艱難。除此之外,夫妻雙方或一方的父母的婚姻不幸福也會影響到夫妻的婚姻關系。2、家庭功能的改變。3、社會約束力降低。4、新婚姻法降低了離婚的法律障礙。
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因素的出現,并不一定立即導致離婚,而是會有一個家庭矛盾持續發酵,繼而夫妻雙方就離婚的事宜相互協商、妥協的過程。離婚后更是會有一個較長的受離婚影響的時期,或者稱其為離異后的恢復期。對此,可以運用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在離婚前、離婚后兩個時期,使用個案、小組、社區工作等一般的社會工作方法和家庭治療的專業方法,對家庭進行關于家庭離婚問題的介入。
在這里值得提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離婚事件都會對家庭成員造成巨大的傷害。離婚后原夫妻雙方可能相處得更好,對子女仍然關愛有加,且沒有了父母無休止的爭吵對子女來說更是一種解脫。由此可見,如果對離婚事件處理得當,離婚對家庭成員的正面影響將有可能大于負面影響。因此,家庭社會工作如何在家庭的離婚問題中發揮作用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潘允康.社會變遷中的家庭——家庭社會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4-5.
作者簡介
向芯儀(1994,6—),女,漢族,重慶,在讀本科生,單位:江南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研究方向: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