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星 吳 軒
(廣西大學 廣西 南寧 53000)
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的理論探討
李明星 吳 軒
(廣西大學 廣西 南寧 53000)
勞動力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對經濟的增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勞動力資源,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這就是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所探討的內容。但是是關于勞動力資源配置優化問題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理論體系。本文提出了幾個實現勞動力優化配置所需解決的核心問題,并試圖從現有理論中找到答案。
勞動力資源勞動力市場;優化配置
在市場經濟中,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涉及到三個核心問題:一是勞動力供求是如何趨向市場均衡,使勞動力在社會經濟中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配置?二是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優化目標和準則是什么?三是勞動力資源配置如何優化,其由劣至優的演化機制是怎樣的?
勞動力市場理論的兩大流派對第一個問題均有深入討論。新古典勞動力市場理論將勞動力市場視為一個統一的競爭性市場,認為市場因素在工資水平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方面起決定作用,勞動力供需達到均衡是市場競爭機制調節的結果。市場分割理論雖然分枝眾多,其基本觀點卻是一致的,都認為勞動力市場并非統一的競爭性市場,而是被非經濟性因素分割成若干細分市場,各細分市場的勞動力流動受到阻礙,相互之間不具有競爭性。不同的勞動力市場在勞動力交易價格形成及勞動力資源配置方面具有不同的運行機制,制度因素及其它社會因素取代市場因素成為勞動力交易價格形成及勞動力資源配置的決定力量。這些因素包括企業內部的規則和程序、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等。兩相比較,市場分割理論解答了新古典理論未能解答的相同人力資本報酬不同、勞動力流動障礙等問題,顯然更為貼近現實。
無論是新古典理論還是市場分割理論,都沒有直接討論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優化目標和準則。但從其理論探討及政策建議中,也可以看出某些價值取向。新古典理論提出在勞動力市場的均衡點,勞動力市場要在個體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達到出清的狀態,即在均衡點,工資等于勞動的邊際貢獻,生產者實現了對成本的有效控制,勞動者的收入也能與其邊際貢獻相符,且沒有勞動力的超額供給。市場分割理論的價值取向則體現在其對現實的批判以及各種政策主張上。二元勞動力市場理論認為二級市場的工人不能進入一級市場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必須的生產能力,而是因為一級市場的雇主和工人拒絕接納他們,對他們采取雇傭歧視的態度;激進的市場理論更是認為工資差異和勞動力市場分割是資本家為了加強對勞動者的控制,實施各種歧視性的政策,建立工作等級制,有意分化工人階級的結果。從政策主張看,市場分割理論提出了制訂反歧視法、最低工資法,對雇傭不利條件的工人進行補貼,資助在職培訓等政策主張。顯然,市場分割理論較為關注失業、機會平等、分配公平等問題。綜合各種勞動力市場理論,可以看到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優化目標是多元的,可從市場效率、充分就業、社會公平等不同的角度判斷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優化程度。
關于第三個問題,一些勞動力市場理論也在不同程度上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由劣至優的演化機制進行了分析。新古典理論認為雖然短期內勞動力的個體差異會導致收入差異,同時造成勞動力市場的分割,但從長期看市場的供求機制最終會使整個勞動力市場達到均衡。效率工資理論用工作轉換模型、索羅模型、怠工模型說明了支付和保持較高的工資可以減少離職率,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和勞動生產率。內部勞動力市場理論認為內部勞動力市場通過行政規則和程序、工作階梯、錦標制度、工作評估體系等,降低了勞動力替換成本、產生動態效率、對雇員產生較強的激勵。國內自改革開放后,有關市場經濟環境下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逐漸引起人們關注,對于如何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也有諸多探討。嚴昌濤提出了優化勞動力資源的四項稅收政策選擇,即改革個人所得稅、改革企業所得稅、調整營業稅政策和改目前的教育費附加為教育稅,并適當提高稅率。邱爽提出了優化配置我國勞動力資源的四大對策建議,包括保持適度快速的經濟增長速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進一步改革勞動就業體制,推進勞動力配置的市場化。封蕾從勞動力資源配置角度,提出了廢除二元戶籍制度、二元就業制度、二元社會福利制度和醫療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入制度等二元制度的改革措施??梢钥吹竭@一問題的研究成果大體上可分為理論模型和政策建議兩個部分,二者之間存在脫節。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發現,上述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的三個問題中,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優化目標和準則問題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一方面,對優化目標和相應準則的認識有助于將勞動力資源配置的研究從解釋現狀的層面延伸到改變現狀的層面。在明確目標和準則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測量勞動力資源的初始配置與目標配置的差距,進而研究優化配置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優化目標和相應準則的認識又是了解勞動力資源配置由劣至優的演化機制,探討如何優化問題的基礎。
[1] 姚先國,黎煦.勞動力市場分割:一個文獻綜述[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78-83.
[2] 陸銘,陳釗.內部勞動力市場理論評述[J].經濟學動態,1998,(6):65-68.
[3] 嚴昌濤.經濟全球化與優化我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稅收政策[J].稅務研究,2003,(1):28-31.
[4] 邱爽.從規模經濟、資產重組看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J].商業研究,2003,(5):12-15.
[5] 封蕾.從勞動力資源配置角度看二元社會制度及其改革[J].經濟論壇,2009,(13):43-44.
李明星(1987—),男,漢,重慶,廣西南寧市廣西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勞動經濟學。吳軒(1990—),男,漢,河南,廣西南寧市廣西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勞動經濟學。
F272.92
A
1672-5832(2016)09-02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