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飛(江蘇省啟東市濱海實驗學校 江蘇南通 226200)
中小學體育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
陸建飛
(江蘇省啟東市濱海實驗學校 江蘇南通 226200)
中小學階段,學生活潑好動,在體育課堂中經常發生韌帶拉傷、皮膚擦傷等意外傷害事故,嚴重時還會發生骨折,甚至在活動中猝死。為了有效預防此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學校應構建完善的體育安全保障體系。文章分析了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探討了構建及實施安全保障體系的方法。
安全保障體系 中小學 體育 實施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1.068
通過各種途徑有效預防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及時控制、處理和救援安全事故的功能系統就是體育安全保障體系。現階段,我國并未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指出體育課傷害事故的處理方法,導致事故發生后,學校領導手足無措,而一些學校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直接取消了大部分體育活動項目,導致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了影響。為營造和諧校園環境,預防各種體育安全事故,中小學需構建完善的體育安全保障體系。
運動競賽、課外活動、課余訓練與體育教學均屬于中小學體育活動的內容,該過程的目的明確,同時具有計劃性和組織性,是師生在學校創造的環境條件中共同參與的體育運動。因為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具有許多形式多樣的活動項目,所以有許多原因會引發體育安全事故,具體而言,主要分為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學生因素,包括學生體育基礎較差,動作技術經常出現失誤;學生心理素質差;缺乏組織紀律觀念,喜歡做冒險行為;不了解體育安全知識;患有特殊疾病或自身體質特異等。其次是教師因素,包括未提前評估體育活動的風險并采取保護措施;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不足;教學組織能力差,未根據教學步驟開展教學或違反教學規律;缺乏責任心,未恪守本職工作。最后是學校因素,包括學校未對學生開展或滲透體育安全教育;缺乏完善的體育安全管理制度;學校的體育器材及場地存在隱患。上述因素中,學校方面的因素大多是可以避免的,校方應加強預防,而不是一味地“亡羊補牢”。中小學校還應增強教師的責任感,鼓勵其充實自我,不斷學習和進步。從整體上來看,學校需構建完善的體育安全保障體系,避免發生各類安全事故。
2.1 構建體育安全事故應急體系
最近幾年,在新課程改革深入進行的背景下,各中小學校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體育活動的參與項目、參與人數與組織方式,同時也引發了更多的體育安全事故。為了應對體育活動及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體育安全事故,尤其是特殊危險情況或重大緊急情況,學校應積極構建體育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便在發生事故后從容應對和處理,這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工作之一。學校通過構建體育安全事故應急體系,有助于對安全事故做出妥善處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損失。
2.2 建立體育風險管理制度
學校制定風險安全管理計劃并嚴格執行的過程就是體育風險管理,對于體育教學活動有控制作用,可以預防傷害或安全意外的目的,該管理方法的理論基礎就是“防患于未然”。雖然發生學校體育風險的空間比較穩定,但時間卻難以預知,在體育競賽、課外體育鍛煉、體育訓練等活動中均有可能發生。體育教師需要全面認識到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潛在風險,也就是能夠識別體育風險,深入了解風險認知,通過分析和統計相關信息資料,盡早發現潛在風險因素,了解項目中可能遇到的風險與其性質,有效預防和從容應對風險。其次是評估學校體育風險,教師在每次開展體育活動前都要提前評估體育風險,針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及其嚴重程度探討如果預防和處理。最后正確應對體育風險,結合風險的特殊性從轉移與防范兩方面研究其風險管理策略。
2.3 健全體育教學安全結構體系
首先要保障人的安全,以人的安全能力、行為、情感、知識等為主要內容。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人的因素往往會對人的安全狀態產生影響,其職責包括發起、組織、執行與管理體育教學活動,因此為保障安全需要從學生、教師與其他管理人員方面入手。學校應定期培訓體育教師與有關的管理人員,增強其安全防范意識,使其在遇到體育安全事故時可以盡快選擇正確的應對措施。另外還要注重學生自律防范能力的提高,實時監測師生動態,根據具體環境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比如發生安全事故時及時搶救人員與財產,收集和反饋體育安全事故的信息,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其次是保障物的安全,內容以安全書籍與體育場地器材和安全資金的安全保障為主。其中資金對于任何活動的開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資金足夠才能培訓相關人員,購置體育器材。最后是構建安全管理體系,以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制定安全法規、確定事故處理方法與程序等內容為主。
3.1 科學構建運行機制
若一個體系缺乏運行機制,或者機制的缺乏活力,那么體系的實施就僅僅是流于形式。為有效實施安全保障體系,中小學校需要構建相應的運行機制。首先要管理好安全保障體系的目標,以針對體育安全事故而制定的預防目標為主;其次是運行安全保障體系,以控制體育安全事故的預防過程與應急措施為主;最后是綜合評價體育安全保障體系的實施效果,盡早將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潛在安全隱患消除。對體育安全保障體系的各個環節(包括策劃、運行、審核與評價)進行循環管理。
3.2 嚴格落實管理制度
只是構建安全保障體系無法達到保障安全的目的,必須要嚴格執行與認真落實,將制度作為奉行標準,使其充分發揮作用。為有效落實安全保障制度,作為制度策劃者和決定者的領導需要給予充分重視,建立安全責任制,將制度中潛在的人為隱患消除,使廣大教師與學生能夠自覺遵守和維護安全保障體系制度。另外,要通過多種途徑實施安全保障措施,以專業教師、班主任、保衛人員等為對象,動員各方力量,有機結合社會、家庭和學校,調動社會與學生家庭力量積極參與,達到有效實施安全保障體系的目的。比如,學校在排查體育場地隱患、安全事故預防因素時,應虛心接受學生家長與社會力量的監督,主動和家長溝通,聽取各方建議,完善體育安全工作。
3.3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
中小學校實施體育安全保障工作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學校體育教學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費多少。在經費充足的情況下,學校可以盡快建設各種場地器材,購買安全書籍與標準體育器材,為學生提供學習和鍛煉的機會,順利運行體育安全保障體系。學校領導應及時更新觀念,在體育安全體系方面投入更多的經費,使經費保障工作得到完善。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雖然能鍛煉學生體質,為學生帶來愉快的體驗,但是其同時也有潛在的安全隱患,無論是學生、教師還是學校方面出現問題,均可能引起體育安全事故,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中小學校需要針對體育教學構建安全事故應急體系、風險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全面提高對安全事故的預防與應對能力,降低事故發生率,嚴格落實制度,認真貫徹實施,保障體育教學的安全性。
[1]謝翔,莫偉彬,鄧啟烈.中小學體育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山東體育科技,2013(1):76-80.
[2]何鑫,王秀香,鹿輝,等.中小學學校體育傷害事故保障體系現存的問題及其構建建議[J].搏擊(體育論壇),2015(1):26-28.
[3]呂克寧,金成軍,陳德明,等.黑龍江省中小學體育運動安全評價體系構建的統計學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3):28-32.
G807
A
2095-2813(2016)07(c)-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