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平
(廣西體育運動學校 廣西南寧 530012)
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制約因素與突圍方式研究
黃志平
(廣西體育運動學校 廣西南寧 530012)
2015年3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指出:“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和創造條件滿足校園足球活動的場地要求”。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全國的校園足球活動受到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在《足球改革方案》的指引下,校園足球積極踐行改革發展的路線,而各種現實性制約瓶頸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積極對新時代下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面貌進行分析,找出制約因素形成的根源,是推動校園足球活動順利開展與發展的有效對策。
校園足球活動 開展 制約因素 突圍方式 研究
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創辦于1974年,前身是廣西青少年業余體校,辦學10年以后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改名為廣西體育運動學校,隸屬廣西體育局。在全國校園足球辦的正確引導下,在省、市校足辦的輔助下,校園足球活動順利的開展運行,協助該體校實現對足球運動員培養的目標。但是,縱觀近幾年廣西體育運動學校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現狀,我們明顯的發現有很多制約因素是真實存在的,如果不及時應用有效的突圍方式與手段,就會阻礙體校對足球運動員培養的進程。該文對“校園足球活動的制約因素與突圍方式”這一論題進行積極的研究。
1.1 研究對象
以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參與“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因素探究”主題活動的3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圖書館以及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官方網站等全面收集與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有關的報刊、文獻資料等。
1.2.2 訪談法
研究人員對廣西體育運動學校的30名學生以及體育教練開展座談活動,提出相關問題。
2.1 校領導在對校園足球活動的認識上存在缺陷
自北京奧運會開展以來,校園足球活動便成為了國家經濟體育發展戰略調整的又一重大舉措之一,此時體育運動學校本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的理念積極開展各項校園足球活動,以強化學生的足球技能水平。但是廣西體育運動學校的領導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長期影響下,重文輕武的思想根深蒂固,過分重視學生的升學率,將足球技能訓練的課時大大壓縮,殊不知良好的體能素質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
2.2 教育與體育智能機構對校園足球的職責與分工上協調性不強
目前,廣西體育運動學校開展的校園足球活動大體上是由體育機構組織的,但很多的參與者存在于不同的學校中,此時衍生出的顯著問題是體育職能機構與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在管理體制上存在較大的偏差;而教育部門因為沒有配置與足球專業相關的教學資源,此時學生在學習足球運動技能訓練的啟蒙階段受到了一定的制約性,主要體現在缺乏專業足球教練的指導,技能的不規范勢必會影響學校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進程。
2.3 師資力量薄弱、經費匱乏、場地設備相對滯后
研究人員在對參與調查活動的30名同學進行訪談時,關于“校園足球活動的師資力量、經費投入、場地設備”問題,90%以上的學生認為該校在上述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這就證明了師資力量、經費投入、場地設備均是制約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師資力量、經費投入、場地設備開展的因素。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該校師資力量之所以不雄厚主要是因為該校所處的地理環境較為偏遠,任職的體育教練并沒有定期去參加足球教練員專業崗位培訓。此外,他們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與足球相關的理論教學工作中,在績效工資體制實施以后,他們的工作熱情大大降低,此時的校園足球活動處于低迷的狀態中;而相關文件中又規定:“布局城市需要由省、市按1∶1匹配資金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此時很多資金并沒有落實到運動體校中,在經費不足的條件下,足球場環境長期得不到優化,足球設施也得不到定時的保養與維修,對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的同時,勢必會阻礙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進程。
(1)推廣足球精神,落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2)拼搏就是夢想——這就是足球精神。為了推動校園足球活動的發展進程,廣西體育運動學校的領導應該重視體育思想文化的建設工作,樹立健康的體育精神以及體育教學意識,以校園足球文化作為指導方針培養學生勇于拼搏、團結互助、積極進取以及愛國主義精神;重視精神文明的建設工作,這是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支柱,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活動中享受傳統藝術的魅力,在運動中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此外,廣西體育運動學校也可以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文化宣傳活動以使校園足球活動從困境中解圍,當然,校、課內外共同構建機制的啟用,使學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到校園足球活動中,打造豐富多彩的足球文化環境,這有利于足球活動的發展與創新。
(3)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引入多元化投資模式。
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場地的建設、設施的檢驗與維修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而要使上述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就必須解決資金問題,而要突破這一困局,運動學校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內容:一是財政撥款金額有所保障,貫徹落實“專款專用”的應用原則;二是積極引用多元化的投資模式,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為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提供基礎性的保障。例如學校自籌、體彩公益撥款、吸納社會其他領域的資助等;三是積極尋覓體育場地的市場潛力,將經濟市場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來,在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力量的輔助下落實校園足球場地建設的工作任務,為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
(4)構建系統化、多元性的校園足球活動競賽體制。
將以足球特色“校本課程”為校園足球活動建設的龍頭,把校園足球活動歸納于“陽關體育運動”體系中,為開展多樣化校內足球活動與競技活動奠定基礎。在實踐操作中,實施同年齡分級競賽體制,打造“班班有隊、周周有賽”的體育格局,以此激發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積極性,使校園足球活動的實效性發揮出來。
總之,通過對校園足球活動的制約因素與突圍方式開展研究活動,我們不難發現諸多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這就阻礙了我國優秀足球運動員培養的進程。但是,該文筆者相信,只要體育運動學校的領導、體育教練、學生正視問題,積極分析影響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原因,并積極嘗試應用各種解決對策,那么校園足球活動勢必會迎來發展的春天。
[1]詹新平.影響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因素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9):168-169.
[2]李衛東,何志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1(3):106-108.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16
G843
A
2095-2813(2016)12(a)-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