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君(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①
張文君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目前的發展進行了調查,了解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發展的基本情況,闡明了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存在的問題是缺乏專業性的指導、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和激勵機制和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建議是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內部建設、發掘社會體育指導員外部資源以及完善其網絡管理系統。
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 現狀 對策 策略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1.119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群眾體育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傳播者,是開展群眾體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我國群眾體育工作的重要隊伍[1]。為了使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社會體育和全民健身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國應充分利用有限的人才資源,不斷地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和管理方式。該文以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為研究對象,對今后武漢市的群眾體育工作和體育人才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參考意義。
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武漢市,不僅是中國六大城市之一,而且是中部地區商業、金融業、科學、文化教育中心。武漢市也是湖北省的體育強市,各類體育活動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培養了很多的優秀體育人才,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順利開展,武漢市的群眾體育也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整體呈發展勢頭良好,也是源于武漢市經濟發展快,為體育事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武漢市目前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7 101名,其中國家級93名,一級1 655名,二級6 467名,三級18 886名。國家級占0.34%,一級占6.11%,二級占23.8%,三級占69.7%,而只有三級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0.82%),由此可知各等級數量嚴重失調,急需進一步的優化其技術等級結構。
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具有高中以下學歷有14 793名,占55%;專科學歷有7 235名,占27%;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有4 751名,占17%。通過對其學歷的分析,可知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學歷層次較低,據相關調查顯示,多數人屬于退休人員,或者是業余愛好者,沒有從事過相關的教學與管理工作。同時大部分高中學歷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年齡層多集中在41~60歲,占48%。從總體上看社會體育指導員年齡較大,學歷較低,結構需要調整。據相關資料顯示,武漢市市民對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認同度不高,僅有9.5%[2]。可以說廣大市民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持否定,原因是沒有看到社會體育指導員做了什么工作,還有部分市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社會體育指導員這一職業,這些充分說明武漢市社會指導員在指導市民健身方面的工作沒到位,還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通過以上分析,認為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發展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指導員技術等級的結構不合理,高等級者偏少;第二,指導員學歷層次需要提高;第三,指導員對市民健身指導力度不夠,還沒有得到市民的認同。
2.1 缺乏專業性的指導
社會體育指導員成員具有相同的參與興趣、參與需求、參與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但是由于其年齡段和學歷不同,導致其服務具有機動性,隨著人數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大,各種問題也會顯現。如:沒有制定合理工作方案的能力、技術不精致使指導動作出錯,這都是因為缺乏專業性的指導,嚴重的甚至會發生傷害事故,這樣根本無法調動社會成員參與的積極性[3]。同時,大多數專業性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指導率也不高,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平均每周指導1~2次的人最多,這對指導員資源來說是一個巨大浪費。由于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專業性的缺乏,導致指導內容“一貫制”,指導質量低水平、指導能力缺乏創新。
2.2 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和激勵機制
體育經費是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要保障,社會體育指導員是基于群眾自愿的需要,他們從事社區體育健身指導工作是公益性服務,但是也應該得到一定的報酬[4]。目前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很多,但是大部分指導員并沒有積極參與體育指導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得到基本的社會保障和相應的工作報酬。由于武漢市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激勵僅限于政府頒發的證書和勛章
2.3 缺乏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
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規模大,但組織形式較弱,指導員自身的政策水平和內部管理水平急需提高和加強,如:在培訓、酬薪、晉升等方面都有待改進和完善;在隊伍建設方面,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計劃,梯隊建設、成員構成等有待優化;在健身實踐指導工作方面,各部門和體育協會也沒有形成有效互動,缺乏聯系,其工作效率也不高,指導也較為單一,以上這些問題和我國當前的體育體制改革要求是不一致的。同時,由于沒有相關的信息指導,很多群眾在想鍛煉的時候得不到專業的指導,這和武漢市目前網絡系統的構建有關,主要是不能在網上及時地反映需求者的信息,同時也找不到配對的社會體育指導員。
3.1 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內部建設
第一,強化技能,提高工作效率。社會體育指導員可以參加一些專業的項目培訓,并深入武漢市各個社區、體育俱樂部等地進行健身實踐指導。第二,優化隊伍內部結構,提高創新能力。首先,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學歷和技術等級要提升,培養更多的國家級別的高層次隊伍。其次,創新能力非常關鍵,它能夠豐富指導員的活動,提高指導員的文化品位,滿足指導員的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第三,強化自律能力。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做好內部自律,不僅能夠彌補政府管理和監督的滯后功能,而且能夠完善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的自律性運行機制[5]。
3.2 發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外部資源
第一,擴大社會宣傳,加大經費投入。群眾體育發展質量的提升需要社會體育指導員,而指導員工作開展的優劣與經費投入有很大關系,相關部門應該熱切關注群眾體育、積極宣傳社會體育指導員,同時,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經費投入,完善場地設施,優化鍛煉環境,加強指導員工作效率,推動武漢市群眾體育工作的發展。第二,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志愿精神”。武漢市政府可以將無償服務和抵償服務相結合,針對表現好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表揚,并引導媒體記者進行報道,給予他們崇高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榮譽,在適當的情況下,給予物質獎勵,兩者的有機結合可以增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志愿服務活動的生命力[6]。
3.3 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網絡管理系統
第一,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信息檔案。對每一批申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員的基本信息都要在網上進行詳細的登記,比如:年齡、等級、指導項目和區域等。第二,建立服務需求對象的需求檔案。比如:體育指導站、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中心、體育活動點、體育協會等組織和個人的資源在網上進行注冊,并建立檔案,針對需要服務對象的需求,在網上進行匹配,這樣就能將需求及時地提供給服務需求對象[7]。第三,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證書定期注冊制度。目前存在部分社會體育指導員通過學習、培訓、考試拿到等級證書之后,從來都不進行體育指導活動,針對這一問題,網絡系統應要求相關部門對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定期注冊,督促他們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
[1]姜靜靜.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社會干預與服務感知研究[M].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
[2]曠怡,張翔,劉平.對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結構的研究[J].內江科技,2008,29(2):36.
[3]仝云.社會體育指導員激勵機制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4]依惠琴.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研究——以天津體育學院為例[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9(2):25.
[5]張啟明.論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與高校體育專業改革[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2,27(5):62-64.
[6]崔弘.西安市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工作的調查分析報告[M].甘肅:西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7]戴儉慧.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使用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6):40.
G808
A
2095-2813(2016)07(c)-0119-02
①張文君(1990—),女,漢,湖北武漢人,碩士,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之類的榮譽獎品,并且整個市區的獎勵有限,僅限于少數幾個人,所以大部分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在指導的過程中并沒有存在感,社會對其認可度也不高,若指導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也需要自己解決,社會沒有任何的保障機制,這個因素不僅影響著活動的順利開展,也影響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