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容(貴州大學 貴州貴陽 550000)
城市社區體育開展瑜伽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林麗容
(貴州大學 貴州貴陽 550000)
城市社區體育一直以來是研究的熱點領域,它是社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訪談相關專家學者以及對城市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城市社區體育鍛煉群體對于瑜伽教學存在需求;瑜伽具有改善鍛煉者生理、心理、控制心智、情感,保持身體健康等鍛煉價值;高校師資可以為瑜伽教學在城市社區開展提供師資等資源支持。說明當前瑜伽教學在城市社區體育開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瑜伽 社區體育 城市 可行性 教學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1.121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三五”時期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以達到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目標[1]。在大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城市社區體育是實施全民健身以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及實地調查發現,瑜伽項目很少被社會大眾在城市社區體育組織中開展。瑜伽項目尤其是瑜伽教學究竟在城市社區中能否開展,其價值何在?值得去分析和探討。
1.1 研究對象
該研究以瑜伽教學在城市社區體育中是否具有可行性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cnki期刊數據庫相關社區體育開展以及瑜伽教學的論文10余篇,并下載相關網站各種有分析和研究價值的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研究。
(2)專家訪談法。通過對城市社區相關工作人員、高校體育教師及相關專家的訪談,全面了解瑜伽項目鍛煉價值等,為分析和研究瑜伽項目在城市社區體育中開展的可行性做好準備。
(3)調查法。對城市社區中經常參加團體性體育鍛煉的人群進行走訪調查。
(4)邏輯分析法。對通過查閱的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和調查所得到的結果進行梳理和分析。
2.1 相關概念分析
(1)城市社區體育在我國,最早出自《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社區體育概念被大家所廣泛接受。此后,社區體育成為社區工作和社區服務的一項重要的內容。一般認為,社區是活動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人所組織起來的集合體。那么,社區體育即是社區中為了滿足體育鍛煉和運動需求的群體性體育活動。城市社區體育在王凱珍等(1997)發表的論文中有明確的定義:即在人們共同生活的一定區域內(相當于基層社區轄區范圍),以轄區的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基礎,以全體社區成員為主體(并非全是居民),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鞏固和發展社區感情為主要目的,就地開展的區域性群眾體育[2]。
(2)瑜伽。當前對于瑜伽還沒有統一且明確的定義,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后發現,瑜伽起源于古印度,是一項通過身體運動與呼吸的調節,以求達到改善鍛煉者生理、心理、控制心智、情感,保持身體健康以及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一種運動方式。瑜伽練習目的在于調節身心平衡,改善整個機體的健康狀況和平衡系統,更關注精神世界的改善[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以及其健身理念正在發生巨大轉變。作為提倡和追求人體與心靈保持高度統一瑜伽運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歡和接受,尤其是作為健身項目。
2.2 城市社區體育開展項目現狀分析
當前參與到城市社區體育鍛煉與健身的群體中,絕大多數為退休以后中老年。通過對不同城市社區體育活動場地中所進行鍛煉的體育項目的開展情況進行調查后發現,不同城市不同社區中體育項目的開展情況差異不大,但是排在前十名比較受大眾歡迎的體育項目分別為廣場舞、交誼舞、秧歌、武術、慢跑、乒乓球、門球、廣播操、羽毛球以及健身氣功等。不難看出以上體育項目中除了乒乓球和羽毛球以外均屬于活動強度較小、較為舒緩的鍛煉項目。結合當前參與城市社區體育鍛煉的主要人群為中老年群體這一重要因素,可以得出結論,即當前城市社區體育在項目的開展方面,主要以體育鍛煉強度較為適中且普遍帶有一定韻律性地體育項目。
2.3 瑜伽的特點及鍛煉價值分析
瑜伽的鍛煉價值首先表現在消除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生理性疲勞;通過瑜伽的練習,鍛煉者還可以在舒緩音樂伴奏下,伴隨著緩慢的肢體動作使人內心得以平靜,使人感到身心舒暢。其次,瑜伽練習需要在緩慢的動作中完成一系列強度適中的拉伸動作,此過程可以矯正鍛煉者身體姿態以及拉伸各關節、肌肉和韌帶,具有矯正身體形態及舒展筋骨的價值。最后,相關研究表明,瑜伽項目還可以增強練習者的自信、體現其自我價值,能增強幸福體驗,同時具有降低抑郁、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鍛煉價值[4]。
2.4 城市社區體育引入瑜伽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1)瑜伽具有健身及養生價值。由以上對于瑜伽練習的特點以及其鍛煉價值可知,瑜伽項目對于體育鍛煉者尤其中老年體育人群而言,除了能夠緩解生理性疲勞、矯正不良身體姿勢、拉伸肌肉舒活筋骨等生理方面的價值外,還具有調節內心情緒變化、減少心理疾病等諸多方面的鍛煉及養生價值。
(2)高校體育師資可供城市社區體育依附。對于城市社區體育開展瑜伽教學而言,活動鍛煉的場地以及音樂伴奏等等外部環境的要求容易滿足,但是相較于瑜伽教學人員即師資的要求相對較高。一般需要接受過一定瑜伽培訓或者訓練的師資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相比較而言,城市社區若是投入大量財力來實現瑜伽教學師資的配備又顯得比較棘手,在此種情況下,社區結合高校體育師資資源就變得現實,且具有保障性。高校體育師資資源相對豐富,一般高校都會在不同的時間聯合社區等進行體育鍛煉指導。聯合高校體育相關師資使得城市社區中開展瑜伽教學變得具有可行性。
(3)城市社區體育人群對瑜伽教學具有需求性。通過對城市社區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以及所參加的鍛煉項目得知,一般中老年人占有較高的比例。似乎瑜伽頗受年輕人尤其年輕女性的青睞,但是通過調查得知,城市社區體育鍛煉人群對于開展瑜伽教學除了具有極強的興趣之外,還坦言沒有專業的師資資源以及從未接觸過的尷尬。由此看來,在城市社區能夠為體育鍛煉人群提供鍛煉場地、同時又能夠保障有較為專業的教學師資的情況下,加上城市社區體育人群對瑜伽教學的需求,正在使城市社區體育開展瑜伽教學變得極為可行。
瑜伽教學在城市社區體育開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瑜伽作為一種運動形式,其具有改善鍛煉者生理、心理、控制心智、情感,保持身體健康等重要鍛煉價值;其次,城市社區體育鍛煉群體對于瑜伽教學具有較高的需求;最后,高校師資可以為瑜伽教學在城市社區開展提供資源支持。對于其具體開展形式及開展方面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1]中國政府網[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 2016-03/05/content_5049372.htm.2016.3.
[2]王凱珍,任海,王渡,等.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體育科學,1997(5):6-10.
[3]白微,紀英雷,李巖.論瑜伽的健身作用[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7(4):72-74.
[4]陳小英.論瑜伽的健身價值及其市場化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2):112-115.
[5]張仲寶,王旭光.天津市社區體育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4):12-15.
G807
A
2095-2813(2016)07(c)-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