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榮 脫懿梅(蘭州工業(yè)學院 甘肅蘭州 730050)
?
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影響因素與對策①
楊建榮 脫懿梅
(蘭州工業(yè)學院甘肅蘭州730050)
摘 要:高校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以及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精神。對高校學生體育訓練的訓練質量及效果進行探究,分析影響因素,得出這樣的結論:影響高校學生體育訓練的質量和效果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正確的運用訓練方法。該文作者針對現象提出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發(fā)展策略,爭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和質量,作者也希望這些策略能給高校體育老師提供相應的幫助。
關鍵詞:高校體育運動 訓練效果 訓練方法 影響因素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訓練的發(fā)展有了很大的起色,開展體育運動訓練推動了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但是筆者清晰地發(fā)現在許多因素的作用下,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受到了來自資格方面的影響,直接影響學生訓練的效果。盡管訓練方法是影響訓練效果的直接因素,其他的因素也有很多。以下該文將對影響高校體育訓練的效果進行淺析,并給予相應的對策,最終達到提升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目的。
筆者經過實地考察,總結了以下幾點影響因素,并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
1.1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經費難以保障
據調查,我國各大高效的體育訓練經費的來源仍然是依靠學校行政部門撥款這一單一的途徑,并且高校獲得的體育經費金額較低,高效體育運動隊的開支又高,他們占去了整個高校一大半的體育經費資金,但是卻不能滿足訓練隊全面的物質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運動隊的系統(tǒng)訓練也就難以開展,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也難以順利進行。
1.2片面的金牌意識
目前有些體委領導對高校體育給予較高的價值期望,希望體育訓練培養(yǎng)的學生能夠為本地在上一級比賽中取得令人矚目的高分,獲得榮耀的金牌,提高該高校的知名度。在片面金牌意識的作用下,許多高校體育運動項目越來越單一,參加訓練的學生數目也在減少,在局面下,卻有部分教練在運動訓練中急功近利,對學生進行拔苗助長這種不切實際的訓練,造成許多優(yōu)秀的體育新苗掉隊,最終退出訓練隊。
1.3教練的敬業(yè)精神以及業(yè)務水平有限
在各項體育訓練過早開展的過程中,體育教練的敬業(yè)精神以及他們的業(yè)務水平是訓練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社會上有多人缺乏對體育訓練的認識,再加上體育信息的落后以及體育教練的付出得不到社會的認可,這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教練工作的積極性,成為阻礙體育教練敬業(yè)精神提高以及業(yè)務技能水平增強的絆腳石,最終導致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降低。
1.4學生自身條件的差異
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在速度、力量、爆發(fā)力、耐力以及靈敏等方面對學生有一定的要求。參加體育訓練的學生的在個頭,體型等外觀上參差不齊,有的學生體型過于肥胖難以將某些復雜的動作完成。這樣有些學生在面對難度要求較高的訓練時就產生了抵觸的心理,厭煩的情緒;另外有些學生長期養(yǎng)尊處優(yōu),形成惰性,不愿意進行高強度高難度的訓練,最終導致他們的速度、力量以及耐力難以提升,自然也難以取得優(yōu)良的體育訓練效果。
1.5體育場地設施的優(yōu)劣
學生進行體育運動訓練的場所無非是高校的體育場,體育場地的設施設備滿足了學生訓練的基本需求。在進行體育訓練過程中,由于學生在訓練時候對場地設施不經意的損壞,而且他們又沒能上報,導致設備不能得到及時的維修處理,那么體育場地的設施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在日后的體育訓練中,這些損壞的設施可能對其他學生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這時候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可能就產生害怕進行體育訓練,長久下去學生就放棄對某個體育動作的訓練。另外筆者發(fā)現,整潔干凈的體育場地會提高學生的訓練性質,從而提高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
針對以上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存在的問題,筆者給出相應的對策,以促進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
2.1加強運動員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優(yōu)良的體育精神
古人云: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因此相對體育運動而言,訓練就必須有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才能保證體育訓練的順利進行。對于參加體育訓練的學生,教練應該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管理,改變他們散慢的訓練習慣,教練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適時適度的鼓勵。要從各個方面對學生加以訓練,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使學生意識到他們每個人不僅僅是高校的一員,也是高校體育事業(yè)不可缺少的元素,他們的個人成績和力量只有和集體相融合才能實現體育運動訓練的精神,使學生意識到集體的各項榮譽是由訓練隊的全體成員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另外在競賽過程中,學生往往基于攻克對手而出現一些違規(guī)的行為,此時教練應該及時的做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優(yōu)良的體育風尚以及體育精神。
2.2采取多種訓練方法,交叉進行訓練
首先,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教練可以采用重復訓練法和變換訓練法,使其交叉進行。重復訓練法是指在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按照一定得規(guī)則要求反復的進行某一聯系的一種方法;變換訓練法是指訓練過程中有目的地變換練習條件的情況下進行訓練的一種方法。前者有利于增強運動員的體能素質,使他們對掌握的技能進行改進,培養(yǎng)運動員堅定不移的意志。后者則強調對運動員戰(zhàn)術以及身心整體素質的訓練。以上兩種訓練方法是體育運動訓練中較為常用的方法,它們在應用時候各有所長,因此教練在實踐應用中應該根據運動員的自身條件,以及體育項目的特點還有訓練時候所處的季節(jié)氣候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對運動員加以訓練,將訓練方法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綜合應用,使運動員多方面素質都有所提高,達到體育運動訓練的目標。
2.3及時的檢查體育設備,合理的安排訓練場地
高校因應該積極的建立體育設備的檢查制度,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各個學院的學生到訓練場地清理雜障礙物,以防止運動員在跑步時受傷。另外體育器材管理人員應該定期的對器材進行檢查,磨損破舊的堅決不用,讓器械以最好的狀態(tài)為高校運動運動員服務。大家知道高校的體育訓練活動一般都在室外進行,復雜的室外環(huán)境肯由于噪音等因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干擾,因此在場地的選擇上校領導應該多下功夫,盡最大努力為運動員營造整潔、美觀、寧靜的場所。教練應該知道學生訓練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防治學生在劇烈運動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高校體育運動訓練開展的目的性強,才能吸引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如果要學生的興趣持久的保留在體育訓練上,那么必須保證訓練帶有競爭色彩和娛樂色彩,教練要講究訓練的方法,合理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需要采用靈巧的訓練手段和培訓技能,在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
教練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逐漸提升學生的能力。高校的青年學生好勝心強。因此教練應該抓住學生這一特點進行競賽,如舉重,把相同年齡,相同組別的學生安排到一起,在比賽過程中教練對動作規(guī)范完美以及運動成績好的同學給予肯定,對動作差的學生及時糾正和鼓勵。這種競賽的開展,激發(fā)了青年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忱,使學生更快速,更準確的掌握動作技能,提高了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
青年學生是我國體育經濟中的動力來源,他們能夠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的高效發(fā)展,因此我國高校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令,積極培養(yǎng)體育專業(yè)人才,健全高校體育訓練制度,使學生的到充分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使高校的體育運動訓練質量得到穩(wěn)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范杉.影響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09(S2):167.
[2]史馨月.影響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因素及其解決對策研究[J].商業(yè)故事,2015(15):89.
[3]殷冉.論影響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因素及其應對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8):118-119.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a)-002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027
作者簡介:①楊建榮(1969,9—),男,漢,甘肅蘭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