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stic Spirit and Value Promo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許昌學院 公共體育教學部,河南 許昌 461000
王擎宇
?

論高校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與價值提升
Humanistic Spirit and Value Promo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許昌學院 公共體育教學部,河南 許昌461000
王擎宇
前言
在全球化不斷加快的今天,文化力量逐漸成為民族凝聚和創造性的重要源泉,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支柱,整個國家、民族迫切希望在不斷地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提高其精神層面的生活質量。從社會的進程來看,學校教育在提高國民素質、發展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育新世紀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起到了特有的作用:在注重專業性、計劃性的同時,體育教育不僅應著眼于提升學生的生理機能與運動技能,更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精神質量,不斷地促進學生體育行為的自覺化,在體育教育中體現人文精神的關懷,增強體育文化的活力,提升教育境界以及育人價值。
1人文精神在體育教育里的育人價值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即關注人類的生活、重視人類的生存、發展,強調對人類的理解、尊重與價值的實現。體現在體育教育中就是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立足于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大學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在體育和人類之間本質關系的基礎上堅定人文體育的立場,確立科學與人文相融、體魄與人格并重的基本觀點。[1]在當今追求個性全面發展、文化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中,學校教育寄托著社會對莘莘學子全面化發展的期盼,而學校體育教育中的教育元素對大學生實施人文教育、素質教育都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更應在細微處突出人文關懷,給學生帶來合理的精神定位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學校體育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并非僅僅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單一的強身健體內容的傳授,而是師生相互關聯的過程:對于教師,要樹立人文體育觀,要提高對體育課本真正意義的認識,要豐富體育教育教學的內容,要以人本的方式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塑造學生;而對于學生,在保證增強體質這一培養目標實現的同時,要營造出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情境,關懷自身的生命健康,提高自己對體育的認知水平,使學生真正懂體育、用體育,并能使學生通過自覺參與體育鍛煉促進其全面發展和自身完善。所以,學校的體育教育要以身體鍛煉、體育技能為手段,在顯性的物質層面、定性的制度層面、隱形的價值層面顯示出體育文化的多樣性,促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價值觀念,以實現健全心智、完善精神為目的,這也是學校體育教育最為直觀、最為顯著的人文精神與價值觀念的體現。
具體而言,學校體育教育中蘊含的人文價值主要表現在:體育起源于生命,任何個體之所以能參與體育活動,都是其能量與活力的釋放,是人類個體源于自主的自我超越。體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們的生理與精神質量的雙重效果:對于人們的生理質量來說,體育可以有效地改善個體的身體機能,增強人體適應自然、社會的能力;對于人們的精神質量來說,體育可以有效地釋放人類內在的生命能量,迸發激情,進而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參與體育的過程蘊含著豐富的生命體驗,這個過程不僅為個體提供了超越自我、尊重競爭、團結協作的重要平臺,而且可以給個體帶來精神的愉悅、生命價值的升華。[2]所以,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組織形式的靈活性、活動內容的豐富性、人文寓意的生動性,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善于思考,成為幫助學生塑造自我、培養人文精神、促進學生個體社會化的有效途徑。
2學校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因素
首先,體育場館與體育設施:場地設施器材等條件是體育教育實施過程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條件。校園中良好的體育場館設施會以物質載體的形式綜合反映出體育的人文內涵,同時其會以一種獨特的價值寓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園文化生活之中。體育場館設施通常是一所學校的標志性建筑物,可以成為“校園名片”的意識載體,體現體育工作者和教育主體的價值觀、意志力等多種人文特性。這些特征經體育教學過程反饋給學生主體,以此來起到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的作用。
其次,健康的生活方式:體育健康教育是從運動損傷的處理及預防、運動與康復保健、科學健身方法等知識技術層面的普及人手,注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力求每個學生都能掌握適合自己的、健康有效的體育鍛煉的方法。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里,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心理負擔日益加重,所以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學習方式是現代社會迫切需要的,這正是體育能提供給人們的東西。在進入社會之前,正規的學校體育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健康的運動和生活方式,而且要培養學生堅強進取的精神意識,這就體現出體育教育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如果學生走出校門,在他們面對現實的生活工作壓力時,若其能以健康的身心進行有效工作、學會積極生活,這樣才能促進人們本身健康發展,同時也會以其自身行為帶動周圍的人群形成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傳遞正能量。
第三,競技體育的直觀激勵:競技體育展現了運動員高超的運動技藝以及完美的運動姿態,這不僅是科學的訓練成果,也是向自身潛能的挑戰。學校運動隊在參與各類比賽中,即充分發揮了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也傳遞了體育所崇尚的頑強拼搏、敢于競爭、勇于挑戰、超越自我的人文精神。北京奧運會在我國的成功舉辦,使得大學生群體能夠近距離接觸奧林匹克運動會并參與其中,感受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魅力。奧運會豐富多彩的比賽項目與傳統學校體育有機結合,可以拓展大學生體育教育的范圍,提高大學生對體育教育的認識,使大學生感受中西方體育文化的差異,體驗各個國家體育健兒的奧林匹克精神,促進尊重差異的形成,包容不同個性的特征,充分體現體育的人文關懷精神特質。
第一,學校體育組織:學校的體育教育在其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組織結構:一般情況下體育工作委員會由主管體育的校領導負責總體工作,而教務處負責體育課程的安排工作,學工處和校團委負責管理學生組織的體育社團工作,而各個院部(系)負責體育教學、體育競賽、課外體育活動指導等具體工作的實施。學校每個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使體育教育工作得以有序進行,所以學校體育能在滿足學生對體育需要的同時,無形中對學生進行體育組織文化的熏陶,使學生自覺遵守規則,并逐漸形成被學生們普遍接受、認可的價值觀念、團隊意識和歸屬感等認為精神,成為學校體育教育最鮮明的組織文化特色。同時,學校可以借助體育教學、訓練競賽、體育社團以及單項體育協會的組織目標與活動實現,使體育組織文化更具持久性、穩定性。
第二,學校體育制度: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在一定規章制度的約束下進行,而各種競賽活動的舉辦也是在相應規則的約束下進行,每個人只要參與就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要求,同時,在參與過程中維護體育道德也是基本的制度規則。這樣的制度文化通過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和競賽活動,使學生置身其中,在潛移默化之中使體育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方面與學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吻合,使學生在參與體育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協調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以實現學校的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出組織者、參與者的人文精神。在校園中參與體育活動,不僅加強了學生的規則意識和法制觀念,而且還提高學生執行能力的自覺性,這是體育教學在衡量個體成熟的重要指標——個體社會化方面展現出的人文關懷特色與價值。
第一,有助于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當今社會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終身體育是這一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現代社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生理、心里上的疾病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參與體育運動能使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會因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更迭、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能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個人的體育愛好、習慣以及參與體育的行為是生活方式的重要構成因素,而在學生時代,人們通過學校接受良好的體育文化教育、學習健全的體育健康文化知識、了解體育精神的深層價值內涵,不僅使人們提高了對體育價值功能的認識,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學地評價自身的健康狀況,繼而選擇科學的生活方式與良好的終身體育觀念,有利于人們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合理安排工作方式、生活節奏,使體育教育的人文精神和關懷指導得以實現。
第二,幫助學生健全心智、完善精神:學校體育的形式多種多樣,戶外則以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為主,在課堂上學生除了經受自然環境的洗禮,還要承受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的考驗。同時,在競技體育教育所營造的環境氛圍中,學生還需學會正確面對活動、比賽中因為成功而獲得的喜悅、因失敗而造成的挫折,要提高耐受壓力的能力,要懂得團隊精神和協同作風。這些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正視困難的勇氣。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規則的調整、器械的改造、項目的組合等設置不同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特定意義上說,每一個體育項目都是人類自身設置的障礙,來檢驗自己的超越能力。每一項障礙的設置與更新都離不開人類的創造性思維,而人類克服、超越障礙的方法同樣離不開創新。上述的在體育文化教育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合作精神、公平競爭意識、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以及與他人的協調能力,[3]對學生今后走上社會工作崗位后的發展將會產生積極影響。
3發揮教育合力,提升學校體育教育中的人文品質
受歷史文化思想和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只重視文化課、考試分數的應試教育一直扎根在中國教育這塊土地之上,導致體育課處在從小學到大學都不被重視的尷尬境地。上體育課自然而然就成為一種形式,成為純粹的體制教育,人文精神已經與體育教育分離。[4]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體育教育的定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理念逐漸被人們所認同,這就使人文精神體現在學校體育教學的實踐中。而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成為主要內容,而意志品質的培養、價值觀念的塑造、審美能力的提升等常常被教師和學生所忽視;在普修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缺少相應認為精神的現象更加普遍。所以,突出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迫在眉睫。
首先,轉變教學觀念,在學校體育教育中突出人文精神的元素。在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我們要及時更新原有的教育觀念,使人文精神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回歸到教學過程中來。[5]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人文精神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態度,并能延伸到生活的各個方: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體育人文精神的作用,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實踐能力、團隊合作意識、認知能力以及獨立生存的能力,[6]對學生的學習、工作以及未來的生活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其次,師生主體是教育的合力主體體現。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和體育精神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價值觀,體育教師的角色意識直接影響體育教育中人文關懷的實施,在傳統體育教育體系中, 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模式、考試模式使體育教學的創新性、多樣性、靈活性、差異性原則等形同虛設,[7]直接影響體育教師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因此應培養創新型體育教師,使其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廣博的知識素養、豐富的情感和價值觀、多樣的教學風格等綜合素質。同時,創新型體育教師還應該是尊重生命、關注個性、追求人生幸福的實踐者。教師是引導、學生是主體,體育教師應該把學生視為生命主體,引導學生追求生命價值。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體風格,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并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重視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從心靈深處發出對學生靈魂具有感召力的信號,使學生真切感受到。這就要求體育教師無論是技術的傳授、還是體育理論知識的講解,都應該尊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成長;在尊重學生人性和個性的基礎上,注重個性化教育和教學,將學生看成是有個性的學習者,關注承認差異、尊重善待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第三,不斷完善學校體育組織,加快體育設施建設的步伐。學校要重視體育這門學科,加快相關場館、設施的建設,不斷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物質基礎滿足之后才能更好地發展體育,更好地實施體育教學,更好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升人文精神對學生的作用。同時,學校體育教育在長期發展中要形成完整的管理組織,出臺完備的管理制度,在宏觀層面突出體育的重要性,這樣使學生通過學習、競賽等活動,在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方面潛移默化,促進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得到協調,實現教學目標,體現組織者和參與者的人文精神。
4小結
在國家為建成小康社會努力作為之際,學校的體育教育能否在新階段為全面推進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發展戰略來發揮應有的作用,改革我國的體育教育理念尤為重要。我國未來社會的發展與人文素質的高低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科學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以及良好的生活態度、健康的生活方式。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的人文精神正是體育育人的責任之所在,學校教育必須視體育教育為普遍意義上的教育。只有在正確的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才能保障學生在參與體育行為以及其他的個人行為中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8]在體育教育中更多的注重人文精神的傳授,更好的發揮其在學生的個性培養、人格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才能使體育更好地為人們的幸福生活、全面發展服務,同時,這也更有利于體育本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偉.大學體育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2]秦毅.論體育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統一[J].體育文化導刊,2008,(1):37-39.
[3]宋亨國.中國當代體育人文精神的內涵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2):17-21.
[4]陳德敏,向勇.中國學校體育教育呼喚體育人文精神的回歸[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5):99-102.
[5]武燕.學校體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現實缺失與重塑[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0,12(3):93-96.
[6]魯紅.體育課程的人文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7]孟金宏.學校體育呼喚人性回歸[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2):48-49.

Teaching Se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461000, Henan, China.
Wang Qingyu
摘要:當今社會,學校的體育教育不僅應著眼于提升學生的生理機能與運動技能,更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精神質量。學校體育教育的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價值,這些價值反映在顯性的物質層面、定性的制度層面、隱形的價值層面等多個價值層面。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因素是促進學生個體社會化的有效途徑,所以師生應努力發揮教育的合力,突顯學校體育教育中人文精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積極實現體育教學的價值提升。
關鍵詞:學校體育教育;人文精神;價值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focus not only on enhancing studen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thletic skills, but also on improving students' spiritual quality. The proces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rich in humanistic value, which is reflected in various value levels of tangible material level, fixed system level and intangible value level; Humanistic elem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r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individual students. So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strive to play the resultant force of education, highlight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tively improve the value of P.E. teaching.
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umanistic spirit; value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38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2-0084-3
作者簡介:王擎宇(1989-),女,河南許昌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