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余杭體系和深圳標準
為了“舌尖上的安全”,作為全國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之一及杭州市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試點區的余杭區,近年來嚴把農產品產出關、質量安全檢測關,探索構建農產品可追溯管理體系,闖出了一條政府主導、標本兼治、社會共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之路。而作為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之一的深圳市,在今年4月審議了《深圳經濟特區食品安全條例(草案)》,提出建立食品安全“深圳標準”,并主動向香港看齊,推動深圳的食品安全標準邁向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先進水平。
生產管控體系
通過深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應用、植保統防統治、高效雙低新農藥等舉措,“肥藥雙控”取得明顯成效。同時,為避免對土壤、水體造成二次污染,建立與完善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工作機制
加快促進農產品按標生產、按標上市、按標流通,努力實現全程標準化。大力培育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
監管體系
余杭區各級農技人員定期在各個生產基地對合作社等生產主體的檢測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確保檢測過程的規范化
散戶和部分沒有獨立檢測室的蔬菜合作社,鎮街的快速定性檢測室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好監督
建立鎮街農產品檢測中心,彌補了生產主體檢測覆蓋不足的問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通過“實驗室計量”“檢測能力考核”雙認證,檢測結果更為詳細,更具權威性,對農藥的種類、具體濃度有精細化說明
率先在全省建立236人的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隊伍
追溯管理體系
果蔬二維碼追溯產地服務
以上就是本人對高中階段社團活動的有效管理的粗淺認識,但限于我校的實際情況,可能有些觀點有一點片面,鑒于此本人將持續關注我校和城區周邊學校社團活動的發展情況,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使得我校的社團管理日趨完善,社團活動更加成功并使之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
抓散戶管理,開展轄區內蔬菜種植戶生產主體調查登記工作,由區農業局統一制發農產品產地標志卡,各鎮街檢測室對轄區內持有產地標識卡的種植戶送檢的蔬菜實行免費檢測并按要求出具檢測報告和產地證明
建立區級農產品追溯管理平臺。 通過該平臺,管理人員可在區、鎮兩級網絡平臺上對各地生產基地定性檢測數據、農事檔案直接進行監控,實現生產記錄可儲存、產品流向可追溯、儲運信息可查詢
建立區市場監管局、區農業局、區商務局、區城管局“四方責任清單”。制定印發《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肉蔬追溯體系建設方案》
1.8毫米
轉基因標識應當在顯著位置進行標注,“轉基因”3字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違反上述規定的,由食品安全監管機構責令限期改正,并處1萬元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3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國家標準是最基本的標準,深圳標準高于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而且有些標準比香港還要嚴
停售令
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督和評估制度。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論表明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相關部門應當根據需要實施責令暫停購進、銷售相關食品等臨時控制措施。必要時,還可以對相關企業、區域生產的同類食品采取相應的臨時控制措施
5000元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國家有關規范對餐飲具洗凈、消毒、保潔,消毒后的餐飲具應當貯存在專用保潔設施備用,專用保潔設施應當有明顯標記。違反上述規定者,由食品安全監管機構責令限期改正,并處5000元罰款
200米
為提升學校食堂與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水平、整頓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等問題,將學校周圍200米的范圍內作為監管的嚴管區,要求所有餐廳備有相關證照,學校周圍的未經許可的攤點,不允許出現在這200米的范圍內
下一步計劃
●鼓勵企業和行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制定技術指標高于國家、行業標準乃至國際標準的企業產品標準和團體標準并推進實施,并選擇一批重點產品(如食品等)開展標準創新試點示范工程,引導企業標準創新和應用;
●探索建立適應深圳城市發展定位和需求的農產品經營市場建設標準,開展農貿市場、農批市場升級改造;
●參照香港標準,建立食用農產品流通環節分級分類標準,建立和完善食用農產品評價、檢測標準,提高深圳企業對國外先進標準的采用率。食品抽檢覆蓋率達到香港水平
案例點評
“舌尖上的安全”就是要比香港還嚴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輿情突發事件的風險源。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今年4月至5月開展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時強調,要依法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建設,加快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標準。杭州市余杭區和深圳市作為食品安全的兩個模范地區,分別從體系建設和標準打造兩個方面率先突破,尤其是敢于向香港標準看齊,而且比香港還嚴,為我們樹立了標桿。目前,包括遼寧、湖北等地都在加緊制定食品安全條例。其中,遼寧省最近審議的《遼寧省食品安全條例(草案三次審議稿)》,對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實行許可備案制度,給“三小”戴上了“緊箍咒”;湖北省最近表決通過的《湖北省食品安全條例》要求,建立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的管理制度,對小作坊、小餐飲實行小作坊生產加工許可和小餐飲經營許可,對食品攤販實行登記制度,未經許可或者登記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等,可以說是抓住了食品安全的短板和關鍵。而山東省則出臺辦法,全面建立起食品藥品監管與檢察監督協作配合機制,同樣值得學習和借鑒。另外,圍繞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制度,近日,農業部發布《關于開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決定在河北、黑龍江、浙江、山東、湖南、陜西等省開展為期一年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探索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有效模式,這都表明,依法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已到了縱深推進的階段。
省 市 速 遞
▲近日,廣西自治區印發《關于對市縣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的通知》提出,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將專項轉移支付分為委托類、共擔類、引導類、救濟類和應急類5類。其中對屬于委托類專項的,自治區足額安排預算,不得要求市縣安排配套資金。
▲黑龍江省近日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完善社會服務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實施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每個城鄉社區培育1至2個活動規范有序、作用發揮明顯、社會影響力強的示范性城鄉社區社會組織。
▲北京市日前出臺《2016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提出,進一步取消下放文物、質監、體育等領域行政審批事項,繼續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實現“六證合一、一照一碼”,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山東省近日印發《推動資本市場發展和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財政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加快高危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在危險程度高的化工、民爆、煤炭等行業重點推廣應用安防、排爆、巡檢、救援等特種機器人,省財政將對符合條件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最高獎勵500萬元。
▲中國光谷大數據產業聯盟日前在武漢成立。該聯盟由武漢長江大數據交易中心、亞信數據等13家公司及團體聯合發起。宗旨是以大數據應用為牽引力,聚合數據供需方等上下游龍頭企業,構建數據交易生態體系、搭建交流合作平臺,促進大數據領域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