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峰 張寅曉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河北張家口 075000)
舉辦2022年冬奧會對張家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①
任立峰 張寅曉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河北張家口 075000)
舉辦冬奧已經成為張家口市民街談巷議的頭等大事,該文從增強人民體質、展示旅游資源、改善城市環境、促進經濟增長、發展體育產業等正面效應和投資失速、場館利用不足等負面效應兩個方面闡述北京市、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舉辦2022年冬奧會對張家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政府、社會、公眾要采用積極的態度、運用有效的措施發揮正面影響,規避負面影響,以最大化“冬奧效應”。
舉辦2022年冬奧會 張家口 社會經濟 影響
1.1發展冬季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在冬季進行滑雪、滑冰運動對于促進人體健康有極大作用,可以使人適應大自然的環境,增強人的抵抗力。冬季項目相比夏季項目,更能體現人類的挑戰精神,冬季運動對青少年的鍛煉價值也是不一樣的。中國冬季運動相對來講比較落后,通過舉辦冬季奧運會可以對張家口乃至國內冬季運動的發展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在舉辦奧運的過程中,通過對冰雪運動的宣傳以及對冰雪場地的修建,可以吸引大量的體育運動愛好者以及平時不怎么參加運動的人參與其中,將能夠極大地推動張家口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
1.2展示旅游資源,發展旅游休閑產業
在京張聯合舉辦冬奧會的契機下,該市崇禮冰雪游知名度不斷提升,吸引了周邊乃至國內、國外的滑雪愛好者慕名前來,滑雪熱情高漲,冰雪旅游逐漸成為新時尚。2015年春節,冰雪游再度成為張家口市旅游最大亮點。崇禮滑雪場的成功運營,也給張家口市其他各縣帶來了啟發,張北、康保和沽源先后建立了冰雪樂園、冰上運動場也受到眾多游客青睞。同樣,舉辦冬奧會的過程對于張家口來說就是一個提升與發展的過程,也是擴大張家口在國內和國際知名度的過程,對于張家口而言無疑是一次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其旅游資源的大好機會。
1.3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城市環境
(1)大氣污染的治理。
改善京冀地區大氣和環境質量是舉辦冬奧會的主要目的之一。通過舉辦奧運,可以從政府、企業、社會等渠道得到大量資金,用于解決污染,改善生態和自然環境。張家口市空氣質量在全國排名前十,在長江以北地區更是排名第一。為了舉辦冬奧會,張家口市將繼續減排治污,綠化城市,進一步改善環境,冬奧會的舉辦也將使更加自覺地改善城鄉環境,加大生態建設力度,使張家口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景色更優美。
(2)京張高鐵及高速公路的修建。
自2013年提出申奧以來,張家口市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網絡日趨完善。北京市馬甸橋至崇禮縣全程高速直達220km。京張高鐵已批復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待批,通車后從北京到張家口僅需40min。張家口軍民合用機場已經通航,又新增上海、沈陽、深圳等幾條航線,便捷的鐵、路、航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能夠為舉辦冬奧會雪上項目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交通輸送保障。除規劃中的京張高鐵,河北正在爭取加建一條崇禮到北京的高速路,以緩解崇禮作為冬奧會會場的交通問題。
1.4實現京津冀一體化,促進張家口經濟發展
京津冀一體化是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的,主要是指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協作。張家口處于京津冀經濟圈的核心位置,這次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協同發展,必將會給張家口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張家口提出以發展奧運、園區、生態、縣域經濟為主要內容的“四型經濟”,更能吸引京津地區與張家口的合作,尤其奧運經濟、生態經濟,無論是京津經濟轉型,還是張家口經濟綠色崛起,都會隨著奧運會的舉辦而快速發展。
1.5善體育場館設施,發展體育產業
根據2022年冬奧會舉辦計劃,整個冬季奧運會和殘奧會計劃啟用12個競賽場館,其中3個場館需要新建,其余場館改擴建后可以滿足賽事需要。改建和新建的場館在冬季奧運會后將作為運動員訓練比賽、大眾休閑健身、商務會展及其他大型活動的場地,從而保證場館的可持續利用。所有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均采用節能環保技術和可再生資源,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奧運村將引入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賽后將作為住宅項目。舉辦冬奧會也會帶動張家口及周邊的體育產業的發展。中央加快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政策,全球冰雪運動的普及發展,張家口也必將成為我國冬季運動的領軍城市。如果舉辦成功,相關場館建設、以體育文化為核心的關聯產業必將繁榮。
1.6增加就業機會,拉動經濟增長
與舉辦冬奧會相關聯的行業很多,如:建筑業。舉辦冬奧會,需要大量的體育場館,雖然張家口市崇禮縣只舉辦雪上項目的比賽,但為了助力舉辦冬奧會,張家口市將投入一定資金建設滑冰場館,為張家口更好開展冰雪運動提供基礎條件。同時,為舉辦冬奧會,需要完善各種配套設施。除此之外,受此影響的還有體育產品制造業、餐飲娛樂業、金融保險業、通訊業、環保業以及高科技行業等。這些行業與舉辦奧運會有著或多或少聯系,各個行業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舉辦冬奧會需要這些行業的積極參與,同時冬奧會也對這些行業的發展也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2.1負面效應
(1)投資失速和消費驟減對張家口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
為了滿足奧運會的比賽需求,舉辦城市會修建一定數量的體育場館,同時還會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另外,在奧運會的舉辦過程中,人們對奧運相關產業往往報以良好的市場預期,圍繞奧運會的商業投資會相應加大,但當奧運不能成功舉辦或者奧運會結束后,相應的市場需求會迅速且持續下降。由此產生社會供給嚴重大于社會需求的局面,投資失速、供求失衡,使得經濟效益嚴重萎縮。
從體育消費的角度看,奧運體育消費極具短暫性。從奧運會舉辦的整個周期來看,只有奧運會舉辦當年,來到奧運舉辦地的觀眾才會極具增多,其帶來的奧運消費驟然增多,旅游、觀看比賽、吃、喝、住、行等都會增加舉辦城市的市場消費,奧運場館建設基本結束,體育消費也達到頂峰。
(2)奧運會結束后的場館以及配套設施利用率不足。
奧運會結束后,隨著體育賽事的完成,體育場館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結束了舉辦奧運賽事的使命;隨著奧運會的落幕,公眾對于體育鍛煉的熱情逐步淡化;奧運場館面積大、設施齊全,消費成本必然不低,這些因素會使奧運體育場館及其配套設施利用率出現急劇下降的狀況,體育場館會面臨效益的巨大考驗。
2.2負面效應的規避
(1)避免奧運會前期的盲目過度投資。
奧運會一旦結束,基礎方面的投資需求必然會明顯下降。所以在奧運舉辦及籌辦過程中,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結合奧運會后城市本身的特點、城市體育消費的特點,因勢利導,合理有效利用資金,合理規劃奧運前、中、后的資金運行方式,積極引導后奧運經濟的良性運轉,避免經濟放慢,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從總體上把握市場的發展規律使后奧運經濟能夠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2)保證奧運場館的賽后利用。
奧運場館的建設是奧運會舉辦的必備條件,同時也集中了全世界對奧運會的關注目光。奧運場館在給奧運會舉辦城市帶來無限風光的同時,也可能為這些城市帶來債務和負擔。奧運結束后,應該積極開發體育市場,在保持發揚奧運競技比賽的同時大力推廣全民健身運動,使體育場館能夠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全民參與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奧運會后能否走向可持續發展,體育場館的綜合開發利用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提供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
保證就業率的穩定是后奧運經濟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冬奧會的舉辦是張家口市的重要發展契機,要充分把握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因勢利導,引導張家口市的經濟走向持續健康的發展軌道。借助奧運會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是舉辦奧運會的根本目標,張家口市應該在冬奧會后明確未來發展方向,適時調整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行業和第三產業,實現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
[1]陳紅梅,王穎,方淑芬.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的影響研究[J].特區經濟,2006(6):130-131.
[2]李益群,丁玲娣,詹建國,等.成功舉辦與舉辦第29屆奧運會對中國社會環境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7):15-17.
[3]任海.論奧運會對舉辦城市和國家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2006,27(1):4-6.
G8
A
2095-2813(2016)09(c)-014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7.145
任立峰(1981—),男,滿族,河北張家口人,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張寅曉(1982—),女,漢,河北張家口人,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