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姚曉丹 趙永軍
(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人體運動生物信息測評重點實驗室 河北石家莊 050024)
足球運動員的賽后疲勞恢復①
王晶 姚曉丹 趙永軍
(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人體運動生物信息測評重點實驗室 河北石家莊 050024)
該文主要應用文獻資料法對近年來足球運動員賽后疲勞產生機制及疲勞恢復的方法做出了概括,沒有疲勞就沒有恢復,沒有恢復就沒有訓練水平的提高,疲勞在訓練和比賽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疲勞產生和恢復對于運動員來說都是及其重要的。該文主要從保護性抑制學說、衰竭學說和自由基學說等方面闡述了足球運動員比賽后疲勞產生的機制。在疲勞恢復方面主要從生理恢復和心理恢復兩方面講了疲勞恢復的方法,這對運動員水平的發揮和比賽都有重要意義。
足球運動員 疲勞 產生機制 恢復
近幾年,隨著習近平主席對足球的關注,足球運動的發展越來越好。在2015年的足球世界杯中,盡管國家隊隊員拼盡全力,但最終仍以毫末之差敗北。從比賽中可以看到,上半場中國足球運動員表現得還非常精彩,但是在下半場卻呈現出下降趨勢,這可能與賽后的疲勞恢復有關。足球運動是團隊合作性、靈活多變性和持續時間較長的一項綜合性體育項目。在激烈的比賽后,運動員都會感到疲勞,導致下一場足球賽可能發揮不穩定,從而導致失敗。因而,在足球運動中,運動員賽后的疲勞恢復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決定了運動員的能力和競賽的勝負。只有良好的恢復,才能確保運動比賽的順利進行和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穩定發揮。
在1983年第五屆國際運動生物化學學術會議中就提出了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即在運動過程中,當機體生理過程不能繼續保持在特定水平上進行和/或不能維持在預定的運動強度時,稱為運動性疲勞。這一定義被眾多學者所接受,并在許多運動生理學教科書中被采用。運動疲勞是由運動負荷所引起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主要表現為機體工作能力的暫時性下降。
運動形式或運動強度的差異,會導致產生疲勞的原因和機制也各有不同。眾多學者也提出了產生疲勞機制的不同學說:衰竭學說、堵塞學說、內環境穩定性失調學說、保護性抑制學說、自由基學說、突變理論及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理論等七大學說。而足球運動是大強度、長時間和對步伐快速移動要求很高的一項體育運動,在比賽時競爭激烈極其容易造成隊員們機體和心理的過度疲勞和過度緊張,因此,根據足球的運動特點和文獻的查閱提出了以下3個方面的產生機制。
2.1 保護性抑制學說
巴甫洛夫學派認為,大腦皮層在高強度或長時間工作過程中處于一種高度持續興奮的狀態,導致大腦細胞工作能力下降,為了預防大腦細胞的進一步損耗,大腦皮層由興奮狀態轉為抑制,這種抑制即為保護性抑制。在足球比賽中,有些時候需要在幾秒甚至一秒以內的時間做出應對措施,大腦皮層就會處于長時間的持續緊張狀態,造成大腦皮層的神經過度興奮和過度抑制,而當大腦皮層上神經系統的負荷量過大時,就會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使大腦皮層神經系統功能衰竭,從而使各個肌肉系統的功能處于失調狀態。
2.2 衰竭學說
衰竭學說認為,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是由于體內能源物質(如:ATP、CP、糖原等)的大量消耗所致。在一場足球比賽中,大強度、長時間的運動會導致體內ATP、CP的下降及糖原的供給不足,一場足球賽在1.5~2 h之間,身體的能源物質大量消耗,由于比賽的限制,得不到及時的補充,而肌肉的運動主要依靠能源物質提供能量,因此,能源物質缺乏時,肌肉的正常功能就會受到抑制,導致足球運動員的運動能力降低。
2.3 自由基學說
自由基是指外層電子軌道含有未配對電子的原子、離子或分子。足球競賽中,隨著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的增加,耗氧量也會逐漸增加、能量代謝作用增強、抗氧化物酶的活性也隨之下降,導致體內自由基增多,而自由基會攻擊細胞膜對細胞結構及功能產生破壞作用,使肌肉細胞的活性下降,從而降低運動員的運動能力。
疲勞恢復是指人們在參加比賽或訓練中或結束后,體內的能源物質和身體的各項生理機能逐漸恢復到運動前或比運動前更高的水平。因此,疲勞的恢復對于訓練和比賽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1 生理恢復
3.1.1 訓練恢復
利用各種形式積極休息,在不同地點,如室內外等進行多項目的訓練和調整;對比賽和訓練的大小周期進行合理安排;采取多種練習方法和手段,對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做出精確的計劃;利用如充分的準備活動、積極性休息和放松性練習等消除疲勞的手段正確地組織訓練課。
3.1.2 睡眠恢復
睡眠可以有效地消除疲勞,使疲勞快速恢復。人們在睡覺時,大腦皮層神經的興奮處于過度降低的狀態,機體內的能源及營養物質的代謝也處于最低的時期,因而,體內能源物質的合成大于消耗,這樣不僅會使能源物質得到補充,大腦皮層的神經組織也會得到休息。
3.1.3 營養恢復與運動的合理補液和補糖
(1)營養恢復。運動過程中會造成能源物質的大量消耗,因此,為了保證能源物質的恢復,營養物質補充是必不可少的。在進行營養補充時,對各大營養素要遵循全面、合理、均衡的原則。適量地增加進餐次數,多吃蔬菜水果。經武漢體育學院屈萍的研究證明綠茶活性提取物對運動造成的機體內結構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分裂起到減少的作用,此外,還具有消除氧自由基及其代謝產物的功能,減少自由基對機體內細胞造成的損傷,從而促進機體的運動性疲勞恢復,因此在足球競賽后,適量地攝入綠茶可以有效地從疲勞中恢復。(2)合理補液和補糖。足球是一項大強度、長時間的體育項目,在比賽中,糖原的消耗也是最多的,因此,補糖非常重要。合理的補糖方法是:在進行大型比賽或訓練的前幾天內增加糖的攝入量,使其達到總能量攝入的60%~70%,也可在運動前1~2 h內補充少量易吸收的單糖。運動后,開始補糖的時間越早越好,因為運動后6 h以內,肌肉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最高,隨著時間的延遲,糖原合成酶的活性逐漸下降,因此,運動后即刻2 h及在接下來每1~2 h連續補糖,24 h內達到6~9 g/kg。足球運動的持續時間長,強度大,因此在比賽中體液的丟失也會增加,合理補液是非常必要的。在運動中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每15~20 min可補充液體150~300 mL,一般情況下,1 h內補液量應該在800 mL以內。
3.1.4 物理恢復與中醫
常用的物理恢復方式有:推拿、紅外線、太陽燈、日光浴等。物理治療也是恢復疲勞的一種常用方法,一般在中場休息時,經常會采用這種方法,給隊員進行短時間按摩,可以有效地促進疲勞的恢復,提高肌肉的活動效率。中醫主要是補氣、補陽、補血的作用。
3.2 心理恢復
在足球比賽中,心理調節也是很重要的。教練員應該專門為運動員設置一門心理調節的課程,使運動員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不被目前場上的勝利或失敗影響自身的發揮。此外,如果有連續幾個比賽時可以適當地接受心理咨詢的指導和調節,使自己達到身心俱佳的狀態。在田制琦的論文中可以得出賽后默念與暗示可以有效地緩解疲勞,因此在進行比賽后的放松練習時,可以進行5~10 min的自身想象訓練,對神經系統的疲勞恢復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隨著足球運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將會加入到足球運動中去,因此,足球運動后,疲勞的產生和恢復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恢復疲勞的方法也會越來越多,足球運動員只有很好地恢復疲勞,才會增強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水平,在足球比賽中表現得更加出色。
[1]鄧樹勛,王健,喬德才,等.運動生理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1-235.
[2]王金福.足球運動員比賽后疲勞如何消除和恢復[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4):115.
[3]王鋼.如何消除與恢復足球運動員比賽后的疲勞[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8):183.
[4]馬超.淺談足球運動中的疲勞與恢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 (20):181.
[5]屈萍,屈勝國,鄭俊.綠茶活性提取物對有氧性運動疲勞恢復的作用[J].武漢體育學院,2007(12):48-52.
[6]田志琦,陳帥.默念與暗示對足球運動訓練后神經系統疲勞恢復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體育世界,2012(5):112-116.
[7]黎杰,黃玉芳.我國足球運動性疲勞與恢復研究進展[J].體育世界,2008(6):113-11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009
G804
A
2095-2813(2016)12(b)-0009-02
王晶(1992,12—),女,山西晉城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運動與肥胖相關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