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香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6)
警察院校警務技能訓練原則的探究
侯秋香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6)
目前,我國國內社會治安形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社會對警務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但是我國警察院校的學生在警務技能訓練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警察院校應該要遵循警察院校教育教學規律,思考并借鑒和運用國內外一些警察院校的警務技能培訓方法和先進理念以及警務技能訓練所遵循的原則,讓學生結合理論基礎和實戰模擬演練,以適應公安基層民警實戰需要的警務技能教學訓練模式,進而能夠履行警務人員的職責并在社會治安防范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警務技能 訓練原則 實戰模擬演練
目前,我國在經濟文化以及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飛躍的進步,與此同時,我國社會大體保持穩定,社會治安秩序平緩、穩定,各種社會治安問題有增有減但增減幅度都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內。所以,我國目前的總體形勢還是處于一個相對較好的狀態。但是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刑事犯罪事件隨時都可能會發生,社會治安問題仍然是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最突出問題。因此,公安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任務也更加艱巨繁重。因此新時代對公安的警務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警察的警務執法能力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而如何提高公安的警務實戰技能,建立起較為完備并且符合科學規律的警務技能學科體系,使警務技能教學訓練更適合于公安一線的實戰需求,保證完成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各項任務,就變成了我國公安機關和各類警察院校的一項重要的課題。由于,警察院校作為培養和運輸具有較高綜合素質能力的警務人員的重要基地,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水平的重要責任。因此,研究好警察院校的警務技能訓練原則尤為重要。
警務人員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往往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現階段,我國警察院校在警務技能教學上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陳舊的教學訓練理念、不嚴謹的訓練管理,與時代脫軌的教學訓練方法手段,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在訓練上等等。這些問題是造成警察院校警務技能與實戰需求間存在著巨大偏差的根本原因。如果這種現象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會進一步導致我國警力的不足,且在一定程度上惡化我國的社會治安形勢。在這種情況下,警察院校應該要要探索出一種比較成熟的警務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并探究出警務技能訓練的原則,訓練出一支素質過硬的警察隊伍。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不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實踐并加以檢驗。因此通過借鑒國內規范的警務技能教學訓練形式以及先進的警體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來提高我國警察院校學生的警務技能教學水平是尤為必要的。
警察院校應該探索出一種比較成熟的警務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并探究出警務技能訓練的原則,訓練出一支素質過硬的警察隊伍,掌握各種擒敵技術以處置各類警情,為實戰服務。
2.1 警務技能訓練要遵循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的原則
科學表明,人的肌肉是有記憶的,經過長時間和一定次數的訓練,肌肉就會形成一個記憶。肌肉的記憶甚至比大腦更加可靠,只要形成了肌肉的記憶,哪怕在現實中遇到緊急的情況時大腦一片空白,也能下意識做出應對動作,達到目的。同樣地,警務技能是由一系列有機組合的動作構成的,它需要經過多次反復的練習才能被完善,才能夠達到自動化程度。只有在當警務技能達到自動化程度時,警務技能才能夠真正的被靈活運用在實際情況中。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們應該把握由淺入深的,逐步提高的練兵原則,先從基本的教學理論以及基本動作開始然后再考驗學生們的應用能力,在一套動作里先分開練習某個動作,熟練了每一個動作以后再進行整套動作的連貫練習,這樣能夠方便學生們理解記憶,更好的消化每一個動作。除此之外,要想學生能夠完全的掌握基本的警務技能,教官就必須要注重拳、腿、掌、摔、肘、膝、奪、防、拿等基本技法的教學。正確處理基礎與應用、技術與戰術的關系,隨時調整思路。訓練中應加大實戰性教學內容的比重,圍繞提高實戰警務技能,創新教訓模式,堅持理論與實地操作有機結合,戰術教學與模擬訓練有機結合。在經過一系列的基礎教學后加大難度訓練,逐漸提高運動負荷的訓練,加強對學生們在反應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學生們在完成一套動作時做到“快、準、狠”。加大難度的訓練對提高警務技術和培養警務人員實戰所需體力、耐心及心理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
2.2 警務技能訓練中應以練其所需為原則
警務技能教學訓練是提高公安民警和警察院校學生實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警務技能的訓練中要遵循練其所需的原則是因為不同的警務實戰技能組成的動作種類、數量有很大差異,不同的警務實戰技能對認知的要求不一樣,對體能的要求也不一樣。而且,警務實戰涉及面廣、危險性大,操作技能要求高,應用戰術要求靈活。所以,要形成一套科學的教學體系,需要教官們從自身實戰經驗中不斷摸索出針對不同警務技能所需要的不同的新技法,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警務技能水平。在警務技能的教學中往往需要進行實戰模擬演練,即在模擬實戰格斗中會出現的各種情景,不同的對手來創造相似的環境進行真打實摔的訓練。這樣的目的為了提高實戰耐力,訓練學生合理支配體力,靈活運用戰術的能力以及強硬的心理素質。除此之外還能獲得臨場比試經驗的有效方法之一。
2.3 警務技能訓練應以本土化為原則
一個地區的文化經濟發展會影響學校的文化教育,不同地區的警察院校所針對的警務技能訓練模式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地區的警察院校應該適當地針對本土的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計劃。所謂因情施策是本土化的全部內涵。所以對一些優秀院校當中的警務技能訓練方法及其教學理念要引進來,再進行本土化的改造。但是,目前在民警培訓教學中很多訓練單位仍以單警和多警的警械、徒手、武器的使用技術為主導開展警務實戰教學與訓練。所以,這種教學中仍然保持著就技術論技術的教學瓶頸,無法將相對應的執法情景與武力使用的相關法律支撐點融入警務實戰教學之中,使得一些基層民警在某些情況下處于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情境,就是因為他們不清楚有些技術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該用。因此,警察院校應當在原有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再結合本土的實情進行創新教學,針砭時弊。這樣才能培養出對當地地區甚至是對整個國家都有用的職業人才,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好民警,而不是培養出空有一身技巧而不知如何使用的所謂的警務人員。
警務技能教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技能課程,警務技能教學應當嚴謹地按照教育課程開發步驟及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要求,并結合學校的教學理念以及本土的文化政治經濟等情況進行合理教學,遵循警務技能訓練的基本原則,不可一味的按照傳統教學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可脫離本土的實際情況。教官們應該要在警體課的教學過程中遵循警務技能訓練的基本原則,采取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法,使學生完全掌握警務技能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的實戰技能。培養出能夠適應當前社會治安形勢的發展和實戰需要的人民警察,由此加強公安隊伍建設,規范人民警察警務實戰,有效地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提高人民警察的戰斗力,在與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較量、生與死的抉擇中,遇險不亂,沉著應戰,善于運用巧妙的技術和戰術,才能化險為夷,立于不敗之地。
[1]賈昌志.警務實戰技能性質特征分析[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4(3):92-95.
[2]何光豐.高職院校公安司法類的警務技能訓練原則的研究[J].中國科普創新導刊,2010(1):63.
[3]馬敏躍.對警察院校警體技能教學訓練的探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0(6):56-58.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039
G80
A
2095-2813(2016)12(b)-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