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佩玉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揚州 225101)
突出職業特色是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核心①
俞佩玉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揚州 225101)
在我國,高職院校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而言,高等職業教育偏重于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所以,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也需要具有對學生所學專業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基于高職學校的特殊性,需充分結合其專業的特點,強調高職體育教學的職業實用性,為學生今后的職業崗位服務。高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即是突出職業特色,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的合格人才。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改革 核心 職業特色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一個特別重要的形式,承擔著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輸送高級技能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其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職教學需要使學生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基礎,熟練掌握主干技術,又有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人溝通、合作共事的能力,對學生知識的學習,強化職業技能的訓練。在此基礎上,適合高職學院學生的體育教學模式則顯得尤為重要。現今我們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還是較為死板的,基本上是對著教學大綱照本宣科,沒有從實際上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特殊性,體育教學內容僅僅是完成教學大綱要求,對學生將來的職業崗位沒有提供很好的服務性。所以,對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勢在必行,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必然是突出職業特色,為學生以后的職業崗位服務。
(1)高職院校所培養的是能快速適應社會性的有綜合知識又有很強的實踐能力的技術型人才,往往這類技術型人才所在的職業崗位也需要一定的體能,這需要學生在校期間就鍛煉好,有充足的體能去從事技術型的行業。所以突出職業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改革,采取適當的教學措施,能對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合適的培養,以服務學生將來的職業崗位。
(2)體育教學區別于其他的專業或者科目的教學,除了在專業技能的教學上,體育教學還可以包括學生的生存、發展、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急救能力等的培養,將體育教學發展成為真正的實用性教學,這對學生之后的工作、人生都有著極大的意義,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的引導也有很好的保障。
(1)對學生體育觀念進行轉變,確立學生終身體育的體育觀念,對學生進行完整的體育專業的體育指導,不能照搬教學大綱,對于一些競技體育內容進行粗淺的訓練,應增加實用性的體育教學內容,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
(2)高職院校不同于其他的大學學校,在體育教學方面更是不能照搬模式,突出高職院校的教學特色,開展實用的體育教學技能培訓,將學生學習的專業融入到體育教學的內容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設置教學內容。培養能快速適應社會所需,有強大心理素質的技術型人才。
(1)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目標是以社會所需的崗位為定向。定向培養的技術型人才,具有鮮明的職業特色,在學生專業課程中也以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方式教學。因此,必須從學生所學的專業,會從事的職業出發,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教材內容,做到不以形式為目的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行為模式。在很多專業中設置特定的體育課程,以如下幾個專業為例。設置體育課程:
①在營銷與策劃,旅游管理等專業中,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良好的耐心和開朗的性格,有很好的邏輯思維,適應能力較強。所以,在開設這些專業的體育課上,我們可以拓展體育課程,增加適合這些專業的內容,如戶外運動,體育舞蹈、禮儀、體型、安全防衛等訓練內容。
②計算機、電子工程、會計、文秘等專業中,需要學生有頸肩背等肌肉的靜動性的耐性,還要有準確的動作、敏感的觸覺、專注的心態、心理調節等能力。所以在這類專業中,我們體育課程內容需結合此專業的職業特性,加重對頸肩背等肌肉的訓練,如拋實心球,投擲等內容。
③在橋梁、水利、建筑等專業中,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體能,強大的耐心,自我保護能力,水下自救等救生能力。所以在這類專業的學生中,體育課程可多設置游泳課程,用長跑等方式鍛煉學生的體能,也要多進行戶外運動,開設武術等課程,提高學生們的自衛能力。
(2)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需根據學生所學的專業進行調整,不能一概而論。所以改編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課程教材內容必不可少。改革教學模式,改編教材內容,重新確立教學大綱,才能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從根本上進行改革。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高職院校已達1000余所,年招生規模超過300萬,在校生則達900萬之多。但是,高職院校師資力量參差不齊,高職院校多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忽視了體育教學的作用,所以,在高職院校迅速發展的今天,重視體育教學,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則需有更高的要求。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一線人員,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執教能力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休戚相關。所以,拓展高職教師的知識面,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掌握社會需求信息和發展趨勢,為學生設置符合學生專業職業特色的體育課程,做出針對性的體育課程設置。這需要高職體育教師對每個專業的學生有著清楚的認識。增加特殊專業的特殊要求,使學生學以致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的發展突飛猛進,不再只是簡單的培養專業技能,為了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更在專業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出新的要求。所以重視體育教學改革,突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的職業特色。針對不同專業,培養出有著終身體育觀念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1]李力,董能.高職院校自助式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內容探究[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24-125.
[2]陳捷,陳碧華.高職院校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探討[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4):31-32.
[3]林桂池.高職院校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探討[J].山東體育科技,2009(1):71-73.
[4]單小東.高職院校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研究[J].科技資訊,2008(33):141.
[5]徐志剛.高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的構建[J].體育學刊,2008,15(7):74-75.
[6]陳功立,梁艷.高職院校增添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必要性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2):21-23.
[7]吳寶全.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高職體育教學探討[J].山東社會科學,2016(S1):325-327.
[8]程曉龍.高職體育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分析[J].才智,2016(26):39.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32
G807
A
2095-2813(2016)12(b)-0132-02
俞佩玉(1975,10—),男,漢,江蘇揚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