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武(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
規則演進視角下競技健美操的優勢潛在多元性特征趨勢①
馬武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摘 要:運用比較分析法和文獻資料法對2005版、2009版和2013版三周期的競賽規則內容進行比較與分析,發現競技健美操規則在不斷地修改完善,呈現出競技潛在的優勢多元發展態勢:競技健美操的成套動作越來越向著高、新、美的方向發展,緊跟競技運動發展的要求;競技健美操項目凸顯人性化,賦予了該項目人文底蘊,有利于競技健美操的更好發展;競技健美操項目正朝著大眾化、普及性方向邁進,體現了該項目所特有的社會價值,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大規模的可能性。
關鍵詞:競技健美操 競賽規則 特征趨勢 優勢 多元性
競技健美操是一項在音樂伴奏下,能夠表現連續、復雜、高強度成套動作能力的運動項目,通過連續的動作組合,展示運動員的柔韌性和力量且高質量的完成成套動作的競技能力[1]。該項目起源于傳統的有氧健身運動,要求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并進行不斷地創新,是展現人體健、力、美的競賽項目,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觀看并參與進來。競賽規則是裁判員的評分依據。
也是競技健美操項目發展的指南,因此,對近三個周期競技健美操規程的演進變化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
1.1 競賽難度動作的演進變化
2009版較2005版在難度分類上發生了些許的變化,A組中增加了旋腿類和開普轉體類,將原來B組的分腿高直角支撐類歸為A組,B組中由原來的肘撐類改為銳角支撐類、水平支撐類和水平肘撐類,C組中將原來的屈體分腿跳、側劈腿跳和跨跳類去掉,增加了分腿跳、縱劈腿跳和橫劈腿跳類,D組中增加了高踢腿和開普類。在難度上依然使用2005版出現的“難度組合”。
新,是難度動作制勝的添加劑,鼓勵運動員選用多元化難度,達到制勝因素的完美統一[2]。2013版規則將不同類別動作改為不同根命名組,將原來36類難度動作細化為22個根命組難度,合并了一些類似的難度動作,并規定運動員不得選用相同根命組的難度動作,實現了難度動作的簡約高效,加入了水平旋和旋子類動作,說明競技健美操在朝著系統化、多樣化和新意性的方向發展,同時難度組合也在朝著難、美、新、穩的方向發展,并將成為比賽的制勝因素。[3]運動員要想取得比賽勝利就必須要提高難度動作的技術規格,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難度動作的完成質量,因為難度動作的完成是運動員能取得比賽勝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4]同時競技健美操的高難性仍然是發展的一個導向,并在與其他項目逐步形成交叉。
1.2 違例動作和技巧動作運用的演進變化
比較近三版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發現,違例動作的使用要求在逐漸的放寬,結合體操的發展歷程,由最初身體力行的動作演變到現在難度在逐漸的提高,花樣也是越來越多,至今仍是奧運會上最具影響力的項目,不能不說體操的發展源于他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嘗試,從中可以看出,競技健美操中違例動作的使用,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而且還會不斷的擴充,原有的動作形式已經過于單調,必須推陳出新,才能使競技健美操活力四射。
另外,2013版新規則中允許有倒立,但不能超過2秒,并單獨列出了允許使用的七種技巧動作:側手翻、毽子、前/后手翻、頭手翻、前軟翻、后軟翻、空翻(360度,向前、向側)不轉體,不過七種技巧在成套中只能出現2次。技巧動作的引入使競技健美操的成套編排更具新意,使動作前后連貫好看,充分展示了多方位、多軸面的變化,豐富了空間內容的層次感和梯度變化,凸顯觀賞性和新穎性,提升了成套動作的藝術性和美感,使整個成套的空間起伏多變,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相信未來的競技健美操還會越來越注重這一點。
1.3 競技規則藝術評分的演進變化
通過對近三版規則藝術評分方面的比較發現,在內容上看各個版本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2005版中要求的是運動員在場上的整體表現,各個部分所占比例相對均衡。2009版在分值上看著重于動作編排,難度動作組合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難度動作組合較單個難度來說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2013版中對運動員的藝術表現力要求更高,在評分類項目比賽中良好的藝術表現力是優秀運動員取勝的重要致因[7],即成套的藝術性包括細微動作的展示以及動作明顯的轉換,還包括幅度和速度,以此來展現健美操成套動作的特點。可以看出,競技健美操規則要求運動員要在保證高水準完成成套的基礎上,將個人的表現力與成套的魅力緊密地結合,在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編排的創新中更加強調動作的藝術性和可觀賞性,難度編排的創新中更加偏向高難度和新穎度,托舉編排的創新中更加注重以派生類型托舉為主,隊形編排的創新中更加注重變化多樣,同中求異,形態各異。[8]包括動作組合的優化、路線、空間的層次化以及情感的表達,以不斷地提高成套編排的美感。
1.4 競賽項目的演進變化
2005版和2009版規則中的競賽項目包括女單、男單、混雙、三人和六人,2013版新規則較前兩版增加了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項目,項目人數都為8人,這兩個項目在競技性上要遠低于其他各項,比較平易近人,要想贏得比賽卻需要進行精心的編排,內容上使競技健美操更加多樣性,為競技健美操注入了新的活力,體現了比賽項目設置的普及性和大眾化,有利于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也為競技健美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發揮競技健美操的社會功能。
1.5 難度系數的演進變化和10分鐘法則
競技健美操的難度動作的得分包含一個難度系數,難度動作在被計入總分之前要除以這個系數[9]。2005版規則中難度動作的得分為全部達到最低完成標準的難度分與成套中的組合連接分之和除以系數2。2009版規則中,為了體現對女運動員的公平,難度得分改為全部難度分和組合連接分之和除以1.9,適用于三人和六人含有女子隊員的參賽隊,其他不變。2013版新規則對含有女運動員的三人和五人的參賽隊伍做出了除以系數1.8的規定。2013版新規則提出了10分鐘法則,為了保障運動員的健康和安全,國際體聯規定運動員參加多個項目決賽時,兩項比賽間需有10分鐘的恢復時間。[1]可以看出,新規則在保證競技健美操正常比賽的同時,越來越關注運動員的身心狀態,越來越重視競技健美操項目人文價值的塑造,將競技健美操作為一個鮮活的主體,把運動員當作每一個細胞,有利于競技健美操生命力的增強,符合新時期競技體育項目發展的要求。
2.1 競技健美操越來越朝著高、新、美的趨勢發展
難度動作是在逐漸趨向高難性,新難度、技巧動作和違例動作的不斷加入,藝術評分標準將藝術表現力單獨列出,可見比重不小。高、新、美要素作為核心制勝因素,必須要更加重視起來。
2.2 競技健美操的大眾化趨勢
新版規則新增了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項目,兩者都是集體項目,且競技難度要求較低,適合于更多的健美操愛好者,有利于競技健美操的持續發展,所以這種趨勢還會繼續向前發展。
2.3 競技健美操項目越來越人性化
人性化意味著更加關注人的發展,更加注重人文底蘊的構建,而不是把運動員看成是為了奪取獎牌的機器人。這在難度系數的變化和新增的十分鐘法則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關注人的發展就是關注競技健美操的發展。
(1)教練員和運動員要了解競賽規則的最新發展動態,并結合時代特色,在訓練過程中進行行之有效的改變,在成套難度動作的選用、技術動作的革新和成套藝術性的編排方面下些工夫,不斷提高競賽的水平。
(2)教練員在運動員選材及訓練方面需要有更獨到的視野,加強運動員的基礎建設以及專項素質訓練,把握好難度動作技術規格。
(3)競技健美操工作者們要繼續將競技健美操的人文精神保持和發揚下去,如果規則允許,還可以將人文關懷做得更好,體現在更多方面。
參考文獻
[1]國際體操聯合會.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2013-2016[S].中國健美操協會,2012.
[2]張曉瑩,王宏,趙軒立.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致勝因素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2013(5):117-122.
[3]陳瑞琴,汪康樂.第9~10屆健美操世界錦標賽各項難度組合動作的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9(5):46-49.
[4]李洪波.世界高水平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難度動作選擇情況及成功率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1):62-65.
[5]國際體操聯合會.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2009-2012[S].中國健美操協會,2008.
[6]國際體操聯合會.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2005-2008[S].中國健美操協會,2004.
[7]姜桂萍.藝術表現力在藝術評分類項目中的競技價值及其培養[D].北京體育大學,2007.
[8]姜強強.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編排的創新和趨勢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4.
[9]張華,宣金傳.競技健美操規則的改變對其難度動作發展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6):95-96.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c)-0125-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8.125
作者簡介:①馬武(1990—),男,漢,山東臨沂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