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曼(鄭州輕工業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1)
氣排球的基本技戰術研究①
劉曼
(鄭州輕工業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1)
氣排球在現代生活中是一項重要的運動,兼娛樂休閑與比賽競技,參與者的年齡層次比較廣泛,老少皆宜,且這項運動存在諸多技術層面與戰術層面上的技巧、策略。該文在調研和相關文獻以及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對氣排球豐富的技術含量和戰術含量進行研究分析,在基本技術和戰術下,進行再創新。
氣排球 技術 戰術 體育創新
氣排球運動的起源并不遙遠,就在1984年,創始地是在我國的呼和浩特,由集寧鐵路分局的體育協會創造。這是一種不同以往的特制氣球,該體育協會又根據需求,獨創了一套比賽規則,隨后,這項運動被命名為氣排球。1995年,國奧會主席薩馬蘭奇贊賞氣排球這項運動,稱其既適合年輕人,也適合老年人,對氣排球的誕生表示祝賀。自此,氣排球逐漸被國際社會知曉與認可。2003年,浙江成功舉辦首屆老年人氣排球賽,邀請了華東和華中地區多個省份的共16支老年運動員隊伍參加。福建省從1994年開始,每年按期舉辦一次省級氣排球比賽。由于氣排球運動的不斷普及,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專家對氣排球運動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和指導,并修訂和完善了《氣排球比賽規則》。
總體上來說,氣排球是一項減速、減重、適合放寬規則、縮小場地、降低網高的排球類運動,同時又是保持一般排球類特征的新型運動項目。氣排球是我國民眾群體的創新,從運動上來說,其又蘊含許多技術含量,在比賽規則、健身和娛樂方面都有體現。
普通的排球比賽運動,基本技術有“發、傳、扣、攔”,氣排球在很大程度上與普通排球類似。在研究中發現,有些具有多年排球比賽經驗的隊員在進行氣排球運動時并不能得心應手,反而有些別扭,這是因為氣排球與排球在球質上具有很大差異性。氣排球質感柔軟,非常輕盈又具有彈性,只要輕輕一擊,就可能對球造成出界;因為球比較輕,所以,對空氣流動因素的限制條件比較大;球體本身比較大,扣球時手腕無法包住球,導致扣球時球的運動軌跡難以掌控。在比賽規則上,氣排球的起跳扣球必須在離中線2m遠的限制線以外,此外,對手可以針對扣球進行攔網;如果是在限制線以內的球,過網時需要達到向上躍起的弧度,即拋物線狀,對手不能對此進行攔網。氣排球的一些基本技術因場地、規則、球質等因素的不同呈現差異性。通過實踐和對氣排球本身的研究,對氣排球一些基本的技術要領總結如下。
1.1 接發球技術
接發球主要是用雙手進行傳球、捧球、墊球。基本動作要領是先預判即將運動過來的氣排球所要達到位置,用手迅速墊到球的下方,再以自己手臂或者手指將氣排球墊擊或者彈擊出去。
1.2 二傳技術
用單手托球或者用雙手托球。單手接球時,要保持手心向上,將手放到球的底部,再將球反彈出去;如果是雙手接球,用手腕輕彈球下部。應該注意的是,對二傳球的應力要在扣球手前面3m左右的高度,這個高度比較適合扣球。
1.3 扣球技術
扣球一般分為沖跳扣球和證明扣球。沖跳扣球主要是看球的距離,球如果在限制線內,隊員可以從限制線之外向前沖跳,在起跳的同時,要找到扣球最佳的點,以使球的運動方向正確;證明扣球是在球移動過來之前,迅速調好位置,使球在自己的正前方。不論是哪種扣球,都要掌握好擊球的時機和擊球的位置,如果扣球時,對方有攔網意圖,可以適當地改變扣球方位,一招制勝。
1.4 攔網技術
看準對方,如果對方在2m限制線之外準備扣球,即要準備進行攔網。與一般排球比賽一致,攔網的手可以伸過網進行攔截,但是不能先觸網或者擊球。攔網不單是針對對方的扣球、墊球和傳球也可以進行攔網,如果是對方的發球,不能進行攔網。
1.5 發球技術
發球分為鉤手發球、下手發球和上手發球。發球時,球不要太高,否則難以過網或者容易被對手抓住把柄;發球時,球的位置應該在手的中部,借助手臂的力量進行擊球;如果球基本穩定,可以適當加大發球力量。
所謂氣排球的戰術是指在氣排球運動中,運動員在符合基本規則的情況下,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一些合理動作。以下是幾種基本戰術。
2.1 基本進攻陣式與戰術
(2)使用建筑和裝修去完成一體化的設計,以及施工,理其在想狀態下可以說是裝修能夠伴隨著主體施工去同步完成的;
氣排球運動中的基本進攻陣式與戰術主要有“一二一”陣式、“二二”陣式、“插上”進攻陣式、“兩次球”進攻戰術、“平拉開進攻”戰術和“跑動進攻”戰術,另外,前幾種戰術都可以與“跑動進攻”戰術進行配合。“一二一”與“二二”陣式主要是從陣型上來分,前者是左右兩人為進攻,中間一人輔助進攻;后者是前后各兩人,每人都有自己一定的防攻區域,隨機地進行攻守,戰術均勻,全面。“插上”進攻陣式,主要是安排主二排前后的輪轉。“兩次球”戰術是接發球的隊員直接進行傳球,進攻中加快速度進攻,出其不意。“平拉開”進攻主要輸尋找對方攔網的盲點,進行扣球或者墊球。在對手位置不好的時候,如果對方進行攔球,很容易造成出界。
2.2 基本防守陣式
氣排球的基本防守陣式分為“單人攔網”陣式和“雙人攔網”陣式。“單人攔網”陣式顧名思義,就是只安排一位專門防守人員進行攔網封堵,其他隊員則保持半弧形陣型,并保持半蹲姿勢,如果攔網失敗,則后面的隊員繼續進行封堵。一般來說,如果對手的進攻趨勢不是很強烈,則適合安排單人攔網,其他人緊密配合。如果對方攻勢過猛,則有必要切換戰術,進行“雙人攔網”——兩人協同攔網,另外兩人站在后方卡主死角,進行漏防。
2.3 氣排球的個人技術和戰術
(1)仔細觀察,反應靈敏。氣排球賽場情況瞬息萬變,保持高的靈敏度才能及時應對各種突發情形,做出相應回應。
(2)保持良好手感和球感。要想在賽場中得心應手,熟悉球感和保持良好的手感也是分層重要的。
(4)“扣”“吊”結合的個人戰術。氣排球比賽中,優秀的比賽隊員通常利用扣球和吊球結合的戰術進攻,特別是在遠網進攻時,扣球的難度大,可以通過扣球進行協調。
3.1 扣球容易失誤
扣球失誤是氣排球賽場上常見的失誤類型,扣球時容易造成球沒有過網或者出界。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隊員對網的位置判斷不準確,時空感不佳,手腕和手臂發力不協調。應當把握好扣球的最佳時機,估算好網的位置,和過網的最佳力氣和方向,將失誤降到最低。
3.2 “守株待兔”式的二傳
通常在賽場中,二傳手的任務主要是進行傳球,有的二傳手位置基本不動,等著一傳到位。但是面臨復雜的賽場,只要對方發動有利的進攻,二傳手基本就傳不到球,成功率大大下降。相反,二傳手應當主動配合進攻,靈活處理傳球,提高戰術配合。
3.3 “手腳分離”
不少的隊員靈活度不高,在球運動過來的時候,第一反應是直接伸手去接,而腿腳卻沒有移動,很難達到精準的接球和扣球。正確的做法是手腳并用,先動腳再動手,先迅速移動到近球點,再迅速伸手。
氣排球的發展歷史比較淺,但其適應人群非常廣泛,有著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前景。在質感上,氣排球輕盈簡便;在性能上,氣排球集娛樂、觀賞、比賽、健身于一體;在技巧上,氣排球的基本技術和戰術不斷地在實踐中被運用。總之,應進一步加大對氣排球技術和戰術的運用,推動我國氣排球運動水平的提高。
[1]畢鑫鑫.山東省老年氣排球發展現狀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
[2]余勇.福建省氣排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研究[D].集美大學,2014.
[3]郭艷.氣排球運動在貴州高校推廣和普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4]劉利鴻.廣西氣排球技戰術的新進展[J].體育科技,2014(2):47-49.
G842
A
2095-2813(2016)03(b)-014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142
劉曼(1974—),女,漢,湖南省邵陽市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