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巖
(濟南市清河實驗小學,山東 濟南 250033)
簡談如何搞好外來務工學校業余田徑訓練
王 巖
(濟南市清河實驗小學,山東 濟南 250033)
有目的的課余田徑訓練既能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又能為社會培養田徑后備人才。因此怎樣提高學校課余訓練的水平,這是許多從事學校體育工作的教練員和體育教師非常關注的話題。濟南市清河實驗小學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堅持長年對學校田徑隊進行訓練,經過長時間的嘗試收獲很大,本文就清河實驗小學的做法談幾點體會。
近幾年,濟南市清河實驗小學體育組人員變動比較大,但是工作中的目標理念卻一直沒有變化,特別是在田徑訓練方面,教師要樹立“科學訓練、耐心指導、關愛學生”的工作理念,要求學生樹立“持之以恒、用心訓練、努力拼搏”的訓練和比賽作風。清河體育組有4位體育教師負責訓練,教師訓練的積極性很高,也很想發揮自己的能力,帶出好的學生。為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按照教師的特長和學生實際情況給教師們分組,分別對學生進行訓練,如將四年級的學生交給年輕的教師負責,五六年級分別由2個骨干教師帶,1個負責長跑和投擲,1個負責短跑,訓練采用統分結合方法,根據市、區比賽時間制訂出訓練計劃,具體的訓練分別由3位教師根據自己的項目和學生的情況制訂,項目細化后大家也能更有針對性地安排訓練。
2.1一支好的隊伍三分靠訓練、七分靠管理
2.1.1根據少年兒童好學上進、好勝心強、榮譽感強的特點在選擇隊員入隊時,首先向他們介紹并參觀本隊歷年取得的多項比賽成績,向重點中學輸送了哪些優秀運動員,以及他們現在各方面的情況。讓他們感受到加入這個訓練隊而帶來的光榮和自豪,感覺到能進入田徑隊是一種榮譽,使他們樂于訓練。
2.1.2制定嚴格的訓練制度約束學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支好的隊伍更需要嚴格的紀律作為提高成績的保證,不定期的開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特別是在測試成績和比賽后及時進行教育,表揚堅持訓練和成績提高的學生,與沒有提高成績的學生一起找原因,讓學生和教師都樹立好自己的努力目標。
2.2科學訓練和選材是學校田徑業余訓練的有效保證
2.2.1要科學合理地進行選材不同的訓練目標,應有不同的選材思路。就學校業余田徑的選材而言,由于訓練目標除了為了上一級培養輸送人才外,主要是代表學校參加市、區以及校際之間的比賽。所以在選材上應有自己的思路,在這一方面的主要做法是:(1)以五六年級主力隊員為隊伍骨干,三四年級學生作為下一級梯隊;(2)由于濟南市清河實驗小學是外來務工學校,每年轉出轉入學生比較多,我們每個學期初要向分管學籍的教師了解剛入校學生基本情況,體育課上根據選材標準進行選材;(3)選材中一方面要考察學生個體運動能力、身體發育的特點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把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達到輸送、比賽雙豐收。
2.2.2因材施教,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眼下很多學校課余訓練的計劃不按年齡、不講運動能力、不分運動水平,統一執行同一計劃,這對少年運動員來說,勢必造成“有的餓死,有的脹傷”的結果。因此,在實際訓練中貫徹因材施教,有目的、有計劃進行訓練是極其重要的:(1)從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校的教育規律及學生的特點制訂好訓練計劃,學校沒有塑膠跑道,我們就聯系周圍中學,每周五去適應場地并進行成績測試,讓學生去適應場地,并且比較準確地測出成績。(2)根據不同年齡、不同項目的隊員制定不同的長期、中期、短期訓練計劃,如剛入隊的三四年級學生開始訓練量較少、訓練強度保持在中等強度,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適應后再加強度和訓練量。(3)根據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以確保訓練的質量。在訓練中首先要確保按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偷懶、馬虎只能是浪費時間和財力物力。讓運動員明白每一個練習的實質和作用,切實把握好練習的要點,才能有效地達到訓練的目的,才能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運動員訓練受傷經常出現,在運動員恢復訓練上根據受傷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如腳踝受傷康復后就要活動腳,不痛的范圍內,要盡量做各方向的腳踝活動,譬如上下活動或左右活動,也可以當作字母的練習活動,活動后進行慢跑、彎道跑等練習。
2.2.3抓好基本功訓練,為運動員打下良好的訓練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培育出理想的苗子,必須通過多年的系統訓練,方可成材。近幾年來,根據《田徑教學訓練大綱》,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課余訓練中,能夠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從訓練、比賽實際出發,求質量、求實效。抓好基本功訓練,為運動員打好素質和技術基礎,如我們對三四年級的隊員主要是糾正跑步動作,靈敏和協調方面是訓練重點,五六年級主要訓練力量、耐力、速度、協調等方面。
2.2.4及時反饋,調整訓練計劃在訓練中有詳細的年度、階段、周課時計劃,科學地預測和制訂出了隊員的各項素質指標。能夠做好訓練成績記錄,記錄學生身高體重等機能的變化,這樣及時調整和充實訓練的內容,確保每一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計劃、有針對性鞏固提高,對每一個運動員做到心中有數。
學習成績下降是導致許多家長反對自己的孩子參加課余訓練的原因,給學校的訓練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和影響。針對這些情況,對課余訓練隊采取了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措施,妥善處理課余訓練和文化學習的關系,使訓練得到有序、正常地開展。
制訂嚴格的紀律制度,規定凡參加訓練的運動員不認真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考試成績低于班級平均水平的要進行補課,待學習成績提高后方可入隊訓練。
依靠班主任做好運動員文化學習和課余訓練之間的工作。班主任不僅平時要熱情關心,嚴格要求運動員,而且對因比賽而耽誤課程的運動員要及時為他們補課。
經常家訪,與運動員家長溝通思想。向他們宣傳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體育訓練與學生智力發展的關系,及時向他們介紹運動員在文化學習、訓練比賽中取得的成績。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使他們了解自己子女在校的各方面情況,從而得到廣大運動員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解決運動員訓練的后顧之憂,保證了課余訓練的正常開展。
[ 1 ]中國田徑協會.中國青少年田徑教學訓練大綱[ 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 2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G825
A
1674-151X(2016)06-049-02
2016-04-15
王巖(1980~)。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