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運城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運城 044000)
淺談民營體育經濟的發展對策①
李心
(運城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運城 044000)
摘 要:我國經濟不斷提升,民營企業也不斷發展起來,使得體育產業也得到發展,在人們生活中頻繁出現,并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因此,要使得民營經濟和體育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該文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對民營體育經濟的定義進行簡單介紹;其次 對目前民營體育經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對策。
關鍵詞:民營 體育經濟 發展
我國民營經濟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時期。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凈身素質越來越高,因此,我國的體育經濟開始產生,但是受到了以前政策的影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營體育經濟的發展,所以在這方面,需要和民營經濟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從而提升我國的體育經濟。
2003年,我國建立了“全國工商聯民營經濟發展形式分析課題組”,針對我國民營體育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并且在2003年11月19日,課題組完成了《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分析報告》,從而對民營經濟的內涵進行劃分,具體的來說,民營經濟指除了國有企業以外的企業總稱,包括個體的工商戶、私營和集體的企業還有香港澳門和臺灣對其進行投資的企業以及外國商人投資的企業等,但如果從小的范圍來說,民族企業并不包括外國商人投資的企業。從全國工商的觀點和不同的角度來說,大體上民營體育經濟指的是個體的工商戶、私營的企業(其中包括個人投資或多人合伙投資的企業)、集體企業(包括有集體牌子的但是個人經營的企業或是合伙經營的企業)、外國商人進行投資的企業。而且從局限范圍來說,外國商人投資的企業不屬于民營企業。
2.1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近幾年來,為使民營體育經濟更好發展,我國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制定了很多政策,但是有的地方執行力度不夠,有的在執行時不按政策目的,對企業亂收費和罰款,所以在這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
2.2企業發展模式落后
當前,我國民營體育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而且經營模式也比較傳統和落后,主要表現為:(1)我國體育經濟收入還較低,主要因為在體育經濟政策上采用的是比較粗放的模式,以加大數量為主,并且在經濟上進行盲目擴張;(2)小企業發展規模不大、整體效益較低、壽命較短;(3)很多民營企業采用的是家族性質的企業,所以導致在管理時比較松散,并且沒有嚴格制度;(4)民營企業之間沒有合作意識。20世紀90年代初,意大利的中小企業數量非常多,占據了所有企業總數的99.8%,而在中小企業工作的員工占據了所有就業人數的78.2%,在經濟方面,它占據了總經濟數的60%以上,對外出口經濟中,也占據了一半以上,中小企業的發展,推動了意大利經濟的提升和意大利的工業快速發展。
2.3數量擴張引發增長粗放
將體育產業和民營企業進行合作,使我國體育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提升了我國體育經濟。但是近幾年,我國體育經濟取得的收入還比較低,主要由于我國在這方面的政策還不夠全面,采用比較粗放的管理形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體育經濟的發展。
2.4相關人員素質水平不高
具體表現為:一是民營體育企業素質整體較低,而且懂體育的人不會經營企業,會經營企業的人不懂體育。二是民營體育企業中人才數量不多,民營體育企業沒有引進大量人才。三是民營體育企業教育水平不高,不對員工定期培訓。
3.1強化政策支持力度
要使我國民營體育經濟更好發展,政府要對其支持和鼓勵,并且要為民營體育企業指導正確的發展方向,規范體育產業的行為,政府要充分發揮作用,進行宏觀調控。對于消費者,要提倡人們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質,提倡人們健身。我國要建立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消費者和企業的切身利益,從而推動體育經濟的發展。
3.2不斷深化體育模式改革
對于現有體育模式,要進行改革,并且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結合當前體育運動的發展情況,建立體育管理制度,并不斷改進和完善,要及時規范體育企業的經營行為,從而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也為體育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基礎。
對此,我國要建立相應法律法規,維護企業和體育產業的利益,使它在管理的時候具有法律保障,并且,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措施,對于體育市場出現的各種情況要及時規范,慢慢向社會經濟活動方式轉移,從而促進體育經濟的發展。
3.3大力推進骨干企業發展
要想使我國民營體育經濟更好的發展下去,首先對于大型的企業,要推動其發展,提高產業的質量化水平,在加大產量的同時,
更要保證質量,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并且政府要積極支持和鼓勵民營體育企業,使其的規模能夠更大,員工的素質和能力,使得民營體育企業能夠進行兼并、聯合、收購、合資以及合作等各種形式,從而降低企業的成本,促進民營體育企業的穩定發展,努力提高民營體育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只有不斷的進行創新,才能使得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下去。
根據我國的經濟政策,需要對民營體育經濟的管理模式進行轉變,從而推動民營體育經濟的發展,促進我國的國民經濟,從以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集約型的模式轉變,然后不斷提高產業水平,加強產業質量,促進民營體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3.4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素質水平
在當前情況下,要想使民營體育經濟更好的發展,就要擴大民營體育企業規模,并且使其更有檔次,民營體育企業要在原有基礎上創新,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水平。首先,要提高民營企業家自身素質,大力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建立優秀的民營體育企業家的隊伍;其次,要定期在企業中選擇一些員工,把他們送到更大型的體育公司或高等學校培訓,提高這些員工的專業知識能力,進一步帶動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要增強民營體育企業家的誠信意識,使他們注重信用,遵守合同,保證質量,以好質量打造市場,從而贏得顧客的好評和信任,推動我國的民營體育經濟的提升,帶動我國的國民經濟的增長。
結合以上內容,對于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和我國人民積極的健康方式,民營體育的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推動我國經濟的增長,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在發展民營體育經濟時,要通過政府的支持和鼓勵,并且要轉變體育產業的管理模式,培養員工專業知識,從而使員工的素質得到提高,促進我國民營體育經濟的持續穩定的發展,并拉動體育產業的經濟增長。
參考文獻
[1]董娜.新時期大力發展體育經濟的幾點思考[J].商,2015(45):281.
[2]詹強.我國的體育經濟發展現狀初探[J].知識經濟,2014(23):43.
[3]劉學風,楊生東.高校體育經濟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47-48.
[4]王利鋒.基于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 (24):400.
[5]楊大銘.體育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12):62.
[6]于靈芝,曹宇.體育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J].當代體育科技,2015(10):175-176.
[7]向源.新時期我國體育經濟產業建設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11):174-175.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7(a)-0109-02
作者簡介:①李心(1986,1—),男,漢,山西運城人,本科,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職稱:助教,研究方向:體育經濟學。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