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楠
(河南省工業設計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六位一體”課程模式下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
陳楠
(河南省工業設計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藝術設計教學必須對接職業崗位,突出職業能力培養;必須重點突出“六位一體”的核心要素;應該按照“六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設計與實踐;評價教師教學能力、水平與效果的核心指向主要是看學生“練”不“練”得科學。
高職;藝術設計;六位一體;課程教學;改革
在“六位一體”課程模式中,根據市場人才需求來分析、確定藝術設計課程培養目標是最重要的工作。明確高職藝術設計的課程性質和學科定位是教學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的方向、教材設計、師資配備及教學方法等。而培養目標的確定,取決于教師對高職教育特點、藝術設計的學科性質、藝術設計教學規律、教學內容、學生認知狀況和社會需求的把握。
高職藝術設計課程改革創新,必須在夯實學生藝術設計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實用價值。因為,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可分為專業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據調查顯示,職業核心能力較之專業能力對一個人的發展更為重要。這就從本質上要求高職藝術設計課程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首先,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高職藝術設計的教學內容。以課堂學習內容為本位,構建自主學習內容。這樣既實現了藝術設計課程內容與職業能力的對接,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個體差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1.項目驅動法。根據高職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應達到的總體目標和單元目標精心設計合適的訓練項目,以訓練項目來引領技能訓練和知識的講解及歸納,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安排。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角,參與是關鍵,教師幫助學生克服被動學習的心理定式,并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調控。2.問題探究法。改變教師“一言堂”的灌輸式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展開討論、評議,敢于設計與眾不同的作品。可以引導學生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風格的視角進行思考,也可運用逆向思維,對所要解決的問題全面考慮,提出多種解決辦法。3.分組學習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活動。這種方法可與競賽、討論和情境模擬結合起來,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開放式教學法。高職藝術設計課時有限,教學中應做到課內課外結合,將藝術設計課堂與藝術講座、社團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技能節相結合,把藝術設計學習貫穿于各種課外活動、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有計劃地進行課外擴展閱讀,以終身學習的觀念引導學生,使學生把藝術設計學習從課堂引申到工作、生活中去。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是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理念的物化形式。傳統高職藝術設計教材忽視職業需求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和“六位一體”課程改革理念,貫徹“能力核心、素質全面、知識夠用”的宗旨,緊緊圍繞全面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來設計教材內容及編排體例,開發與藝術聯系課程教學緊密的軟件,掌握此軟件并最終進入與藝術相關的設計領域,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讓學生學會在欣賞藝術作品中汲取設計精華。
此外,學校還要有教學光碟、學習指導書、電子教案、訓練素材和試題庫等立體化教材。同時,這一系列教材不但要在學院試用,還要在教學活動中持續改進、不斷完善,再進行公開出版。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了教材開發的質量,還可以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根據高職教育辦學定位,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分析,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課程目標,包括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具體能力目標又是一個項目名稱,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形成了具有“六位一體”課程教學模式特色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課程教學采用案例導入、項目驅動、學生操練與討論、老師演示與歸納、訓練深化、作業鞏固、課后輔導等教學流程,將項目貫穿整個教學內容。在構建的各個模塊的教學體系的基礎上,每一個模塊又分若干項目,每個項目就是一個具體能力目標名稱,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因此在此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的課程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
本課程教學方案設計的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教學模式的創新。采用“六位一體”教學模式,即職業能力及素質需求分析,課程目標,能力及素質訓練項目,職業活動素材,教學做一體化安排,注重項目和過程考核六要素緊密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充分體現了以上六個要素。實現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踐教學基地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2.教學結構的創新。首先按工作過程和教學需要將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個模塊,每個教學模塊又劃分若干個教學項目,項目名稱就是一個具體的能力目標,能力目標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形成一個縱向的具有綜合能力系統的課程結構體系。
首先,我們建立了學生、教學專家、藝術設計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通過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專家考評課堂教學活動等方式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其次,我們對學生建立了以形成性考核為主的多元化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實行全方位考核。課程考核體系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過程性考核,占課程成績的60%,注重對學生平時學習的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出勤、課堂提問、各能力訓練項目或任務完成情況、成果展示等;二是終結性考核,占課程成績的30%。包括期末綜合訓練項目完成情況及考試;三是能力證據,占課程成績的10%。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相關的職業活動,大力推行“雙證”制。學生取得的相關技能大賽的獲獎證書均可作為學生的能力證明納入課程成績評定中。
總之,現代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技術應用型、技術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六位一體”課程模式下的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完全擺脫了傳統學科型課程教學的思維定式,實現了教學過程的完整、系統、優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高職藝術設計課程只有注重實用性與藝術性,才能滿足高職教育教學的需要,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
G712
A
1671-864X(2016)11-0271-01